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杀局

2014-04-29张本清松

才智 2014年2期
关键词:家属区张山杀人

张本清松

第三章 鬼杀人

张山神秘的告诉我,他们核对了犯罪现场提取的犯罪嫌疑人的指纹之后,经过核对,得出的结论竟然是,犯罪嫌疑人已经在三年前死了。

我不由得“啊”了一声,只感觉背后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死人?死人难道还能够杀人?难道是鬼在杀人?我觉得这个想法太过匪夷所思了,但看张山的表情绝对不是撒谎,而整个晚上张山诚惶诚恐、吞吞吐吐的样子,都无法让人认为他是在开玩笑。

他通红的眼珠子,更是说明他为了这个案件已经一夜没睡。

“死人杀人?还留下了指纹?”我难以置信的表情,反而让张山有点儿放松下来,似乎他的紧张感都转移到了我的身上。

“不能够”,我坚定地说:“根据咱们的理解,鬼魂都是无踪无影的,怎么会留下指纹?而且死人还需要钱财?”

张山说:“但是根据我们的资料显示,指纹确实属于是死人的,材料也都在档案袋里,你可以自己看一下。”

我草草地翻了翻其余的资料,的确,根据警方提供的资料来看,现场的指纹出自两个人,是一对夫妻,丈夫叫做徐中树,妻子叫做田芳。而这两个人都已经在三年前的同一个月里分别选择上吊和跳楼的方式自杀了。

我对张山说:“关于这两个人的其他资料呢?有没有详细点的?”

张山说:“目前还没有,明天吧,大概能够找到更多资料。”他一顿,“据我听说,他们两个人的死,也蹊跷得很。”

我突然来了兴趣,说:“蹊跷?怎么个蹊跷法儿?”

张山说:“现在我还没有更多切实的资料,道听途说的我就不跟你讲了,明天我在给你提供一些新的材料。”

我抬了一下眉毛,说:“道听途说未必都是没用的,明天你搜集到其他资料之后,把你知道的全部告诉我。”

张山点点头,喝了一口酒,脸色红润了不少,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你对这件案子怎么看?”

我还在摆弄照片,看着上面那张肥脸,把眉头皱得很紧,自言自语似地回答道:“确实很蹊跷。”

我回到家里的时间还不算太晚,拿着复印回来的照片和材料,又仔细地看了几遍,没有发现其他更值得关注的线索。

张山这个家伙胆子很小,很怕我把资料拿出去卖给其他什么媒体,我威逼利诱才说服他让我复印了一份,可以带回家里来仔细研究。

死人,会杀人?我一直在心里盘算着这个问题?紧跟着的问题就是,死人要钱干什么?从警方的证据来看,答案很明确,这一对叫做徐中树和田芳的夫妻确实在三年前死掉了,他们两个全部的档案和资料已经全部归入死人堆儿里,至少从他们死后这三年来看,对于他们的记录已经全部为零。那么,之前的资料是否还有意义,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放过任何可能的线索。

如果从案发现场来看,留下的指纹和被窃走的钱财,又证明,这绝不会是鬼干的。我自嘲的想,就算鬼缺钱,也应该抢走纸钱,难道那边的通货膨胀也挺厉害?他们开始投资黄金了?

这些疑点确实有点儿纠结。对于鬼神之类的东西,我是不相信的,但张山后来跟我讲的内容回到家里回想起来还是有点儿瘆人。

张山后来神秘兮兮地跟我说,其实他们办案的时候也常会遇到一些比较诡异的案件,无法解释清楚,这部分案件基本也都成为悬案,而且不会对外宣传,所以人们是不会知道的。他说你看香港电视剧,为什么香港警察局都供关二爷,就是因为这些诡异事件。大陆这边一直以来是不允许搞这种由头的,但不代表诡异或者称之为灵异事件就不会出现,只不过大家都讳莫如深罢了。

或许这家伙是在故弄玄虚地吓唬我,或许他说的是实话,但我的直觉却告诉我,这件案子一定还有其他问题,单纯的用“鬼杀人”是解释不清楚的。

然而,张山第二天告诉我的话,使案情似乎正在沿着鬼杀人的路线前进。

第四章 吊在家里的尸体

第二天傍晚,张山来到了我的家,他得到了最新的资料,他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跑到我这里来的。这回他带来的干脆就是复印件,这倒不是他有多么的好心,相信原件已经没有那么容易被带出警队了。

当时的我,正窝在沙发上,时断时续地想着心中的疑问,等待他的上门。

在这期间,我也产生了更多的疑问,都是前一天没有想到的。

因此,我还没看资料,便提出了问题:“昨天你说过,你们得到指纹只能够与有过前科的人进行比照,你们很确定是徐中树和田芳的指纹,难道说明他们有过前科?”

张山显得更加憔悴,显然昨晚与我见过面之后一定又回到单位,并一直工作到现在。

他们的状态我是知道的,恶性案件发生之后,他们是没法休息的,他们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给上级和民众一个交代。

张山说:“前科倒是没有,但他们的死太离奇了,这是警队内部讳莫如深的秘密,没想到还必须要使事情重见天日。”

哦?又是离奇。这两天来,我所听过最多的詞就是诡异和离奇,我自认为已经不会再有更诡异的事情能够让我感到吃惊。

我说:“你看那个胖子的死,是不是有点像《七宗罪》?不会是哪个狂热分子干的吧?”

