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籍甘薯并非现代甘薯的梳理与提示

2014-04-29李宝树

吉林蔬菜 2014年12期

李宝树

摘 要:基于当今有人常把古籍甘薯当做现代甘薯理解或引用,导致两者混淆不清。文中对有关甘薯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古籍甘薯是薯蕷科甜薯种植物,公元3世纪就在广东、广西和海南有局部栽培。而现代甘薯是15世纪末期传入的旋花科甘薯种植物。所以古籍甘薯并非现代甘薯。提示读者切勿把两者混为一谈。

关键词:古籍甘薯 甜薯种(嘟噜山药) 现代甘薯 植物学名

甘薯传入我国之初是一种不起眼的救荒植物。而今由于它营养丰富、医药保健功效良好,曾两次作为最佳蔬菜被世界卫生组织向世人推荐,现已成为我国人民喜爱的长寿食品之一。在推介甘薯时,有作者常引用《本草纲目》中甘薯的药用、医病和有助长寿等内容。笔者读了《蔬菜食疗》等著作后受益良多。于是反复阅读了《本草纲目》中的甘薯篇。读后感觉此种甘薯不像今日甘薯,反而像是山药。尤其现代甘薯是1593年传入我国的,焉能在1579年成书的《本草纲目》中出现。因此,笔者以1593年为界,对此前的古书中甘薯称古籍甘薯,此后的书刊中甘薯称现代甘薯。同时根据已掌握的若干古今甘薯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有所拓展和深入,结果如下。

1 古籍甘薯的全面描述及特点

明代中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有甘薯篇。其中引用了《异物志》的原文:“甘薯出交广南方。民家以二月种,十月收之。其根似芋,亦有巨魁。大者如鹅卵,小者如鸡鸭卵。剥去紫皮,肌肉正白如脂肪。南人用当米谷,果实,蒸炙皆香美。初时甚甜,经久得风稍淡。”文中甘薯出交广南方,是指三国之一的吴(公元222~280)分交州为交广二州,即现在的广东雷州半岛和广西的钦州地区。还引用了《草木状》的原文:“甘薯,薯蓣之类或云芋类也。根叶亦如芋。根大如拳,瓯,蒸食之味同薯蓣,性不甚冷。珠崖之不业耕者惟种此,蒸切晒收,以充粮糗,名薯粮。海中之人多寿,亦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薯故也。”文中《草木状》全称是《南方草木状》,晋·稽含撰于永兴元年(公元304年)。珠崖是指公元前111年因崖边海中出珍珠而得名。珠崖的地域相当于现在海南岛的东北部。最后是李时珍对甘薯的药用、主治和“功同薯蓣”等的叙述。

根据以上描述和解读可以看出:古籍甘薯有文字记载的时间始于公元222~304年,产区在粤、桂及琼的局部;古籍甘薯的根(块茎)似芋,大的像鹅卵,小的像鸡鸭卵;蒸烤后趁热吃很甜,凉后甜味变淡,其它食味、药用功效同薯蓣;常吃助长寿,薯肉白的像脂肪。突出的特点是有甜味。

2 古籍甘薯是薯蓣科甜薯的提出与证实

2.1 古籍甘薯是甜薯种的提出

古籍甘薯一词在《辞海》中没有。只有“甘薯,番薯的别称。按甘薯一词最早见于晋·稽含《南方草木状》,当时美洲尚未发现番薯,亦未自原产地(热带美洲)传入我国,故古籍所载的甘薯,当非番薯而为另外一种植物。经我国农学家丁颖等考订,应为薯蓣科的甜薯(Diosscorea esculenta)。”文中提出古籍甘薯是薯蓣科甜薯种,但未见详细描述。

万国鼎在《五谷史话》中说:“甘薯原来写作甘藷。原产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传到其他各国。所以最初传入中国时称为番薯。后来不知哪一个或哪些人开始称它为甘藷,因而和东汉杨孚《异物志》和晋·稽含《南方草木状》混淆起来了;其实那是山药一类的东西,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甘薯。”文中山药一类东西也是指甜薯,但也未见描述。

