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014-05-05华蕾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实验报告表达能力化学

华蕾

在化学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虽能较好地听懂化学基础知识,但用其解释说明一些化学问题时却显得说不清、道不明,表述时“词”不达意。从平常的作业和阅卷中也发现,一些分析说明题和实验探究题得分率很低,这是因为学生不能很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准确、精练的回答。

学生的表达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的。其形成过程中受到学生生理的(如遗传)因素,心理的(学生观察能力、学习承受能力)因素、环境的(成长环境,如家庭父母职业及其家庭学习的环境,学校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课堂学习环境影响因素较大。

本文就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出几点浅见。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因为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语言才能把信息传递给学生,而学生也只有在理解教师所讲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加以消化,才能掌握所学知识。如果教师的语言不规范、不严谨或条理不清,那么,传输给学生的只能是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当学生把这些信息以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反馈出来时,就难免会出现错误。在教学中,教师对概念、定理、事实等的表达要科学规范,避免一些不规范的习惯说法。如“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要准确表达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在溶液中要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要说成“浓度”,虽然初中阶段并不要求学生充分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但作为教师应该给出正确的信息,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化学表达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样也是让学生学会表达化学的最佳舞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讲”的机会尽可能让给学生,并以一个积极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力争使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与“讲”堂,让学生在“讲”堂中不断锤炼自己,以训练他们的化学表达能力。

小组讨论作为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也是课堂上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多样的活动形式、合理的小组模式以及适度的监督机制是小组学习合作成功的前提。

例如,在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分组实验时,我将实验内容略做改动,将配制氯化钠溶液改成了配制碳酸钠溶液。当学生按要求配制好了30g,10%的碳酸钠溶液后,提出问题:如何来粗略测定所配制的Na2CO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否是10%呢?提供的实验试剂和用品:足量的稀盐酸、烧杯、天平、玻璃棒等。然后分组讨论实验方案,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案当场做实验,利用电子天平称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后减少的质量,即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酸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在此过程中,学生巩固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用以及化学计算,在小组的合作讨论下能用准确的语言将方案正确表达,同时学生还能对实验结果的误差进行反思。

三、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加强实验现象表述的准确性

在学生实验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学生用实验结论代替实验现象,如红磷燃烧现象说成红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针对这种情况,我从从零开始,打好基础,加强训练。所以我在绪言课中就利用学生熟悉的蜡烛燃烧开始了对化学实验现象准确描述的讨论,开始随意学生怎么说,学生畅所欲言,描述了很多,但正确的并不多,当学生的发言接近尾声时,我才站出来,和学生一起分析如何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因。

2.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好实验报告的总结

在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实验的机会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教师应认真地辅导每一位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先让学生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比较后,在课堂上分组讨论,教师再综合各个方案,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但也要允许学生坚持自己的方案,在课后安排这部分同学单独做实验。这样做,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不使实验方法复杂、实验室难以准备。

案例:证明纸张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教师的要求和指导:(1)实验题目: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纸张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2)实验目的: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3)提供的试剂及仪器:纸、火柴、石灰水、烧杯。

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略)。

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形成化学概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等,还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动脑思考设计、动手付诸于实践的机会。它能让学生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实验报告表达能力化学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实验报告
数据挖掘算法对于提高实验报告质量的作用探讨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实验报告无纸化管理平台研究初探*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