张山显然没气力跟我胡说八道,有气无力地道:“你别瞎扯了,看看资料吧。”

没想到,关于这个案子的每一个进展,都让我感到无比的震惊和惊慌。

我不长篇还原警方的卷宗,也不再转述我和张山的对话,直接为你们讲述事情的原委。

那是三年前的某一天,在一栋老旧的家属区里,一个叫做张瑶的女孩下夜班回家。整片家属区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楼房已经很老旧了。楼梯还是那种半露天式的,张瑶之所以租住在这儿最主要的原因是租金便宜,而对于安全和卫生问题也还不错,至少有政府来管,整片家属区虽然没有院子,却还是在楼群的中间的锅炉房里安排了一个巡视的老大爷。

张瑶下班之后是必定要经过锅炉房的,过了这一栋2层楼高的建筑,就是自己租住的六层小楼。

这一天午夜之后,张瑶路过锅炉房,里面昏黄的灯光一直照射到她住的单元门前。张瑶借着灯光找出钥匙,快步钻进楼道里,政府已经在这种老旧楼房的楼道里都安装了声控灯。灯光一层一层的亮到三层的时候,只有一小段时间的停顿,就听见一声尖锐的叫声划破了整个家属区。

整个家属区都像一个颤抖的老人,发出颤栗。随后张瑶冲下楼来,猛力敲打锅炉房的窗户。负责巡视的大爷慌不迭地跑了出来,见到浑身颤抖的张瑶,赶忙问发生了什么事。

张瑶告诉大爷,说她打开了防盗门,发现木门的窗户上竟然透出了光亮。她不禁有点害怕,因此留了一个心眼,并没有继续开门,而是通过门缝向内观看。她看到了让他一生难忘的恐怖画面。

自己家里的天花板上吊着一个女人,一条白绫穿过下巴,尸体还在一晃一晃的。女人瞪着大眼睛,舌头长长的伸在外头。

而这个女人就是住在自己楼上的田芳。之所以张瑶能够如此确定那个死人是田芳,是因为就在田芳的左边地上,燃着一只蜡烛,在跳跃的昏暗黄色光线中,田芳外凸的眼珠死死盯住张瑶。

巡视大爷毕竟有一些生活经验,没有惊慌,让张瑶打电话报警,自己小心翼翼的走入楼梯。

到了二楼半,大爷的脚步放得极缓慢。看到张瑶家的绿色防盗门还开着,正好挡住了视线。

老爷子贴着墙,绕过防盗门,也趴在门缝上向内观看,只见天花板上垂下的白绫还轻轻的摆动,地上燃着的蜡烛,突突地冒着蓝色的烟。这些都与张瑶的描述一样,但是,唯独缺少了一样,就是尸体。

室內压根没有尸体。

老爷子一下子就愣住了,没多一会儿警察赶到了,打开房门的场面和老爷子看到的场面一样。

尸体,哪去了?

这也是我的问题。

张山抬眼瞧了我一眼,说:“没人知道,看到尸体的只有张瑶一个人,但是她十分肯定的说,那绝对是田芳的尸体。”

“既然田芳就住在楼上,你们应该去楼上调查了吧?”我的眼睛看着资料问道。

张山有点不耐烦似地说:“当然了,警察们随后上楼调查了徐中树,徐中树出奇的平静,表示并不知道自己妻子上吊自杀的事情,只是说妻子去上夜班了。”

我喃喃地念叨着:“平静、平静……”

张山附和我说:“对,很平静,基本没有任何表情,语气也没什么变化。”

我皱起眉头,抬头看着天花板,说道:“怪啊,老婆死在楼下,自己却没有任何表示。那么,尸体呢?”

张山耸了一下肩膀,说:“这是更奇怪的事情,室内没有尸体”,他竟然有点儿难为情似地说:“还有,这个房间经过警方的勘察之后认定为密室。”

我“啊”了一声。随后开始嘲笑他:“密室?我靠,别弄出侦探小说的那一套行吗?漫画看多了吧?”

张山强挤出了一些笑容,说:“你以为我有心情跟你开玩笑吗?真的是密室,外面的防盗门被张瑶打开了,里面的木门没有人动过,而整个房间只有一面窗户,唯一能打开的一扇窗户是从里面关上的。”

我说:“那是什么样的窗户?是老式木头窗户?还是铁窗户?”

“不是,房东已经按照政府统一要求更换了塑钢窗。”

我们都没有再说话,张山似乎是在休息,我的脑子却在飞快的转动。这样两个离奇的案子,交织在一起,我嗅到了好新闻的味道。追求事件的真相,已经成为我的本能。我似乎恍惚看到了一张阴冷的脸,在黄色的烛光中冷冷地注视着我。

这个人是徐中树,尽管我还没有见到这对夫妻的照片,但我认定这个人就是徐中树,他阴冷的目光很不友善。这不禁激起了我的斗志,我不相信,真相会被永远的隐藏起来。

我不是侦探,但我有责任让人们知道事情的真相。重要的是,我有对于真相近乎偏执的追求。

(待续……)

【本文为本刊原创,禁止转载。】

猜你喜欢

家属区张山杀人
团圆驿站
绑架杀人潜逃24年终落网
可怕的杀人风
谁的眼泪在飞
谁的眼泪在飞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哈尔滨铁路局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 分离移交工作的指导意见 黑政办发[2016]139号
谁的眼泪在飞
浅析高校家属区的转型策略
可怕的杀人风
张山到某局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