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2014-04-29杨维华

吉林蔬菜 2014年12期
关键词:果柄叶柄病斑

杨维华

草莓是一种味道甘美的浆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市草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随之病害也逐渐加重。现将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灰霉病

1.1 症状:该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全生育期都可发病,尤以采收后发生普遍,果实成熟期发病症状最明显。叶片受侵染后,形成褐色病斑,潮湿情况下形成一层淡灰色的分生孢子。叶柄、果柄受侵染后,病斑环绕叶柄变褐,最后萎蔫干枯。幼果受侵染后,开始形成单个褐斑,后使果实腐烂,果肉组织变软,呈水渍状,失去香味和色泽,后期病部密生灰色霉状分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和水传播到其它植株上再侵染。

1.2 防治方法:①深沟高畦,实行地膜满畦覆盖。一般沟深30~40厘米,同时把地膜盖在畦面上到近沟底处,以减少果实与土壤接触发病的机率,加快排水,减轻危害。②增施有机肥,适施氮、磷、钾。

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同时要合理密植。③适量补充微肥,提高抗病力。在幼叶开始生长时和蕾期噴施丰莓水溶肥料等。④药剂防治,抓好早期预防,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从现蕾开始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

2 白斑病:俗称“蛇眼病”

2.1 症状:受害叶片出现圆形病斑,直径2~4毫米,中间灰白色,边缘紫红色,似蛇眼。匍匐茎、果柄、花萼也能受害。

2.2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春季撤除防寒物时,将病枯茎、叶清除干净;适当降低种植密度,雨后及时排水,中耕除草,保证通风透光良好。开花结果期,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防止蔓延,病害重的地块,采果后全园割叶,集中烧毁。②药剂防治:在花序显露至开花前,喷保护剂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大生M-45等。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4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效果良好。

3 叶枯病

3.1 症状:易与白斑病相混。叶枯病发病部位是叶片的边缘,病斑呈椭圆型或“V”字型,初为紫红色圆形或不规则型小斑点,后扩大成有轮纹的大病斑,病斑中心为褐色,边缘紫红色。

3.2 防治方法:在花序显露至开花前,喷保护剂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等。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4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效果良好。

4 白粉病

4.1 症状:草莓的地上部分都能感病。叶片受害后,初期呈现暗色病斑,大小不一,继而在叶背病斑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叶片萎缩,干枯。幼果受害后停止生长发育,在果实上密布一层白粉。该病在温室内发生较严重。

4.2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培育壮苗。摘除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退菌特喷雾进行防治。

5 枯萎病

5.1 症状:发病初期叶片生长缓慢,3片小叶中有1~2片变褐,全株枯萎而死。剖开病株的根冠、叶柄、果柄维管束变为褐色。

5.2 防治方法:病田实行3年以上轮作制,避免连作。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拔除并烧毁病株以及病残体。用太阳热消毒法进行土壤处理。具体作法是:草莓果实采收结束后,将地里植株全部拔除,然后翻耕土壤、整畦、浇水,用塑料布覆盖一个月左右,依靠太阳能使土壤温度达到50℃左右,进行高温消毒。

6 炭疽病

6.1 症状:造成局部病斑或全株萎蔫枯死。茎叶上病斑一般长3~7毫米,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稍凹陷。病斑包围叶柄或匍匐茎1周时,病斑以上部分枯死。湿润条件下病斑上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堆,有时叶和叶柄上产生污斑状病斑。植株凋萎症状,除在假植苗上发生外,还发生在母株上,开始1~2片嫩叶失去活力下垂,傍晚恢复正常,进一步发展植株很快枯死。有时心叶叶柄受害,心叶死亡,但不出现心叶矮化和黄化症状。切开枯死病株茎基部或根部观察,从外侧向内部变褐,而维管束并不变色。浆果受害,产生近圆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软腐状并凹陷,后期也可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团。

6.2 防治方法:棚室或露地发病初期喷洒25%咪鲜胺(使百克)乳油1000倍液,或50%咪鲜胺锰盐(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60%福·福锌(炭疽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1%多氧清水剂300倍液,或68.75%易保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溴菌腈(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抗霉菌素(农抗120水剂)或2%武夷菌素(BO-10)水剂2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猜你喜欢

果柄叶柄病斑
库尔勒香梨不同类型果柄差异比较
斗 草
采果方法对贮藏期猕猴桃果实品质劣变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斗草
扭动的小蚕
刺梨果柄分离特性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不同成熟度花生果柄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