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经济下的图书馆事业

2014-04-29王建国

中国市场 2014年12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创新

[摘要]本文简单叙述了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本脉络,简述了图书馆发展过程中表现的滞后性及其带来的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改革的大潮中,图书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分析了图书馆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继而探讨了突破图书馆发展瓶颈的方式。

[关键词]市场经济;图书馆事业;效益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2-00-02

11978年后的图书馆事业

11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状大

(1)改革开放后,图书馆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些重大的事件。30余年的发展历程,让中国的图书馆事业走出了不平凡的道路。兹举其要者如下:1979年7月,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形成了《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学会的成立,与中国的改革进程几乎同步,学者来新夏曾将此事称为“图书馆学的春天”。1980年11月,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成立,根据当时的形势讨论制定和修改省级公共图书馆工作条例,同时带动地方图书馆的工作条例的制定。至1998年,成立了社会文化图书馆司,下设图书馆处。1984年4月,中国第一所图书情报学院在武汉大学建立,它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至1995年,《中国机读目录格式》正式颁布、施行,对中国实施标准化的计算机编目,建立规范化的书目数据库及交换、共享国内外书目信息,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后,中国于1998年启动了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2006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成立,它标志着文献情报系统体制改革及其在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2)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图书馆数量、馆员队伍建设、服务创新及现代化建设方面。

通过1978年至2007年的数据比较,可见图书馆事业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高校图书馆有598所、公共图书馆近1600多所;至2007年,高校图书馆达1908所,公共图书馆达2799所。同时,馆藏资源不断丰富,大大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馆员队伍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1980年全国高校图书馆业务人员16000多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总人数近2/3之多。1986年后,全国图书馆界开展了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工作,全国图书馆工作人员中30%具有中级职称,10%具有高级职称。2006年,公共图书馆已达到国际图联1/3员工为合格馆员的标准。图书馆员从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上不断改进。

图书馆服务理念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单纯的以图书馆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在此基础上,服务方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过渡。图书馆界逐渐重视并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向人性化服务方向发展,“现代图书馆秉承对社会开放的理念,承担实现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使命”。

图书馆现代化经历了几个阶段,由传统的全手工操作转到面向用户的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并向大规模的集成化系统阶段发展。此外,图书馆共同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资源共享,于20世纪90年代共建共享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21世纪,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入快速发展的繁荣时期。

12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性。

图书馆发展的滞后性,不仅表现在其本身特殊性,而且有其外部原因。

图书馆在社会活动中的位置,决定了其自身的特性。“图书馆是文化教育和科研活动的辅助机构,具有依附性、中介性的特点,它距离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直接创造活动较远,这就决定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滞后”。图书馆工作,属精神产品加工活动,处在各种活动的底层,从国家政策的角度看,它处在社会再生产的最后环节。

图书馆发展的滞后,还表现在人才资源缺乏、经费保障困难、设备设施陈旧等方面。图书馆人才资源缺乏现象,是图书馆发展的一大阻力。图书馆工作人员中,不积极热心者占据较大比例,寻找机会跳槽者也比比皆是,其中不少就是图书馆中的业务骨干力量。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为人才流动提供了宽容的环境,这鼓动并促进了图书馆人才流失的可能性。经费供应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则有成熟的机制,如随着物价的上涨,面向图书馆的经济政策会相应地调整,图书馆也可得到私人的捐款资助。而中国对图书馆系统的投入则跟不上图书期刊价格的增长,由此造成了经费相对的短缺。再次,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因特网广泛运用,图书馆自动化对相应的设备设施需求大增,但多数图书馆自动化设备陈旧落后,较发达国家落后数十年。

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往往是无偿服务,实行事业管理。然而,现代社会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让市场对信息服务发出强烈的信号。传统图书馆的管理却依然守着旧有的模式,不仅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对图书馆本身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阻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滞后性,阻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不利于科研、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会间接影响相关行业的发展。

2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市场经济下,图书馆发展面临着众多机遇,但同时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21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要求图书馆进行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已经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重要任务。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本身就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民族素质的高低和经济发展后备力量的强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人才市场的完善,各类信息服务机构大量出现,这些为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带来了希望和活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对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当前,国家的一切经济生活都要以市场为基础,它促使一切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作为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一部分的图书馆工作,也必然要走入市场、面对市场,因此必然会面临大量的机遇和挑战。

22市场经济下的信息化,有利于图书馆自身优势的发挥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含量大,信息传播速度快,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量也大,但信息本身的传播也有自身的规律,其传播的渠道、方式、来源错综复杂。要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适合所需的信息,并不是每个用户都能够了解和掌握的,因此图书馆在这一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图书馆拥有海量信息资源,有专业的员工,有独特的信息处理途径,这些有利于对信息的筛选、组织、加工。通过数字化,可以有效推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1992年,美国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世界各国先后掀起了以发展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为目标的热潮。受其影响,数字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革命性变化,它“能在网络环境下为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数字化信息,使广大读者用户像访问本地图书馆一样去联机访问网上的其他图书馆”,对图书馆而言,“图书馆的发展出现质的飞跃,借助高科技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数字化、信息化、虚拟化、网络化、全球化已经成为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方向,图书馆必然将工作重点从馆藏文献的加工管理转变到数字化信息建设上来,这涉及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也是科学文化知识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重组、重建的大变革,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

