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溪堤坡绿竹生态技术培育的生长效应试验

2014-04-29郭宝宝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堤坡绿竹培育

郭宝宝

摘 要:于2007年在沙溪堤坡采取生态技术进行绿竹培育的生长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生态技术培育(模式III)与常规集约经营(模式II)、传统粗放经营(模式I)比较,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当年出笋率,绿竹平均胸径增大,竹株大小差异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式III与模式I产笋量间有显著差异,模式III与模式II、模式I产材量间有极显著差异。可见,溪河堤坡采取生态技术培育绿竹是有效且切实可行的造林绿化途径,具有明显的生长效应,有利于提高产笋量和产材量,可以在适宜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堤坡;绿竹;生态技术;培育;生长效应

中图分类号 S7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7-108-04

沙溪是福建省最重要河流闽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三明境内流域面积11 770km2,河长322km,年径流量97亿t,人均占有量9 135m3,电力资源蕴藏量86.5亿kWh,可开发量48.7亿kWh。沙溪水资源在灌溉、防洪、发电、水产以及工业和生活供水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三明地形山高坡陡、沟谷深切、雨水集中,夏季常有山洪暴发,泥水逐流而下,造成河道堵塞,容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沙溪堤坡,对于水资源安全容蓄、减少河道淤积、防洪减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沙溪堤坡位居水陆交界处,由于长期受水力侵蚀,多以冲积土为主,土质沙化,土壤肥力低下,地下水位高或较高,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带。一直以来,堤坡是绿化造林的困难地,一是由于生长环境比较恶劣,二是适宜造林的树种(植物)不多。鉴于此,笔者在三明市洋口仔段沙溪堤坡选择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采取生态培育技术进行造林绿化试验,试图通过生长效应、生态效益等分析(本文仅分析生长效应,其他方面的研究另文报道),总结系列配套的绿竹生态培育技术措施,为堤坡、河岸带乃至整个生态环境脆弱地带提供可参考的林业生产实践经验。

1 试验地及绿竹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北纬26°7′~26°19′,东经117°24′~117°33′)沙溪北岸洋口仔段。区域气候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兼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9.5℃,极端最低温度-5.5℃,极端最高温度40℃,>10℃年积温6 215℃,无霜期300d;年平均降水量1 700~1 900mm,3~8月的降雨量为全年的75%,大于0.1mm的年降雨日数163d,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0%,年平均风速1.6m/s,冬短夏长,四季分明。属福建武夷山东伸支脉地带,海拔200~500m,土壤类型为黄壤和红壤。

绿竹属禾本科竹亚科绿竹属植物,不仅是我国南方优良的笋竹两用丛生竹种,而且绿竹地下茎为合轴型,盘结网状,地上部分竹秆丛生密集,也是优良的生态绿化竹类植物,同时绿竹一次栽培,长期受益,适合在溪河两岸种植。有关绿竹研究有较多报道,主要涉及其生物学特性、地理种源、种苗繁育、造林培育、竹林结构等方面的研究[1-11],作为固土护岸也有报道[12-14]。但溪河堤坡采取生态技术培育绿竹尚未见过报道。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007年在沙溪洋口仔段选择有代表性地段进行试验设计。设立3个区组,每个区组(立地条件相似)3个小区,每小区面积180m2(15m×12m)。试验设3个水平。

2.1.1 模式I:传统粗放经营 块状整地,穴规格为60cm×60cm×40cm,造林株行距3m×3m,正方形配置,不施肥,不垦复,砍伐3a生以上老竹。

2.1.2 模式II:常规集约经营 全面整地深20cm后挖穴,穴规格为60cm×60cm×40cm,造林株行距3m×3m,正方形配置。每穴施过磷酸钙1kg、复合肥0.5kg作为基肥,每年6~8月追施速效肥料1次,每丛施碳酸氢铵2.5~5kg(逐年增加),每3a垦复1次,垦复深度20cm。并进行竹林结构调整,林分密度保留1 000株/hm2左右,每丛保留20株左右,其中留养1a生竹6~8株,2a生竹6~8株,3a生竹5~7株,砍伐3a生以上老竹。

