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宫颈癌同期放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4-05-06曾红学王蓉李金伟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12期
关键词:放射疗法心理干预生存质量

曾红学 王蓉 李金伟

【摘要】 目的:探讨接受放化疗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对84例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心理干预(干预组),一组未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存质量核心量表,对两组进行生存质量测量和评价,研究心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干预组各项生存质量指数如功能量表及症状量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同期放化疗实施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宫颈癌; 放射疗法; 同期放化疗; 生存质量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Effect on Cervical Cancer Accepted Chemoradiotherapy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ZENG Hong-xue,WANG Rong,LI Jin-we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12):034-036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chemoradiotherapy to the cervical cancer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the appraisal of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to its quality of life influence.Method:84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to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tervention group), another group of no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42 cases. Quality of life core meter which the European cancer research and the treatment organization develop (EORTC QLQ-C30)were used, carried on the quality of life survey and the appraisal to the cervical cancer who accepted chemoradiotherapy patient, discussed that th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to the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influence.Result: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index function scale and symptom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mplement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who accepted chemoradio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ervical cancer; Radiotherapy; Chemoradiotherapy;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Ganzhou Tumor Hospital,Ganzhou 34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12.012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同期放化疗是重要治疗手段。生存质量是在新的医学模式下产生的全面评估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方面总体健康状态的一个综合指标。探讨宫颈癌放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变化,了解其影响因素,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现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条件:(1)经组织活检病理确诊为宫颈癌;(2)根治性同期放化疗或术后同期放化疗;(3)既往无心理疾病;(4)预计生存期>1年;(5)自愿入组。排除条件:(1)由于语言智力障碍等原因,包括文盲半文盲导致不能理解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予积极心理干预(干预组);另一组不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各42例,均行外照射加后装治疗。两组治疗模式、年龄、分期、放疗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参照宫颈癌NCCN2011版指南,放疗采用西门子直线加速器三维适形放疗外照射及高剂量率后装治疗仪腔内近距离照射。化疗为顺铂60 mg/m2,放疗第1、29天静滴。

1.2.2 心理干预方法 放疗前至放疗结束,干预组由放疗科医师及专业心理师共同负责心理干预,采用积极心理引导方法调整患者正确的心态,根据治疗前评估的不同心理状态,个体化原则心理干预,分析出导致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负面心理的原因,纠正负面心理,对不理解处详细解释,教会自我放松的方法,以轻松愉快的音乐为背景,嘱患者放松全身肌肉,构想体内的正常细胞正在和肿瘤细胞发生战斗,杀灭肿瘤细胞,充分调动机体自身免疫抵抗癌症的能力。介绍针对她个人的具体病情需采用的目前最新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治疗中、治疗结束及以后几年内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对部分并发症自己可能预防及简单的处理方法,交代如有病情变化可通过电话联系经管医生,告知可能出现的问题必要时可在当地治疗。在充分了解疾病的基础上,引导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向患者讲解成功案例,必要时安排治疗成功者现身说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积极的沟通消除患者对放化疗的恐惧、忧虑。对照组仅治疗前给患者发放《放疗常识指南》手册阅读,给患者一般的病情介绍、治疗方法及并发症并相应予心理指导,或只对家属必要的指导,未给患者心理干预。

1.2.3 观察统计指标 放疗前及结束时通过面对面问卷形式让患者填写。运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2-C30 V3.0)[1]进行生存质量评估,包括1个整体健康领域、5个功能量表(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3个症状量表(疲乏、疼痛、恶心呕吐),6个单项测量项目(呼吸困难、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经济状况),一个整体健康和整体生存质量量表。每项分为4级(1-没有,2-稍有,3-颇有,4-甚有)、7级(1-很差,7-很好)。功能领域和整体生活质量领域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症状领域得分越高表明症状或问题越多,生活质量越差[2-4]。

1.2.4 计分方法 将各个量表中所包括的条目得分直接相加并除以所包括的条目数,得到该领域的粗分,即粗分=(I1+I2+…+In)/n。为了使得各领域得分能相互比较,采用线性变换方法将粗分转化为0~100内取值的标准分。计算方法:对功能量表和整体健康状况/生存质量,标准分=[1-(粗分-1)/R]×100(R为各领域或条目的得分全距)。对症状量表/单项标准分=[(粗分-1)/R]×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放化疗前后功能领域分值比较 放化疗前后均为有效答卷,两组放疗前5项功能单项指标及整体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放疗后,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放化疗前后症状领域分值比较 两组放化疗前的各项症状领域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治疗后,干预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腹泻便血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存质量日益受到重视。既往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多考虑如何提高局部控制率、生存率,较少考虑治疗后的生存质量问题。随着疗效的提高,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远期并发症将更多出现,因此必须更多考虑患者生存质量问题。针对肿瘤患者的不同的身心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心理干预,对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5]。心理护理及干预在宫颈癌及其他妇科肿瘤术后患者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6-8]。在生存质量是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而产生的一个综合性指标,逐渐被公认为肿瘤治疗的终点评价指标[9]。EORTC QLQ2-C30 V3.0是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研制的生存质量核心量表。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普遍的测定一般恶性肿瘤的核心量表之一。表从多维角度对生存质量进行测定,良好地反映了WHO关于生存质量的含义,并经过多个国家、多种文化背景的人群验证有效,也非常适合对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生存质量的评价[10-13]。