23市场经济为图书馆效益化提供了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数字图书馆的兴起,图书馆事业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在新形势下,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行图书馆效益化,必将改变图书馆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轨迹,继而引发和带动图书馆结构的变革。1985年,国务院颁布了《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案》,将图书馆列入第三类产业,即服务业。由此,图书馆从依附于政府部门的事业单位,转变成自身拥有资本、可以实现自我生产、自我发展、参与市场竞争并独立发展的产业。

就图书馆的产业化而言,最近的20年中发生了较大争议。相对而言,图书馆很难完全产业化,但追求效益是市场经济条件的需要。有学者认为产业化的图书馆应该具有社会公益职能和产业经营活动的双重身份,在产业化的初始阶段开始某些领域的“有偿服务”以验证产业化的可行性程度及弥补财政之不足,同时举办图书馆产业化实体将图书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信息服务功能引导致平衡发展,最后发展为“股份集团”的产业化模式。

24国家政策有利于图书馆的发展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发布,明确规定图书馆就开设政府信息查询服务。由此,图书馆将成为获取政府信息最为重要的渠道,开展政府信息服务成为公共图书馆推动事业发展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图书馆应该研究,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如何把握住历史机遇,承担起更为重要的社会使命,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3图书馆发展展望

31图书馆发展要融入市场

31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商品化的提高,图书馆必将融入市场,必然走向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图书馆历来都是依靠财政拨款而生存的公益性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很多固有的矛盾,其服务潜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种种困境迫使图书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各种问题,以市场供求双方的满意程度来衡量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在市场经济下,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须适应环境,完成自身的市场化转型,完成自身义务的同时努力争取经济利益。图书馆要引进适应市场需求的资源,它不仅包括图书资源,也包括信息加工、相关专业领域的新信息和新资源等;此外,寻找市场经济下的新型服务领域,如分级服务、举办教育活动等;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薪酬应向市场看齐,在一切市场化的今天,要提高馆员的素质,就有必要将其薪酬市场化。

312追求效益是图书馆融入市场的必然要求

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关于“图书馆产业化”的研究较多,有学者认为“图书馆产业论被现实否定了”。图书馆的公益福利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将向产业经营性转变,将以市场为导向,将图书馆信息服务产品、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诸多环节联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并计算其投入产出,提高图书馆投资的经济效益的一体化经营过程。过去那种重建设、轻服务、重规模、轻效益的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只有不断增强效益意识,才能实现图书馆事业的日益繁荣及可持续发展”。但是,图书馆追求效益与其他生产部门具有明显的不同,它是以社会效益为主,以经济效益为辅。

图书馆市场化在推动图书馆效益化过程中,推动了其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于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也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较为有效的经济方式。但是,在图书馆效益化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市场化的作用,还要有政府调节供给方式以补其不足。

32图书馆的创新之路

321转变管理模式,实行制度创新

市场经济中的图书馆,不再固守着传统的管理模式,而是引入更多的市场因素。图书馆除在信息知识经济环境下,不断开展馆际合作并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外,还要在资源专业化、特色化上加大建设力度。最为重要的是,图书馆应该建立一套以市场为导向、以读者用户为中心的高效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运作体系,“唯有进行制度上的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封闭落后的状态”。

322服务创新是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

“图书馆的服务重心要从提供一般的纸质文献服务向咨询服务转移,图书馆的重心不是阵地服务,而是要学会打理和优化知识”。

原有的、单一的借阅功能,应向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各种数据库、知识库及在线或离线信息服务转变。创新型图书馆,可以大胆借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新的服务思想理念下,不断扩大、丰富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方式、服务的品种。

323将信息加工和开发为中心内容的图书馆效益化放在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重要位置图书馆信息加工和开发,总是围绕着信息资源的整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服务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这是图书馆为解决信息量剧增、为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与图书馆对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之间的矛盾而做出的选择。通过组织本馆资源、外来资源及网络资源,建立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体系,提供大规模、分布广的知识中心;强化网络中心联合服务功能,弥补单一图书馆信息相对较少的不足。

“市场经济离不开信息,图书馆只有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当前,信息同能源、物资一样,成为三大资源之一。整合适合不同专业、不同领域需要的信息资源,必然会极大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军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7个关键词[J].图书情报工作,2009-11

[2]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6).

[3]阎素芹,杜文图书馆事业发展滞后现象[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1(4).

[4]杨元美浅谈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学刊,1994(5).

[5]刘盛华图书馆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J].长江论坛,2004(4).

[6]蔡曙光数字化: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5).

[7]张学军产业化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3).

[8]赵超美论新时期图书馆市场化的实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5):120

[9]李学文产业化: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J].情报杂志,2001(5).

[10]焦俊梅图书馆产业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J].图书馆杂志,2008(12).

[11]胡四元图书馆市场化意识与市场营销理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9).

[12]胡至洵图书馆效益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6(5).

[13]周亮文,刘远宾图书馆效益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2).

[14]刘海梅图书馆创新及其功能[J].图书馆论坛,2010(5).

[15]靖彩玲,张颖图书馆建设应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N].河北经济日报,2010-01-17

[16]刘红试论图书馆从基础服务向创新服务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0(20).

[作者简介]王建国(1977—),男,山东郯城人,硕士学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员(中级职称)。研究方向:文献学、方志学、图书史等。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创新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