2.1.3 模式III:生态栽培模式 采取条带清理,分种植带(2m)和堆积带(1m)2种。全面砍除种植带内杂灌,堆积在堆积条带,在种植带内按照造林株行距3m×3m,品字形配置挖穴,穴规格为60cm×60cm×40cm。在种植带穴中心下方1m修筑弧长1.5m、高10cm土坝,土坝表面采用3%质量的土壤稳定剂(深圳市鑫淼森园林草坪有限公司生产)处理。基肥每穴施1kg过磷酸钙、复合肥0.5kg作为基肥,追肥选择腐熟的栏肥50kg/丛,结合锄草松土施入。竹林结构调整与模式Ⅱ相同。

2.2 测定方法 造林后第一年进行造林成活率调查,统计成活的母竹数、长笋的母竹数等。以后每年进行绿竹丛密度和林分密度、胸径、竹高等主要生长因子调查测定。测定产笋量(现场实测鲜重)和产材量(标记砍伐竹,测定胸径,计算平均胸径,每年实测平均胸径10株的重量,以此推算收获产材量和现存竹材量)。

整齐度测定方法:通过林分标准地调查,求出立竹平均胸高直径,以上下各1cm为平均直径范围值,再求林分立竹胸高直径在平均直径范围值内的株数所占的比列,以所占比例分级。林分90%以上立竹的直径在平均直径范围值内为I级;81%~90%在此范围内为Ⅱ级;71%~80%在此范围内为Ⅲ级;61%~70%在此范围内为IV级;51%~60%在此范围内为V级;

数据整理以及统计分析应用Excel软件和DPS数据处理分析软件。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经营模式造林成活率比较 竹类植物利用母竹移植造林,成活阶段是整个母竹恢复生机和协调器官的时期,是造林成功与否的基础环节。从表1中可知:造林成活率从高到低依序为模式Ⅲ>模式Ⅱ>模式I,模式Ⅲ比模式Ⅱ、模式I成活率分别提高了9.7个百分点和8.0个百分点,出笋率分别增加7.1%和2.8%。表明生态经营模式造林成活率较高,母竹恢复快。模式I造林成活率略高于模式Ⅱ,这可能与模式Ⅱ土壤层破坏程度大,林地植被覆盖较少有关。同一模式中,如模式I,位于立地条件较差小区造林成活率只有77%,在较肥沃立地条件区组的小区造林成活率达到87%,相差较大,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区组,当年出笋率也较低。这表明绿竹堤坡造林成活率高低受到立地条件和管理措施的双重影响,都与生态环境有关。endprint

4 结论

溪河堤坡采取生态技术培育绿竹是有效且切实可行的造林绿化途径,具有明显的生长效应,可以提高林分的产量和质量。本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生态技术培育(模式Ⅲ)比常规集约经营(模式Ⅱ)、传统粗放经营(模式I)造林成活率分别提高了9.7个百分点和8.0个百分点,当年出笋率分别增加7.1%和2.8%,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30.6%和20.7%;模式Ⅲ平均胸径达到7.93cm,胸径8cm以上的立竹在各小区所占比例分别为72.0%、57.5%和20.7%,比模式I和模式Ⅱ各相应小区明显提高,模式Ⅲ和模式Ⅱ整齐度较模式I竹株大小差异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式Ⅲ与模式I产笋量间有显著差异,其他模式产笋量间未达到显著差异;产材量模式Ⅲ与模式Ⅱ、模式I产材量间有极显著差异,模式Ⅱ与模式I间未达到显著差异。表明生态栽培模式有利于提高产笋量和产材量。

参考文献

[1]张文燕,寥妙青.绿竹造林及丰产培育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9,12(2);l46-151.

[2]金爱武,胡超宗,陈宪文,等.绿竹带蔸主枝扦插植株的生物学特性[J].竹子研究汇刊,1999,18(1):75-78.

[3]高瑞龙,林忠平,王杰铃.绿竹笋及幼竹的生长动态[J].亚热带植物通讯,2000,29(2):27-3O.