本研究表明患者放疗过程中及放疗后受影响最大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倦怠乏力、腹泻、便血。本研究中,干预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腹泻便血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在宫颈癌放化疗中,在心理干预的同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如个体化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采用有效低毒化疗方案、强度,采用改良的手术方式,必要时使用微创治疗[14-15]。加强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的自身状况,如患者继发贫血,及时纠正贫血,改进患者体质;采用调强放疗技术,减少患者并发症;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介绍治疗方法及疗效、并发症,勿对患者隐瞒病情。心理干预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癌症患者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良适应,减轻对某些治疗方法的焦虑和担忧,帮助澄清错误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克服无助和绝望感,形成正确的应对方式和思维观念,力图使患者的情绪得到改善、症状得到控制、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心理干预后各种功能状况和症状都有改善,在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中开展心理干预有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6]。由于本研究未对性生活方面进行调查,而邱卫黎等[17]对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调查显示13.8%住院患者及12.8%康复期患者表示有需求,需要受到重视,尤其宫颈癌患者因手术及放疗原因致使性生活质量更加降低;部分患者为术后进入研究,手术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如能与妇瘤科协作在手术前即进行心理干预,及对性生活方面加予干预,可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Fayers P M, Bottomley A.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with in the EORTC-the EORTC QLQ-C30[J]. Eur J Cancer, 2002, 38(5): S125-S133.

[2]谭诗生,李杭,罗健,等.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存质量核心调查问卷第3版中文版生存质量调查问卷测评[J].中国临床康复,2006,4(5):23-27.

[3]王建平,陈仲庚,林文娟,等.中国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测定-EORTC QLQ C30在中国的试用[J].心理学报,2000,32(4):438-442.

[4]李中平,何裕民,沈红艺,等.江苏省通州地区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2011,38(6):701-704.

[5]黄慧,吕静.恶性肿瘤患者的身心症状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20-121.

[6]乔军.心理干预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41-142.

[7]周树勤.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66-67.

[8]朱彩屏,冯雄文,吴碧青.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50-51.

[9]王建平,林文娟.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干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8(4):36-40.

[10]孙晓光,李春颖,吴鸣,等.EORTCQLQ-C30 中文版测定卵巢癌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4):335-338.

[11]刘淼.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381-4384.

[12]范湘玲,刘燕,郭金利.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后生活质量评价[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4):267-270.

[13]秦梅.心理干预对提高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J].山东医药,2011,51(32):83-84.

[14]李晶晶,姚德生,龙颖.宫颈癌根治术同时卵巢移位及阴道延长术后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0):1797-1800.

[15]成坚,应锦华.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颈癌手术前后干预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50-51.

[16]徐娟,郭风先.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7例围手术期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4):96-97.

[17]邱卫黎,林昆,黄华兰,等.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83-86.

(收稿日期:2014-01-10) (本文编辑:黄新珍)

1.2.3 观察统计指标 放疗前及结束时通过面对面问卷形式让患者填写。运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2-C30 V3.0)[1]进行生存质量评估,包括1个整体健康领域、5个功能量表(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3个症状量表(疲乏、疼痛、恶心呕吐),6个单项测量项目(呼吸困难、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经济状况),一个整体健康和整体生存质量量表。每项分为4级(1-没有,2-稍有,3-颇有,4-甚有)、7级(1-很差,7-很好)。功能领域和整体生活质量领域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症状领域得分越高表明症状或问题越多,生活质量越差[2-4]。

