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提问的形式

2014-05-05吴红军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概念解题

吴红军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提问形式并不唯一,我很喜欢采用“复习-引导-新授-巩固”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习惯性在课堂中按问题的作用来进行提问。

关键词:复习性提问引导性提问理解性提问探索性提问效果性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提问形式并不唯一,它可以依据所提问题的类型来进行分类,如有事实理解、事实分析、技能应用、技能评价、概念认识、原理综合等;也可以根据提问的目的和作用来分类,如有引入型提问、复习型提问、启发型提问、显示型提问、表现型提问、激趣型提问、联想型提问、类比型提问、悬念型提问、迁移型提问、暗示型提问、猜想型提问、发散型提问、反馈型提问等。

新课标明确要求要还课堂于学生,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既然课堂是学生的,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提问也就必须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师更要关注的是提问对于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和主体作用的体现。

当然,教师都有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也就有着自己独特的提问习惯。我很喜欢采用“复习-引导-新授-巩固”的教学方法,习惯在课堂中按问题的作用来进行提问。

一、复习型提问

复习型提问,即要求学生复述前节课教材的提问。这种提问能有效地为学生学习新教材扫清障碍。教科书里重要的概念、公理、定理、性质、法则,是数学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元件”,许多内容学生必须首先熟记它们。

例如,几何中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直线以及圆有关的一系列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学生如果不能熟记,那么与这些相关的证明和计算将难以掌握。教师不时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并要求学生复述,是促使学生熟记的有力手段。

这类机械复述要以先讲清产生这些结论的过程为前提,以这些结论的运用为目的。我们不主张不求甚解的死记硬背。因此,这类提问所占比重并不高。

二、引导型提问

引导型提问,即学生学习新知识前的提问。这种提问的目的是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型提问的问题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并且在讲新知识时又要用到的。 它是要让学生仅靠翻书无法得到答案的。学生若要准确回答这些问题,就得开动脑筋思考、认真听课,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这显然比教师直接讲授新知,直问概念、性质,学生照书直答要好一些。

三、理解型提问

理解型提问,即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行的提问。学生刚学新概念、新规律后,并不是马上就能理解。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促使学生对所学概念有比较清晰的理解。

四、探索型提问

探索型提问,即引导学生探索解题思路的提问。这样的问题提问,应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他们主动探索解题思路。此类问题并不需要很多,并且不能离开学生的实际水平。提问的梯度不能太大,否则启而不发;梯度也不能太小,否则学生的思维过程被教师“包办”。 这样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解题的思维过程,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五、效果型提问

效果型提问,即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问。这类问题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补救。这类提问往往和巩固知识结合起来。

总之,复习型提问是教学中的复习回顾的过程,引导型提问是教学中的情景创设过程,理解型提问和探索型提问贯穿了整个新授课,效果型提问又恰恰属于教学中巩固、反馈的环节。这类提问方式正好一一对应我所熟悉的教学流程,应用起来也得心应手,同时能很好地掌控课堂,关注每一个学生,调控好课堂秩序和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钟启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孟宪凯。微格教学基本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郭友。教师教学技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概念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用“同样多”解题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幾樣概念店
The Beauty of Painting in English Writing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