[4]郑维鹏,郑蓉,林丽娜,等.福建绿竹地理种源造林试验[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2):226-229.

[5]肖丽霞,胡小松,王贵喜,等.绿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5(4):16.

[6]郑容妹,郑郁善,张梅,等.盐分胁迫对沿海绿竹光合作用及叶绿素的影响[J].竹子研究汇刊,2002,21(4):76-80.

[7]林益明,林鹏.绿竹林铜锌锰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动态[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版),1999,38(3):460-466.

[8]谢锦忠,傅樊毅,张光楚,等.丛生竹次生枝采萌圃促萌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0,13(2):111-117.

[9]高瑞龙.绿竹施肥种类、时间效果初步试验研究--绿竹施肥试验研究之二[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0,20(3):139-142.

[10]雷泽兴.绿竹的立竹密度结构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01,28(2):45-46.

[11]董建文.绿竹林丰产结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20(2):101-104.

[12]陈叔华,刘章权,王鹏.赛江绿竹固土护岸生态效益研究[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17(2):11-16.

[13]王青天,张惠兰,林注素,等.水土流失立地下的绿竹栽培试验[J].世界竹藤通讯,2008,6(1):25-27.

[14]邢伏宋,林三,李小平,等.应用绿竹滴灌技术种植绿竹治理坡地水土流失的试验研究[J].福建水土保持,2004,16(2):55-59.

[15]罗发潘,林汉洲,周东雄,等.竹阔混交林分毛竹生产力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7,17(1):35-38.

[16]高贵宾,顾小平,吴晓丽,等.绿竹出笋规律与散生状栽培技术[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26(1):83-88.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4 结论

溪河堤坡采取生态技术培育绿竹是有效且切实可行的造林绿化途径,具有明显的生长效应,可以提高林分的产量和质量。本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生态技术培育(模式Ⅲ)比常规集约经营(模式Ⅱ)、传统粗放经营(模式I)造林成活率分别提高了9.7个百分点和8.0个百分点,当年出笋率分别增加7.1%和2.8%,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30.6%和20.7%;模式Ⅲ平均胸径达到7.93cm,胸径8cm以上的立竹在各小区所占比例分别为72.0%、57.5%和20.7%,比模式I和模式Ⅱ各相应小区明显提高,模式Ⅲ和模式Ⅱ整齐度较模式I竹株大小差异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式Ⅲ与模式I产笋量间有显著差异,其他模式产笋量间未达到显著差异;产材量模式Ⅲ与模式Ⅱ、模式I产材量间有极显著差异,模式Ⅱ与模式I间未达到显著差异。表明生态栽培模式有利于提高产笋量和产材量。

参考文献

[1]张文燕,寥妙青.绿竹造林及丰产培育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9,12(2);l46-151.

[2]金爱武,胡超宗,陈宪文,等.绿竹带蔸主枝扦插植株的生物学特性[J].竹子研究汇刊,1999,18(1):75-78.

[3]高瑞龙,林忠平,王杰铃.绿竹笋及幼竹的生长动态[J].亚热带植物通讯,2000,29(2):27-3O.

[4]郑维鹏,郑蓉,林丽娜,等.福建绿竹地理种源造林试验[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2):226-229.

[5]肖丽霞,胡小松,王贵喜,等.绿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5(4):16.

[6]郑容妹,郑郁善,张梅,等.盐分胁迫对沿海绿竹光合作用及叶绿素的影响[J].竹子研究汇刊,2002,21(4):76-80.

[7]林益明,林鹏.绿竹林铜锌锰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动态[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版),1999,38(3):460-466.

[8]谢锦忠,傅樊毅,张光楚,等.丛生竹次生枝采萌圃促萌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0,13(2):111-117.

[9]高瑞龙.绿竹施肥种类、时间效果初步试验研究--绿竹施肥试验研究之二[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0,20(3):139-142.

[10]雷泽兴.绿竹的立竹密度结构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01,28(2):45-46.

[11]董建文.绿竹林丰产结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20(2):101-104.