1.2.4 计分方法 将各个量表中所包括的条目得分直接相加并除以所包括的条目数,得到该领域的粗分,即粗分=(I1+I2+…+In)/n。为了使得各领域得分能相互比较,采用线性变换方法将粗分转化为0~100内取值的标准分。计算方法:对功能量表和整体健康状况/生存质量,标准分=[1-(粗分-1)/R]×100(R为各领域或条目的得分全距)。对症状量表/单项标准分=[(粗分-1)/R]×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放化疗前后功能领域分值比较 放化疗前后均为有效答卷,两组放疗前5项功能单项指标及整体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放疗后,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放化疗前后症状领域分值比较 两组放化疗前的各项症状领域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治疗后,干预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腹泻便血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存质量日益受到重视。既往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多考虑如何提高局部控制率、生存率,较少考虑治疗后的生存质量问题。随着疗效的提高,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远期并发症将更多出现,因此必须更多考虑患者生存质量问题。针对肿瘤患者的不同的身心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心理干预,对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5]。心理护理及干预在宫颈癌及其他妇科肿瘤术后患者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6-8]。在生存质量是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而产生的一个综合性指标,逐渐被公认为肿瘤治疗的终点评价指标[9]。EORTC QLQ2-C30 V3.0是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研制的生存质量核心量表。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普遍的测定一般恶性肿瘤的核心量表之一。表从多维角度对生存质量进行测定,良好地反映了WHO关于生存质量的含义,并经过多个国家、多种文化背景的人群验证有效,也非常适合对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生存质量的评价[10-13]。

本研究表明患者放疗过程中及放疗后受影响最大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倦怠乏力、腹泻、便血。本研究中,干预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腹泻便血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在宫颈癌放化疗中,在心理干预的同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如个体化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采用有效低毒化疗方案、强度,采用改良的手术方式,必要时使用微创治疗[14-15]。加强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的自身状况,如患者继发贫血,及时纠正贫血,改进患者体质;采用调强放疗技术,减少患者并发症;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介绍治疗方法及疗效、并发症,勿对患者隐瞒病情。心理干预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癌症患者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良适应,减轻对某些治疗方法的焦虑和担忧,帮助澄清错误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克服无助和绝望感,形成正确的应对方式和思维观念,力图使患者的情绪得到改善、症状得到控制、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心理干预后各种功能状况和症状都有改善,在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中开展心理干预有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6]。由于本研究未对性生活方面进行调查,而邱卫黎等[17]对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调查显示13.8%住院患者及12.8%康复期患者表示有需求,需要受到重视,尤其宫颈癌患者因手术及放疗原因致使性生活质量更加降低;部分患者为术后进入研究,手术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如能与妇瘤科协作在手术前即进行心理干预,及对性生活方面加予干预,可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Fayers P M, Bottomley A.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with in the EORTC-the EORTC QLQ-C30[J]. Eur J Cancer, 2002, 38(5): S125-S133.

[2]谭诗生,李杭,罗健,等.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存质量核心调查问卷第3版中文版生存质量调查问卷测评[J].中国临床康复,2006,4(5):23-27.

[3]王建平,陈仲庚,林文娟,等.中国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测定-EORTC QLQ C30在中国的试用[J].心理学报,2000,32(4):438-442.

[4]李中平,何裕民,沈红艺,等.江苏省通州地区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2011,38(6):701-704.

[5]黄慧,吕静.恶性肿瘤患者的身心症状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20-121.

[6]乔军.心理干预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41-142.

[7]周树勤.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66-67.

[8]朱彩屏,冯雄文,吴碧青.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50-51.

[9]王建平,林文娟.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干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8(4):36-40.

[10]孙晓光,李春颖,吴鸣,等.EORTCQLQ-C30 中文版测定卵巢癌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4):335-338.

[11]刘淼.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381-4384.

[12]范湘玲,刘燕,郭金利.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后生活质量评价[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4):267-270.

[13]秦梅.心理干预对提高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J].山东医药,2011,51(32):83-84.

[14]李晶晶,姚德生,龙颖.宫颈癌根治术同时卵巢移位及阴道延长术后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0):1797-1800.

[15]成坚,应锦华.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颈癌手术前后干预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50-51.

[16]徐娟,郭风先.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7例围手术期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4):96-97.

[17]邱卫黎,林昆,黄华兰,等.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83-86.

