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菇的栽培技术

2014-04-29王健鹂等

吉林蔬菜 2014年12期
关键词:混播褐斑病平菇

王健鹂等

平菇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所用原料廉价易得,栽培管理较为简便等特点,因而近十几年来,平菇生产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不少地区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各地根据当地资源和气候条件创造了许多新的栽培方法。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

决定平菇栽培时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人们可以根据平菇在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期对温度的特殊要求,利用自然温度或人为的创造一些条件来确定适宜的栽培期。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相差很大,各地栽培者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灵活掌握。一般来说,每年8月至次年3~5月均可栽培。

2 培养料配制

平菇是木腐菌,传统栽培方法是用阔叶树的椴木作为培养料。由于木材资源越来越少,且椴木栽培总产量不高,木材利用率低,所以段木栽培已逐渐被代料栽培所取代。目前,长用阔叶树木屑、纸屑、棉籽壳、花生壳、落地废棉、豆秸、玉米芯、甘蔗渣等作为原料,再添加适当的辅料制成培养料。

3 栽培方法

平菇的栽培方法多种多样,有传统的椴木栽培和现代的代料栽培。而代用料栽培又分为室内床栽、室外阳畦栽培和塑料袋栽培等,现主要介绍塑料袋栽培方法。

平菇塑料袋栽培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栽培方法,此法便于管理,又可以采取多种出菇方式进行出菇管理。

3.1 菇房的选择与设置

菇房可以是仓库,旧房舍、温室、塑料大棚、地下室、菜窖等,只要能通风,有散射光,便于保温,清洁卫生即可。选好后,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根据房间大小搭设层架。可视菇房大小而定宽40厘米,层间距以能摆三层袋為准,最低层距离地面20厘米,最上层摆完袋后距顶40厘米,用木杆、竹竿角线搭建牢固。使用前对菇房进行杀菌,杀虫、灭鼠的处理,然后地面撒上石灰。

3.2 装袋与播种

平菇袋栽的培养料,要求颗粒较小,以不刺破塑料袋为度,最好是熟料、半熟料,发酵料也可。生料栽培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常因杂菌传染菌袋,而导致栽培失败造成一定的损失。播种方式为开放式层播、混播和穴播。

3.2.1 层播。将用种量的2/3播于两头,1/3播于料间,播完后为四层菌种,三层料。具体做法是将筒袋的一头扎紧,装一层菌种,再装一层料,边装边压至松紧适度,依此装三层料,最后种封料,再扎紧袋口。

3.2.2 混播。混播时,将2/3的菌种混于料中,1/3的菌种播于两头。具体做法是将筒袋的一头扎紧之后,装1/3菌种的一半于袋中再装混好菌种的料,边装边压至松紧适度,最后把1/3菌种的另一半播于袋料的上面,扎紧袋口。

3.2.3 穴播。先将料装入袋内,扎紧袋口后,打穴再接种。具体做法是将袋一头扎紧后,边装料边压至松紧适度,再将袋的另一头扎紧。然后用消毒好的直径为2.5~3.2厘米的锥形光滑木棒,在袋的一侧等距离扎三个孔眼,在孔中塞满菌种即可。也可在袋的两侧扎2厘米深,1.5厘米粗的孔眼5个,再塞满菌种。菌种不必掰的过碎,核桃仁大小即可。

4 平菇细菌性褐斑病与腐烂病的区别及防治

褐斑病的病原菌是托拉斯假单胞杆菌,而腐烂病的病原菌是荧光假单胞杆菌。

4.1 危害症状

4.1.1 褐斑病。只危害菌皮,不深入菌肉,病斑多出现在菌盖与菌柄相连的凹陷处,近圆形或梭形,稍凹陷,边缘整齐,单个菌盖上可有上百个菌斑,但不引起腐烂。

4.1.2 腐烂病。病多从菌盖边缘发生,也可从菌柄开始,出现淡黄色水渍状斑块,最后引起子实体腐烂,并散发出恶臭气味。

4.2 发病原因

4.2.1 褐斑病。病原菌存在于土壤和不清洁水中,喷水时带进菇床。菌盖积水,通风不良及湿度过高时,有利病害蔓延。

4.2.2 腐烂病。病原菌也是存在于土壤和不清洁水中,通过用水进入菇床。病害蔓延与虫害传播有关。佛罗里达平菇尤易发病。

4.3 防治方法

4.3.1 使用清洁的水并避免菌盖表面长时间存有水膜。

4.3.2 注意菇房通风。

4.3.3 防治虫害。

4.3.4 一旦发病,喷洒含有效氯150毫克/千克的漂白粉或100~200单位的农用链霉素。

猜你喜欢

混播褐斑病平菇
平菇生长记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牧草混播的优点、原则及方法
羊草混播披碱草的好处及栽培技术
高温多雨 注意防治苹果褐斑病
平菇种植记
楚雄州桑树褐斑病发生规律研究
混播方式对小黑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苹果褐斑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平菇冬季提温发菌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