[12]陈叔华,刘章权,王鹏.赛江绿竹固土护岸生态效益研究[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17(2):11-16.

[13]王青天,张惠兰,林注素,等.水土流失立地下的绿竹栽培试验[J].世界竹藤通讯,2008,6(1):25-27.

[14]邢伏宋,林三,李小平,等.应用绿竹滴灌技术种植绿竹治理坡地水土流失的试验研究[J].福建水土保持,2004,16(2):55-59.

[15]罗发潘,林汉洲,周东雄,等.竹阔混交林分毛竹生产力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7,17(1):35-38.

[16]高贵宾,顾小平,吴晓丽,等.绿竹出笋规律与散生状栽培技术[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26(1):83-88.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4 结论

溪河堤坡采取生态技术培育绿竹是有效且切实可行的造林绿化途径,具有明显的生长效应,可以提高林分的产量和质量。本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生态技术培育(模式Ⅲ)比常规集约经营(模式Ⅱ)、传统粗放经营(模式I)造林成活率分别提高了9.7个百分点和8.0个百分点,当年出笋率分别增加7.1%和2.8%,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30.6%和20.7%;模式Ⅲ平均胸径达到7.93cm,胸径8cm以上的立竹在各小区所占比例分别为72.0%、57.5%和20.7%,比模式I和模式Ⅱ各相应小区明显提高,模式Ⅲ和模式Ⅱ整齐度较模式I竹株大小差异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式Ⅲ与模式I产笋量间有显著差异,其他模式产笋量间未达到显著差异;产材量模式Ⅲ与模式Ⅱ、模式I产材量间有极显著差异,模式Ⅱ与模式I间未达到显著差异。表明生态栽培模式有利于提高产笋量和产材量。

参考文献

[1]张文燕,寥妙青.绿竹造林及丰产培育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9,12(2);l46-151.

[2]金爱武,胡超宗,陈宪文,等.绿竹带蔸主枝扦插植株的生物学特性[J].竹子研究汇刊,1999,18(1):75-78.

[3]高瑞龙,林忠平,王杰铃.绿竹笋及幼竹的生长动态[J].亚热带植物通讯,2000,29(2):27-3O.

[4]郑维鹏,郑蓉,林丽娜,等.福建绿竹地理种源造林试验[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2):226-229.

[5]肖丽霞,胡小松,王贵喜,等.绿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5(4):16.

[6]郑容妹,郑郁善,张梅,等.盐分胁迫对沿海绿竹光合作用及叶绿素的影响[J].竹子研究汇刊,2002,21(4):76-80.

[7]林益明,林鹏.绿竹林铜锌锰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动态[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版),1999,38(3):460-466.

[8]谢锦忠,傅樊毅,张光楚,等.丛生竹次生枝采萌圃促萌技术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0,13(2):111-117.

[9]高瑞龙.绿竹施肥种类、时间效果初步试验研究--绿竹施肥试验研究之二[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0,20(3):139-142.

[10]雷泽兴.绿竹的立竹密度结构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01,28(2):45-46.

[11]董建文.绿竹林丰产结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0,20(2):101-104.

[12]陈叔华,刘章权,王鹏.赛江绿竹固土护岸生态效益研究[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5,17(2):11-16.

[13]王青天,张惠兰,林注素,等.水土流失立地下的绿竹栽培试验[J].世界竹藤通讯,2008,6(1):25-27.

[14]邢伏宋,林三,李小平,等.应用绿竹滴灌技术种植绿竹治理坡地水土流失的试验研究[J].福建水土保持,2004,16(2):55-59.

[15]罗发潘,林汉洲,周东雄,等.竹阔混交林分毛竹生产力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7,17(1):35-38.

[16]高贵宾,顾小平,吴晓丽,等.绿竹出笋规律与散生状栽培技术[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26(1):83-88.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堤坡绿竹培育
水泥土搅拌桩在堤坡稳定中的应用
有限范围填土主动土压力计算和数值分析
绿竹侠
堤防渗透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堤坡“U”形排水沟施工技术解析
千年指尖过,绿竹仍猗猗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