(收稿日期:2014-01-10) (本文编辑:黄新珍)

1.2.3 观察统计指标 放疗前及结束时通过面对面问卷形式让患者填写。运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2-C30 V3.0)[1]进行生存质量评估,包括1个整体健康领域、5个功能量表(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3个症状量表(疲乏、疼痛、恶心呕吐),6个单项测量项目(呼吸困难、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经济状况),一个整体健康和整体生存质量量表。每项分为4级(1-没有,2-稍有,3-颇有,4-甚有)、7级(1-很差,7-很好)。功能领域和整体生活质量领域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症状领域得分越高表明症状或问题越多,生活质量越差[2-4]。

1.2.4 计分方法 将各个量表中所包括的条目得分直接相加并除以所包括的条目数,得到该领域的粗分,即粗分=(I1+I2+…+In)/n。为了使得各领域得分能相互比较,采用线性变换方法将粗分转化为0~100内取值的标准分。计算方法:对功能量表和整体健康状况/生存质量,标准分=[1-(粗分-1)/R]×100(R为各领域或条目的得分全距)。对症状量表/单项标准分=[(粗分-1)/R]×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放化疗前后功能领域分值比较 放化疗前后均为有效答卷,两组放疗前5项功能单项指标及整体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放疗后,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放化疗前后症状领域分值比较 两组放化疗前的各项症状领域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治疗后,干预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腹泻便血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存质量日益受到重视。既往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多考虑如何提高局部控制率、生存率,较少考虑治疗后的生存质量问题。随着疗效的提高,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远期并发症将更多出现,因此必须更多考虑患者生存质量问题。针对肿瘤患者的不同的身心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心理干预,对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5]。心理护理及干预在宫颈癌及其他妇科肿瘤术后患者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6-8]。在生存质量是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而产生的一个综合性指标,逐渐被公认为肿瘤治疗的终点评价指标[9]。EORTC QLQ2-C30 V3.0是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研制的生存质量核心量表。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普遍的测定一般恶性肿瘤的核心量表之一。表从多维角度对生存质量进行测定,良好地反映了WHO关于生存质量的含义,并经过多个国家、多种文化背景的人群验证有效,也非常适合对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生存质量的评价[10-13]。

本研究表明患者放疗过程中及放疗后受影响最大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倦怠乏力、腹泻、便血。本研究中,干预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倦怠乏力、腹泻便血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在宫颈癌放化疗中,在心理干预的同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如个体化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采用有效低毒化疗方案、强度,采用改良的手术方式,必要时使用微创治疗[14-15]。加强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的自身状况,如患者继发贫血,及时纠正贫血,改进患者体质;采用调强放疗技术,减少患者并发症;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介绍治疗方法及疗效、并发症,勿对患者隐瞒病情。心理干预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癌症患者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良适应,减轻对某些治疗方法的焦虑和担忧,帮助澄清错误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克服无助和绝望感,形成正确的应对方式和思维观念,力图使患者的情绪得到改善、症状得到控制、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心理干预后各种功能状况和症状都有改善,在宫颈癌放化疗患者中开展心理干预有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6]。由于本研究未对性生活方面进行调查,而邱卫黎等[17]对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调查显示13.8%住院患者及12.8%康复期患者表示有需求,需要受到重视,尤其宫颈癌患者因手术及放疗原因致使性生活质量更加降低;部分患者为术后进入研究,手术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如能与妇瘤科协作在手术前即进行心理干预,及对性生活方面加予干预,可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Fayers P M, Bottomley A.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with in the EORTC-the EORTC QLQ-C30[J]. Eur J Cancer, 2002, 38(5): S125-S133.

[2]谭诗生,李杭,罗健,等.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存质量核心调查问卷第3版中文版生存质量调查问卷测评[J].中国临床康复,2006,4(5):23-27.

[3]王建平,陈仲庚,林文娟,等.中国癌症病人生活质量的测定-EORTC QLQ C30在中国的试用[J].心理学报,2000,32(4):438-442.

[4]李中平,何裕民,沈红艺,等.江苏省通州地区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2011,38(6):701-704.

[5]黄慧,吕静.恶性肿瘤患者的身心症状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20-121.

[6]乔军.心理干预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41-142.

[7]周树勤.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66-67.

[8]朱彩屏,冯雄文,吴碧青.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50-51.

[9]王建平,林文娟.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干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8(4):36-40.

[10]孙晓光,李春颖,吴鸣,等.EORTCQLQ-C30 中文版测定卵巢癌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4):335-338.

[11]刘淼.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381-4384.

[12]范湘玲,刘燕,郭金利.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综合治疗后生活质量评价[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4):267-270.

[13]秦梅.心理干预对提高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J].山东医药,2011,51(32):83-84.

[14]李晶晶,姚德生,龙颖.宫颈癌根治术同时卵巢移位及阴道延长术后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0):1797-1800.

[15]成坚,应锦华.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颈癌手术前后干预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50-51.

[16]徐娟,郭风先.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7例围手术期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4):96-97.

[17]邱卫黎,林昆,黄华兰,等.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83-86.

(收稿日期:2014-01-10) (本文编辑:黄新珍)

猜你喜欢

放射疗法心理干预生存质量
New Cancer Therapy抗癌新救星
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