2.2 古籍甘薯是甜薯种的证实

2.2.1 甜薯与嘟噜山药是同一植物。为了追寻甜薯,在《辞海》中得知:“甜薯,见薯蓣”。而“薯蓣(D.opposita﹝D.batata﹞)称作山药。另有参薯(D.alata)和甜薯(D.esculenta)广东广西常见栽培。”文中虽然标注了三种薯蓣学名,但对甜薯同样短缺全面描述。所幸,在《野菜园艺大百科·13》(日)中看到了甜薯的庐山真面目。佐藤一郎对日本的フサヤマノイモ(嘟噜山药)所标的学名跟甜薯相同,而且还有比较全面地描述:嘟噜山药(D.esculenta (Lour.)Burk.),英译中名小山药、亚洲山药、马铃薯山药,原产印度。公元3世纪开始就在中国南方栽培。结有长15~20厘米的短小块茎,挖掘时呈嘟噜状。块茎类似马铃薯,表皮淡褐色,薯肉白色,有良好的稍甜味道。块茎生长在浅土层,易于挖取。收获后萌芽早,不耐贮藏,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非洲也有栽培。文中嘟噜山药学名与甜薯相同,说明两者确系同一植物。甜薯短缺的全面描述从嘟噜山药中得到了弥补。

2.2.2 古籍甘薯是甜薯的证实。现以《本草纲目》中引用的古籍甘薯描述同甜薯(嘟噜山药)的全面描述相对比,不难看出:两者在中国开始栽培时间均在公元3世纪前后;栽培地区都在中国南方或粤、桂、琼的局部地区;块茎形状如鹅、鸡、鸭卵同马铃薯样的椭圆形都类似;薯肉都是白色和都有甜味。这些吻合之处完全证实古籍甘薯就是甜薯。至于两者皮色有紫、褐之别,可能与甜薯种内出现的变异类型有关。

2.3 薯蓣改称山药等相关问题。既然涉及到山药,有必要谈及三个相关问题。一是薯蓣改称山药。《本草纲目》中薯蓣篇引用了寇宗奭的原话:“薯蓣因唐代宗名预避讳改薯药;又因宋英宗(名曙)讳薯,改为山药。”二是综合各种文献得知,我国薯蓣科植物仅有薯蓣属1属约80种,包括野生种和栽培种(食用和药用)。目前已被披露的食用栽培种有6个:薯蓣(D.opposita Thnub.)别名山药、普通山药、家山药和长薯,原产中国;参薯(D.alata L.)别名脚板笤、薯笤、白笤、田薯、柱薯、大薯,原产东南亚;c.甜薯(D.esculenta (Lour.)Burk)原产印度;叶包薯(D.kamoonensis kunth.)块茎生于叶腋中,原产中国;川萆薢(D.sativa L.)别名栽培薯蓣,原产中国;日本薯蓣(D.japonica L.)中文名野山药、山薯,原产日本。三是广东广西栽培的甜薯,除丁颖提及外,居然无人再提。就连现在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任职的钟燕珠,于2013年发表的“山药有毒牽没毒牽”一文中也无甜薯:“没有毒性的山药近似品种有褐苞薯蓣、参薯、日本薯蓣和山薯。”笔者认为,甜薯只适于热带栽培,在农业生产落后的年代它小有名气,而今因其块茎小、易发芽和不耐贮藏等缺点,导致更无发展空间,甚至有可能现已荡然无存。

3 古籍甘薯并非现代甘薯的肯定

3.1 番薯传入及改称甘薯的讨论

番薯是外来植物,国人起名时常冠以番字头故称番薯。对传入经过比较准确和有代表性的是《五谷史话》:“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到吕宋(即现在的菲律宾)经商,看到甘薯,心里想传入祖国可以代替粮食,用重价卖得几尺薯藤回国(因吕宋不准薯种出国),在福州城外试种。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福建大荒年,振龙的儿子陈经纶向福建巡抚金学曾推荐甘薯的许多好处,于是叫各县如法栽种,大有成效,度过了灾荒。”为了记念金总督等人,陈世元(振龙曾孙)1768年撰写一本以金薯为名的《金薯传习录》。

