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葫芦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2014-04-29唐涛

吉林蔬菜 2014年12期
关键词:西葫芦病株病斑

唐涛

1 西葫芦白粉病

白粉病是西葫芦的一种主要病害,以春、秋两季发生最为普遍,病田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

1.1 典型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下部叶片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逐渐扩展成较大的粉斑,发病严重时病斑可布满整个叶面。病斑逐渐褪色变黄,后期呈黄褐色坏死,病斑上的霉层变成褐色。发病严重时茎、叶柄也可同时发病。

1.2 发病原因及规律

病原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或棚室中寄主上越冬,成为第2年初侵染源,在田间可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在10~25℃均可发生,能否流行,取决于湿度和寄主的长势。雨后干燥,或少雨但田间湿度大,易发病。高温干旱与高湿条件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源及发病的寄主,病害易流行。

1.3 防治措施

培育壮苗,定植时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后期脱肥。生长期注意通风透光,保护地提倡使用硫黄熏蒸器定期熏蒸预防。发病初期喷洒12%灭菌强乳油3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12.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7天1次,连续3次。

2 西葫芦蔓枯病

蔓枯病是保护地西葫芦的一种重要病害,日光温室发生最为严重,轻者减产10%左右,重者达20%以上。

2.1 典型症状

幼苗发病,多在茎的下部,病部呈油浸状,后变黄褐色,稍凹陷,表皮龟裂,常分泌出黄褐色树脂状物,严重时病茎折断,导管不变色。成株期发病,病茎表皮呈黄白色,枯干,潮湿时变黑褐色,后密生小黑点。叶片上病斑黄褐色,圆形,有不明显的同心轮纹,上生小黑点,病斑扩展到叶面1/3以上时叶片即干枯。

2.2 发病原因及规律

病原以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残体及架材上越冬或越夏。种子表面也可带菌,发芽后病原直接危害子叶。在田间,病原可借风雨传播。高温多湿、天气闷热时,发病迅速。重茬地、低洼地雨后积水,大水勤浇,缺肥,生长衰弱的地块,发病均重。温室及塑料大棚栽培,过度密植、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时容易发病。

2.3 防治措施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5分钟。建造温室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温室内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棚内湿度。底肥中增施过磷酸钙和钾肥,在结瓜以前、雨后及浇水后及时中耕,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降低土壤及空气湿度。在整个生长期间,要多次追肥,一般盛瓜期隔一水施一次肥,防止早衰,增强抗寒力。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要清洁田间,将病残体清除。

每平方米苗床可用8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床土消毒。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600~8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叶蔓要喷布均匀。

3 西葫芦绵腐病

绵腐病是保护地栽培中西葫芦的一种重要病害,呈迅速蔓延的趋势。

3.1 典型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有时其它部位也会发病。果实上病斑呈暗绿色水渍状,椭圆形。干燥时病斑稍凹陷,仅皮下果肉变褐腐烂。气温高湿度大,病斑扩展迅速,果实变褐,软腐,表面布满白色霉层。叶片发病,病斑暗绿色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湿度大时软腐。

3.2 发病原因及规律

病原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适宜条件下直接长出芽管侵入植株。后在病残体上产生病原,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危害果实。病原主要分布在表土层内,雨后或土壤湿度大,病原迅速增加。土温低,湿度大,利于发病。

3.3 防治措施

播种前用50%多菌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用清水冲净后,再按常规方法催芽。选用抗病品种。采用深沟高畦方式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防止棚室内积水。在地面过湿时,可用干草把瓜垫起,减少病原侵染率。应尽量避免与黄瓜等作物连作,以免相互传染,实行2~3年以上轮作可有效预防该病发生。

发病前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或50%琥铜·乙膦铝

可湿性粉剂等进行保护。发病高峰期可喷洒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8%甲霜靈·锰锌600倍液。

4 西葫芦病毒病

西葫芦病毒病又称花叶病,是西葫芦的一种重要病害。露地栽培发生严重,流行年份可减产50%以上。

4.1 典型症状

在西葫芦生长各个时期都有发病。苗期受害,子叶变黄枯萎,真叶出现浓淡绿色相间的花叶。①花叶型。表现叶片呈现黄、绿相间花斑,叶面凹凸不平,新叶畸形,蔓先端节间短缩。②蕨叶型。表现矮化症状,叶片皱缩、扭曲,新叶狭长,呈鸡爪状或线状。③混合型。表现为花叶、蕨叶两种病症兼而有之。发病植株发育不良,花发育不好,难以坐瓜,就是坐瓜也小,瓜面有瘤状突起,表面凹凸不平,失去食用价值。

4.2 发病原因及规律

病毒在田间可通过蚜虫、灰飞虱以及植株摩擦传播。在强日照、高温、高湿或严重干旱的自然环境中,病害蔓延迅速。

4.3 防治措施

播种前,先将种子放入55~60℃的温水浸泡15分钟,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30分钟,然后捞出用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播种时要尽量使西葫芦易发病阶段避开高温高湿的季节,避开蚜虫、灰飞虱成虫活动盛期。采取高畦栽培,在行间铺30厘米宽的银灰色地膜,对传毒蚜虫和灰飞虱等有驱避作用。高温期间,在傍晚或夜间灌水降温。田间作业应禁止吸烟;接触过病株的手和工具要及时用磷酸三钠水溶液冲洗消毒。为减少蘸花时病毒通过接触传播,将用2.4-D蘸花改为用防落素喷花。喷药防治田间和地块周围杂草上的蚜虫、灰飞虱、白粉虱等,连续1~2次。发病初期喷洒20%吗胍·硫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左右1次,连续2~3次。

5 西葫芦软腐病

软腐病是保护地西葫芦的重要病害,常造成保护地西葫芦大面积死亡。

5.1 典型症状

主要危害西葫芦的根茎部及果实。根茎部受害,髓组织溃烂。湿度大时,溃烂处流出灰褐色黏稠状物,轻碰病株即倒折。幼果发病,在病部先出现褐色水渍状斑点,后迅速软化腐烂如泥。该病扩展速度很快,病瓜散出臭味是识别该病的重要特征。

5.2 发病原因及规律

病原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借雨水、灌溉水及昆虫传播,由伤口侵入。阴天或露水未落干时整枝打杈、或虫伤多,发病重。

5.3 防治措施

采用黑籽南瓜作砧木进行嫁接栽培,可使植株根系强大,抗病性增强。在重病区或田块,宜与葱蒜类蔬菜实行轮作。对以实行轮作的地块,每667平方米施石灰100~150千克,深翻晒土或灌水浸田一段时间后再整地。采取高畦地膜覆盖栽植,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雨后及时排水。有条件的地方采取膜下滴灌,禁止大水漫灌,注意通风透光。结瓜初期,要防止湿气滞留。加大行距,缩小株距,这样有利于田间操作,避免人为造成植株伤害。同时整枝打杈应选择晴天的中午进行。发现病株要及时摘除,并撒石灰或淋灌病穴。

发病初期喷洒7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3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猜你喜欢

西葫芦病株病斑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延秋西葫芦种植 掌握关键技术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西葫芦栽培技术规程
冬季西葫芦越冬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