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蔬菜苗期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2014-04-29邹志国

吉林蔬菜 2014年12期
关键词:床土立枯病子叶

邹志国

1 苗期病害的症状识别

1.1 猝倒病

子叶出土前发病,可引起烂种、烂芽,子叶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发病,在靠近床土表面的茎基部初生水浸状病斑,迅速扩大变黄褐色,以后逐渐绕茎一周,幼茎缢缩成线状,使幼苗失去支撑力而倒伏,一拔即断。折断的幼苗往往是子叶尚未萎蔫,短期仍保持绿色(区别于青枯病),湿度大时,病部生出棉絮状的白色菌丝。发现病苗后,如不及时治疗,很快就会引起成片幼苗死亡。

1.2 立枯病

该菌腐生性强,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菌从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幼茎、根部而引起发病,由雨水、灌溉水、带菌堆肥和农具传播。刚出土幼苗和大苗均可发病,(猝倒病一般不危害大苗),发病幼苗首先在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凹陷病斑,后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在发病初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经几次反复后枯死。枯死的幼苗一般不倒伏(别于猝倒病)。另外,病斑椭圆形,暗褐色,具有同心轮纹,潮湿条件下可见淡褐色的霉状物,这也是本病与猝倒病区别的又一重要特征。

1.3 沤根

该病主要由气候条件和管理不善而引起。幼苗呈水浸状褐变或腐烂,根部不发新根或不定根,易拔起,皮层易脱落;地上部萎蔫状,严重时,成片干枯、死亡。

1.4 烧根

幼苗根尖枯黃、须根少而短、生长迟缓、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顶叶皱缩。

2 综合防治技术

2.1 苗床设置

苗床应选在避风向阳的高燥地块,要求即有利于排水、调节床土温度,又有利于采光,提高地温。如沿用旧床,床土应进行消毒处理。播前床土要充分翻晒,要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施肥要均匀。

2.2 育苗床土处理

苗床育苗,床土进行消毒处理。①播种前2~3周,将床土耙松,每平方米床土用福尔马林400毫升加水10~30千克,浇施于床土上,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4~5分钟,然后除去覆盖物,经2周左右,待药剂充分挥发后方可播种。 ②40%五氯硝基苯8克、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克或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克、细土面5千克,对水2~3千克,拌匀(为1平方米播种床用量)。在播种时实行“下铺上盖”,即播种前将药土的1/3撒在浇透水但尚未播种的床面上,然后播种、覆土,最后将另2/3药土均匀地撒在上面,此法防治苗病效果可达90%以上。

2.3 种子处理

种子在催芽前,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泡30分钟后,搓洗去粘液或辣味等,再用清水洗去碱性,放在50~55℃温水中浸20分钟,取出甩干后,催芽。用0.4%的克菌丹拌种可预防猝倒病和立枯病。若是包衣种则没有必要浸种消毒。

2.4 加强苗床管理

首先床土中的有机物必须是经过腐熟的有机肥,且播种床酿热物上的床土不能过薄,以免引起烧根。另外,播种密度不可过大,否则容易诱发猝倒病和立枯病。在温湿度管理方面,由于早春温度低,一定要控制浇水,避免出现低温冷凉和低温高湿现象。如需要浇水,可用喷壶轻浇以免湿度过高,当塑料膜或秧苗叶片上有水珠凝结时,要及时通风或撒些草木灰降湿,以避免高温高湿现象发生。要坚持每天仔细观察苗情,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应立即拔除,并向穴内撒少量生石灰或干草木灰或用药土(70%甲基托布津1份、土50份)进行局部消毒,防止病菌蔓延。

2.5 药剂防治

在床土没消毒、病害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可以用药剂进行防治。如果是单一的猝倒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五氯硝基苯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用药2~3次;立枯病发病初期可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可菌)1 2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液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若猝倒病、立枯病混合发生时,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淋,每平方米2~3升。视病情隔7~10天用1次药,连续防治2~3次。

猜你喜欢

床土立枯病子叶
悬铃木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演化结构研究
黑山羊胎盘子叶性状结构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
双季晚稻机插育秧床土培肥效应研究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蔬菜育苗中的不正常现象发生原因
水稻立枯病防治技术
投篮高手
基于沼渣的育苗基质配方对水稻生理指标的影响
水稻机插秧床土培肥育苗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