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水利普查成果查询应用系统设计要点

2014-04-30赵巨伟

水利信息化 2014年2期
关键词:普查辽宁省水利

赵巨伟

(辽宁江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003)

通过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辽宁省获得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完整、规范和权威的水利基础数据资源。为促使水利普查成果广泛应用,发挥水利基础信息的最大效益,促进水利信息共享和便捷应用,更好地服务水利管理需要,辽宁省在水利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建设了辽宁省水利普查成果查询应用系统。该系统从架构设计、数据应用、成果展示、维护及资源共享等几方面进行了重点设计,较好地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水利部门对水利基础信息的查询和应用,初步建立起辽宁省水信息共享共用网络平台。

1 设计上统筹考虑

辽宁省水利普查成果查询应用系统分为 3 个层次,分别为省级基础水信息平台、区县版水利普查成果查询系统及移动终端查询系统。省级基础水信息平台采用 Oracle 10 数据库、ArcServer 开发平台及 Skyline 三维发布技术,实现全省水利基础信息的网络发布、信息展示与查询、二三维同步、信息共享、空间分析、数据统计下载等众多应用[1];区县版水利普查成果查询系统全部采用开源技术, 实现近零成本、零维护的开发模式,提供信息查询、数据维护、统计下载、地图查询等服务;移动终端查询系统依托 Android 系统,采用在线地图下载,离线地图服务的方式,提供区域水利概况介绍、具体工程信息地图定位、属性信息展示等服务。

辽宁省水利普查成果查询应用系统有以下几个优点:1)在省级平台提供了综合性的水利基础信息查询应用服务,建立起基础信息的共享共用平台;2)利用 Access 数据库,借助天地图*辽宁免费网络资源,实现水利普查成果与地图的完美结合(均采用国家 2000 坐标系),解决了区县水利普查成果开发成本大、维护难的应用难题;3)通过开发移动终端,解决室外环境下的水利基础信息的查询与应用,实现了全天候的信息支撑服务。

2 数据应用上重视关联设计

在数据库建设中,强调以下 2 个关联设计[2]:1)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关联;2)数据内在的业务关联设计。

2.1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关联处理

采用松耦合的关联设计,通过属性与空间数据的对象唯一标识代码进行关联,实现地图定位与信息展示的协调统一,同时在数据维护层次,采用自动映射联动的方法,在新增或删除对象时,在空间和属性信息表中,同步增加或删除对象记录,自动同步对象唯一标识代码。

2.2 业务关联设计

强调对象的统计和流向设计,有以下 2 点工作需注意:1)建立对象所属行政区、水资源分区和流域分区的标示符,实现多层次、区域化的统计管理;2)建立对象用水取水的流向设计,编制成网状应用链,抽丝剥茧般地明晰管护、来水用水关系等,为业务管理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撑,比如水利工程取水河流、用水去向、工程所属管理单位等链状关系,如图 1 所示。

图1 业务关联设计示意图

3 空间上创建水利一张图

基于第一次水利普查获得空间数据成果,融合辽宁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参照国家规范制定水利专题图符号、标注、配色等规范标准,按照总体到局部逐级细化的显示模式,绘制了 1∶4000000 到1∶2000 共 12 层级的分层设计[3],通过 Publish server 将地图发布,使全省 26 万余个水利专题对象在空间上有序绽放。同时引入天地图*辽宁免费资源,整合利用天地图中的辽宁省矢量图和影像图,丰富了平台的基础地理资源,又起到对水利专题图的有效补充作用。在应用上实现水利专题图和天地图的任意切换,基本上建立起水利一张图办公应用底图。

4 展示上实现二三维联动

在展示上,将全省 2.5 m 分辨率的高清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叠加计算[4],利用 terragate 合成和发布全省三维虚拟场景,采用二三维联动技术,即松散式的消息驱动方法,使二维地图层的地理坐标与三维场景的空间位置相对应,并通过交互式的事件触发机制保持视点视域和 LOD 同步[5],实现交互浏览。该技术将二维 GIS 特有的宏观性、整体性、简洁性与三维 GIS 特有的可视化和立体性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展示效果,二三维联动展示效果如图 2 所示。

5 维护上采用网络更新

在维护上,采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的交互设计,通过区县版水利普查成果查询系统完成基层数据的更变与维护,通过网络提交省级基础水信息平台,由省级技术人员对提交的数据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按照年度备份的要求,对更新数据增加“日期戳”之后,导入数据库中。移动终端系统会自动在线搜索数据变更动态,发现有更新时,自动提示在线下载更新,保证数据更新的及时有效。

6 应用上实现共享

辽宁省水利普查成果查询应用系统从保障数据一致性、实现综合资源高效利用、推进同一张图业务协同办公、打破信息孤岛的角度,采用模块化的组建方式,实现基础数据和服务共享。

6.1 基础数据共享

根据业务需求分析,在建立数据共享规则和维护更新制度的前提下,实现 34 类工程对象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 2 类信息传递方式,实现水利基础信息的共享;并通过省级基础水信息平台信息公告和在线维护的功能,实现信息更新的交互功能。

6.2 服务共享

利用“3S”技术集成,采用 SOA 架构,定制符合OGC 规范的 WCS,WMS,WFS(Web 要素服务)服务接口[6],搭建统一的、分布式的、松耦合的服务平台,将水利一张图的发布、网络基础地理资源(天地图*辽宁)调取,展示与查询功能和三维场景服务封装,提供调取函数接口和功能函数,实现服务共享。

图2 二三维联动展示效果图

7 结语

在辽宁省水利普查成果查询应用系统设计上,除了以上几个重点设计外,还在用户界面、权限设置、数据降密等环节上做了一些特性化的设计,总体上较好地实现了水利普查成果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因水利普查成果与业务管理数据在局部上还存在一些脱节,建议在后续开发中,进一步对水利普查成果进行深度加工,建立健全水利基础水信息数据库体系。

目前,辽宁省水利普查成果查询应用系统已经开发成熟,初步建立起覆盖全省水利基础信息应用的一张信息网络,初步实现了水利基础信息存储、应用、维护、共享体系,为水利信息化深度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该系统已经部署使用,未来将结合用户体验,在维护制度、微信平台、防汛信息实时采集传输上下功夫[7],不断完善和拓展信息服务本领,为辽宁水利发展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1]姜于,雷明,马涛. 基于 WebGIS 的防汛信息服务系统[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0 (4): 18-19.

[2]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水利普查总体方案[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113-114.

[3]庞进武,程益联,罗志东. 水利普查与信息化[J]. 水利信息化,2012 (1): 20-21.

[4]黄梦龙. 瓦片地图技术在桌面端 GIS 中的应用[J]. 地理空间信息,2011 (4): 150-151.

[5]关峰,刘浩,曹巍. 灾害可视化系统中的二三维联动技术研究[J]. 测绘科学,2012 (3): 94-95.

[6]林楠,冯玉杰,吴舜泽,等. 我国跨区域水环境信息共享机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 (12): 42-43.

[7]宋博,石菡. 河南省水利普查数据处理系统建设探讨[J].研究与探讨,2012 (12): 55-56.

猜你喜欢

普查辽宁省水利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