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法治国视角下的执行力提升

2014-04-29万益飞

中国市场 2014年39期
关键词:执行力

万益飞

[摘 要]在管理学上,战略只能保证我们做正确的事,而执行力则要求我们正确的做事。通过法律视角对执行力进行审视,依法治国中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亦能贯穿于执行力的始终,对提升执行力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执行力;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9-0176-02

1 前 言

众所周知,执行力对团队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任何成功的组织都需要靠一流的执行力来作保证的。如果没有出色的执行力,那么即使有再好的发展战略、再高的经营指标、再好的管理体系、再细的管理制度,也只能是停留在沙盘上的宏伟蓝图、贴在墙壁上的伟大口号,挂在口边的豪言壮语,永远都无法实现。

阅读管理学经典著作,我们发现战略只能保证我们做正确的事,而执行力则要求我们正确的做事。现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过:确定目标不是主要的问题,如何实现目标和如何坚持执行计划才是决定性的问题。比尔·盖茨也曾经谈道: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微软在未来十年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

在当前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状态下,提升企业竞争力,首先必须不断强化执行力。不论是个人还是团队,都要有强有力的执行力作为保证。执行力是一切经营管理的核心和驱动力。当战略已经或基本确定,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很多企业都有许多类似的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但执行力的强与弱最终会造成经营成果的巨大差异!许多失败的案例不是战略的问题,而是战略执行的问题!再好的战略,如果不去执行,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执行力是战略得以顺利实现的关键要素。如果没有执行力,战略最终只是一句空话。

从管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执行力对个人而言,简单来说就是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组织安排的工作任务,把组织的命令和想法变成实际行动,通过行动实现工作成果。而对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要在既定的时间内实现团队的战略目标,将事先的战略决策持续转化为经营结果,并保持一定的速度和精确度,以体现整个团队的战斗力、竞争力和凝聚力。

2 提升执行力的路径

对于如何提升执行力,众多管理学大师和企业家都曾有过许多著名的论述。笔者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通过本文结合法律与法治的基本理念,尝试从法律的角度来剖析提升执行力的路径。

提到依法治国,首先需要回溯到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并随后写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依法治国与“十六字方针”本身属于法律的范畴,但结合执行力这个管理学课题,笔者发现法律上的“十六字方针”其实与在管理上所强调和看重的执行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纵观古今中外,大到国家治理,需要法律保障。小到企业发展,也需要依法治企。对于国家而言,法律就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出来的行为规则,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内部制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就是企业的法律,在企业内部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纵观这“十六字方针”,首先,有法可依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不仅必须要有制度,而且要搞有用的制度。在企业内部各项事务首先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流程,使员工在工作时有章可循,知道在什么时间节点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且内部的制度流程还需要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使企业内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诿、扯皮等不良现象。千万不能为了制度而制定,制度要在保证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内容要简洁、精练、方便操作,并尽可能地优化流程,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运营效率,解决实际问题。

一直以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或不严格执行,是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如果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员工行为方式的正确与否以及工作成果的考核和评价都将缺少有效的衡量依据。久而久之,因为缺少制度的指引和约束,员工及企业的行为都将无法保证按照正常的轨道行进。因此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不仅是在企业内部通行的法规,也是企业全体员工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依法治企,首先要以客观、理性的“法治”理念代替主观、随意的“人治”观念,真正实现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而且不是用人管人,即企业的管理要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根本转变。

管理的真谛首先在于“理”,其次才是“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要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安排,在不断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能让每个员工能够对照规则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

另外,责、权、利的明晰是管理平台的三块基石,缺一不可。管理制度一方面在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合法合规以及员工内部的可接受程度,做到赏罚分明、刚柔并济。员工对规章制度的认同度越高,执行起来阻力就小,效果就好。因此管理制度要兼顾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并且要让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高度统一,实现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共同分享经营成果的双赢战略。

有法必依是执行的关键。规章制度的生命力不在于制定,而在于执行。“有法不依,莫如无法”。在内部的规章制度已经健全,工作任务已经分解到位的情况下,一切工作的开展都必须按照既定的制度和计划来执行,不能消极推诿、不能讨价还价,也不能走样跑偏。另外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在执行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尤其重要。只要公司的决策一旦做出,就要不惧艰辛,一干到底;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领导干部就需要有一股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强有力的组织纪律性来深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并带动和发挥所在部门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干得好的员工,要树立榜样,给予表扬,兑现奖励;对于表现不好的员工,要给予提醒,加以指导,帮助提高。

再次,执法必严是必然要求。每位员工都是具体工作的执行者,时时刻刻都要对工作质量严格把关,用高标准、严要求来完成自己的任务,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专注专业,充分发扬钉子精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扎实高效地做好本职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目标。

提升执行力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执行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个要素——能力和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要提升执行力,首先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摸索来增强自身素质。其次要端正工作态度,体现出诚实的态度和负责、敬业的精神,同时做到“认同文化、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细化方案、强化执行、严格考核”。

最后,违法必究是最终保障。在社会上,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无论什么人,不管地位多高、功劳多大,都没有违法的特权,其违法行为都要受到追究。法律的刚性,主要依靠其“罚则”的强制执行来维护。如果违法行为得不到纠正和惩处,等于变相鼓励违法,法律就会形同虚设,沦为一纸空文,成为“稻草人”和“纸老虎”。在企业内部,公司的规章制度就是员工必须遵守的法律。营造和谐企业、安全生产、廉洁从业等基本要求,也是员工执行力的重要体现。

大哲人康德说过:世上有两样东西最使他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因为仰望,所以看见;因为拥有美好的心灵,才会欣赏头上美丽的星光灿烂。正所谓,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有了敬畏之心,做人才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做事才会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有了敬畏之心,对待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才会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不为情所惑。因此每个人的心中都要对国家的法律法规、企业的规章制度有所敬畏,才能保证自己远离错误,才能在公司获得长远发展,这也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负责任的体现。

参考文献:

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执行力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增强学校执行力这样做会有新提高
企业执行力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论提高制度执行力
实施科学护理管理 提升护士执行力
企业中层干部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力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儿子,未来需要你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