至于谁把番薯改称甘薯,找到其人更好,找不到也无妨,或许根本就无记载。重要的是应找到一份最早改称甘薯的文献。徐光启(1562~1633)所撰《甘薯疏》书稿当是首选,因为书名就有甘薯二字。《辞海》说:“《甘薯疏》是徐光启从福建引进番薯到上海试种后所倡导栽培番薯写的,是我国最早的番薯书,原书现已失传。”既然是最早的番薯书,表明此前无人把番薯改称过甘薯。虽说原书已失传,但尚有希望,因为在《学生古汉语词典》中对“疏”的解释是:“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述或进一步发挥的文字,引申为解说。”并举例说:“明·徐光启《甘薯疏序》:‘辄以是疏先焉(就以《甘薯疏》先行倡导。)”既然有了序中的一句原文,就有可能发现被抄写的全书。再说甘薯传入时徐光启年仅31岁(1593)而辞世时已71岁(1633)高龄,说明《甘薯疏》的成书时间在1593~1633年之间的某时段。万国鼎说:“徐光启曾作《甘薯疏》大力鼓吹,并多次从福建引薯种到上海试种。”既然多次从福建引薯种,表明徐光启正值年富力强,所以撰写《甘薯疏》的时间,大致可缩短到1593~1613年(31~51岁)之间,起码要比《金薯传习录》早155年左右。

3.2 古籍甘薯并非现代甘薯被肯定

自从1753年瑞典科学家林内(Linne)在其出版的《植物种志》中初步建立了“双名命名制”后,免除了以前植物中存在的同物异名和异物同名等混淆现象。同理被称作古籍甘薯的甜薯(D.esculenta(Lour.)Burk.)是薯蓣科薯蓣属甜薯种植物,约在17世纪末期被葡萄牙人Lour(1796年辭世)命名的。而现代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是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植物,约在18世纪初期被法国人Poir(1834年辞世)命名的。两者学名不同,古籍甘薯并非现代甘薯就肯定无疑。从命名时间看,甜薯比甘薯要早,甘薯传入时尚无学名。

4 梳理后的提示

经过对古今甘薯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并获得上述结果后,需要提示读者的是:再读《本草纲目》时,切勿将古今甘薯混为一谈,以免误解误用;古籍把甜薯称为甘薯并无不妥,因为甜与甘同义;《本草纲目》引用古籍甘薯也无不妥,因为古籍写的是甘薯;今人引用《本草纲目》中的甘薯仍无不妥,因为相信《本草纲目》;只要不是专搞中草药的人,无论是谁把番薯改称现代甘薯都无不妥,因为通常不会阅读《本草纲目》,难以知道古籍中曾有甘薯一词。造成误解误用的根本原因是,以往历史信息不畅所致。

参考文献

[1]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现代版)〔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

[2] 日·牧野富太郎等.植物学名辞典(日)〔M〕.出版社.1935.

[3] 卢炳麟.甘薯栽培技术〔M〕.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

[4] 赵荣琛.蔬菜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

[5] 丁振麟.甘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

[6] 万国鼎.五谷史话〔M〕.中华书局:人民出版社.1962.

[7] 长春市二道教育学校编.中学文言文译注·甘薯疏序(徐光启)〔M〕.长春市第五印刷厂.1978.

[8]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9] 毛宗良等.蔬菜名彚〔M〕.沈阳农学院出版.1980.

[10] 周廷光.蔬菜〔M〕.台北:淑馨出版社.1988.

[11] 農文协.野菜园艺大百科·13·薯蓣类〔M〕.东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1989.

[12] 顾智章等.蔬菜的食疗〔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

[13]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14] 张撝之等.学生古汉语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15] 钟燕珠.山药有毒?无毒?〔J〕.中国家庭医药.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