APP下载

天麻钩藤饮超微配合穴位贴敷指压治疗高血压危象疗效观察

2014-05-07柏正平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4期
关键词:指压危象钩藤

周 兵 柏正平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6)

天麻钩藤饮超微配合穴位贴敷指压治疗高血压危象疗效观察

周 兵 柏正平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6)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超微配合穴位贴敷指压治疗高血压危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血压危象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超微配合穴位贴敷指压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降压疗效及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压疗效方面与对照组相当(P>0.05),两组治疗前后在收缩压和舒张压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超微配合穴位贴敷指压再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危象能显著平稳地降压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降低死亡率。

高血压危象 天麻钩藤饮 穴位贴敷指压

高血压危象病因复杂,可见于原发性高血压和某些继发性高血压,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伴有靶器官的功能严重障碍,甚至衰竭。如不立即进行降压治疗,将产生严重并发症或危及患者生命[1]。本研究在西药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联合穴位贴敷指压治疗高血压危象,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8月本院急诊科收治高血压危象患者64例,高血压危象诊断标准参照《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其中男性42例,女性22例;年龄 39~82岁,平均(61.40±2.20)岁;高血压病程 2~12年,平均(5.30±1.60)年;舒张压为100~140 mmHg;收缩压为160~230 mmHg。其中高血压脑病患者23例,急性左心室衰竭患者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3例。诱因主要包括:不规则用药后诱发患者13例,劳累诱发28例,情绪激动诱发患者20例,其他原因3例。将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常规吸氧、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去除诱因、休息、限盐,同时予以相应疾病基础治疗上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硝普钠50~1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 mL,以0.5 μg/(kg·min)为初始剂量泵入,根据血压情况调整剂量,最大剂量用至10 μg/(kg·mi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天麻钩藤饮速溶超微饮片:天麻10 g,钩藤10 g,石决明20 g,栀子10 g,黄芩9 g,茯神10 g,夜交藤10 g,益母草10 g,桑寄生10 g,川牛膝12 g,杜仲12 g,每日1剂,分两次开水冲服。并配合中药(吴茱萸、槐花、珍珠母,按3∶1∶1配制)涌泉穴、三阴交穴位贴敷指压治疗,将配置好的药膏做成直径1 cm大小的药丸,用专用穴位帖敷胶布准确帖敷于双侧涌泉、三阴交穴并以拇指在帖敷穴位上持续加压按压10 s,每隔10分钟1次,反复指压3次,药丸穴位帖敷维持6 h。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24 h血压变化及临床症状疗效。

1.4 疗效标准 (1)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2)降压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者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有效:舒张压下降不及10 mmHg,但已下降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了10~19 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Hg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前后血压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血压较对照组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 见表2。两组降压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用药前后血压变化比较(mmHg,±s)

表1 两组用药前后血压变化比较(mmHg,±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 SBP DBP治疗组 治疗前 199.14±22.75 115.12±11.34(n=32) 治疗后 132.25±11.78* 81.57±10.11*对照组 治疗前 199.34±23.25 116.16±10.32(n=32) 治疗后 134.26±12.44* 84.35±10.32*

表2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n)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危象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多因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倦虚损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上逆,与五脏有关,主要涉及肝肾,阴虚为本,阳亢化风上扰为标,在本为肾,在标为肝,表现以肝肾阴虚或肝阳上亢为主要症状,常以阴虚于前、阳亢于后为特点,最后发展为阴阳两虚。因而在治疗上应以调和阴阳为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指出肝肾同源,精血同源,故治疗上以平肝养肝为主,兼以补肾。《丹溪心法》提倡“无痰不作眩”及“久病入络、久病必瘀”,因此治疗时因以调和阴阳、平肝通络、活血利湿为主。方中天麻、钩藤,均入肝经,有平肝息风之效,二者均为君药。石决明平肝潜阳,川牛膝引血下行,直折亢阳,共为臣药,以助君药平肝息风之功。配黄芩、栀子清热泄火,使肝经之热不致上炎内扰,伍益母草活血利水,有利于肝阳之平降,再用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宁心安神,以上均为佐药。诸药组合成方,为平肝息风、清热宁神、滋补肝肾、引血下行之剂。现代药理亦表明,天麻钩藤饮治疗内分泌型高血压大鼠模型,具有降压作用,呈量效关系;对脑血流量有良性调整作用,能调整脑血管的顺应性及血管弹性,对缩血管活性肽(ET)有降低作用,对舒血管活性肽(CGRP)有升高作用[3]。故天麻钩藤饮具有降压、扩管、利尿等作用,故临床用于高血压病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中医认为涌泉穴和三阴交穴可治疗头痛、眩晕、失眠、晕厥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刺激二穴能调节自主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促进血循环,改善睡眠,消除疲劳,防治心脑血管疾病[4-5]。

本临床观察表明,天麻钩藤饮超微配合穴位贴敷指压治疗高血压危象降压效果显著平稳,并能改善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明显改善高血压危象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临床应用简捷方便。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杂志,2011,39(7):579-6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3]谢鸣.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46-347.

[4]张晓良,姚丽萍,郭栋.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5):31-32.

[5]卢承顶,张永臣.10年来三阴交穴针灸机理研究[J].河南中医,2012,32(2):224-225.

R544.1

B

1004-745X(2014)04-0728-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4.080

2013-09-16)

猜你喜欢

指压危象钩藤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指压穴位操并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影响
重症肌无力患者危象前状态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指压穴位治闪腰
华钩藤研究综述
指压穴位治闪腰
德国没收35吨中国产指压陀螺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