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伏贸易争端将改变产业布局

2014-04-29徐晖

电器工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电站组件贸易

/本刊记者 徐晖/

光伏贸易争端将改变产业布局

/本刊记者 徐晖/

面对美国第二次“双反”,中国光伏行业一方面正做着积极应诉准备,另一方面,随着贸易保护的愈演愈烈,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结构正迅速发生着变化,产品出口市场正转向多元。

2014年1月23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同时对原产于中国台湾地区的光伏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这是美自2011年11月以来第二次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

对华晶体硅光伏产品的反补贴调查初裁结果已在6月2日公布,美国商务部发表声明说,初步认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获得超额政府补贴,补贴幅度为18.56%~35.21%。基于补贴幅度的初裁结果,美国商务部将通知美国海关对中国出口的上述产品征收相应的保证金。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光伏企业刚刚走出低谷,还处在乍暖还寒的状态,中国光伏行业将如何应对这场危机?第二轮“双反”调查将会对中国光伏产业造成怎样的影响?美国光伏产业会因此有何变动?业内人士众说纷纭。

损人不利已 美国损失或更大

过去的十年,由于产业的技术开发,光伏产品价格明显下降,同时光伏电池转换率不断提高,光伏发电正在走进千家万户,而这一切离不开光伏产业在全球分工下的高效合作。

2013年美国光伏应用市场刚刚迎来复苏发展的机遇,市场供应趋于稳定,需求稳步增长。2014年美国预计全年光伏安装量约在5G~6GW,其中,中国组件产品超过50%。由此可推断,第二轮“双反”影响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在20亿~30亿美金,而一旦贸易双反,带来对就业和产业的影响则会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金额虽然不大,但行业人士担忧的是,美国第二轮“双反”调查,易引发欧洲甚至是新兴市场的效仿,其影响不容小觑。事实上,5月13日,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发布涉华太阳能电池板反倾销调查事实披露,裁定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倾销幅度分别为100%~110%、70%~80%,损害幅度分别为90%~100%、65%~75%。5月14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和面板发起反倾销调查。

事实上,中国光伏产业与各国光伏产业是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中国光伏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光伏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生机。中国光伏企业与来自美国的设备、原材料供应商以及下游分销商、安装商、技术服务商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缓解美国就业压力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美国的“双反”措施不仅不会对本国产业有太多益处,还会对美国消费者造成伤害。被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后,中国光伏产品的价格会超过欧洲同类产品。这种贸易争端造成的成本上升会对市场造成影响,同样也会对下游行业和消费者造成影响,减少他们对产品的选择。太阳能板的制造商是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在其中占有主导地位。对中国产品价格的影响自然会对美国和其他市场的消费造成影响。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孙广彬表示,光伏产业是世界的产业,人为设置任何障碍,将导致中美两国遭受重大损失。若第二次“双反”美国仍裁定中国出口光伏产品高关税,表面上损害了中国光伏企业利益,长期来看将损害美国光伏行业自身。“设置贸易壁垒没有赢家,长远来看,美国损失可能比中国还要大。”

光伏业联合反对 中欧经验可借鉴

2011年,美国发起第一次“双反”调查时,中国光伏产业提供大量事实证据,证明中国光伏企业并不存在任何所谓的非法补贴和倾销。然而调查机关与起诉方无视中国光伏企业的合理抗辩,不顾贸易保护对中美光伏产业合作造成的极大负面影响和对美下游企业造成的巨大损害,执意征收高额反倾销、反补贴税。2014年进行的第二次 “双反”调查更是无视美国现行有效的原产地规则,破坏国际贸易规则,带来了极坏的影响。

为反对美国第二次对华光伏“双反”,阐明中国光伏行业的立场,5月21日,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亚洲光伏产业协会主办,英利、天合、阿特斯、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承办的中国光伏行业反对美国第二次“双反”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这是我国主要光伏行业协会首次联合光伏行业共同发声,一致反对美国“双反”。

中国光伏行业联合声明强调,销往美国的光伏产品没有倾销、也不存在非法补贴的情况,其得到世界各国市场认同,主要得益于更高的性价比、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更为全面的售后服务。中国光伏行业坚决反对美国“双反”调查,呼吁中美双方通过磋商谈判化解贸易争端。而去年中欧之间的光伏贸易摩擦就是通过价格承诺协议的形式得以最终解决的。

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板、光伏电池以及其他光伏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随后的11月8日,欧委会又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这起案值高达200多亿美元的案件,不仅是中欧双方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纠纷,也是全球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自指挥和参与之下,历经数月艰苦卓绝的磋商谈判,2013年7月29日,中欧之间最大的贸易争端案件最终达成价格承诺和解。中国政府和光伏业界经过努力奋争最终逃过全军覆没的灾难,保留了部分欧盟市场。因此,中国光伏行业呼吁美国政府,从中美贸易合作和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角度出发,妥善解决两国贸易纠纷,为光伏产业创造公平、自由的发展环境。

在发布会上孙广彬介绍说,本次美国发起第二次“双反”调查,主要针对的是采购台湾和其他市场经济第三国电池在中国大陆组装的组件。根据美国商务部在上一轮“双反”调查中的认定结论,“电池片的原产地决定了组件的原产地。”按照相同逻辑,此次被调查的大陆组件并不属于中国大陆原产国,美国商务部压根就不应该对中国大陆产品进行调查。针对美国此轮“双反”调查,国内光伏行业和协会已经聘请最优秀的律师及公关公司,将中国光伏企业产品不存在补贴的真实情况反映给美国商务部等政府机构,并在法庭上提出本国产品公平竞争的抗辩。

来自英利、天合及阿特斯的高管等国内光伏行业代表,手握“锤子”携手砸倒了现场一堵标有“贸易壁垒”字样的塑料矮墙。

寻找新大陆 开发新市场

中国光伏行业一方面正做着积极应诉准备,另一方面,随着贸易保护的愈演愈烈,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结构正迅速发生着变化,产品出口市场正转向多元。孙广彬表示,过去欧美市场出口份额占总量70%~80%,现在亚洲市场占40%,欧洲占20%,美国占15%~18%。现在大多数光伏企业已经不再把过多精力放在应付反倾销上了,都已经踏上了寻找新大陆的征途,在他们眼中,国内市场以及日本、印度、南非等新的市场正是“黄金之地”。而且与以往“卖组件”为主的模式不同,这轮的开发重心已经转移到了下游电站。

“美国对我们的上游组件封锁,但它无法阻挡我们下游电站项目的开发,同时还可通过海外设厂等合理措施来争取市场。”英利绿色能源首席战略官王亦逾表示,在下一步开拓新兴市场的过程中,将会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下游电站开发上。

光伏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最终将走向分布式和地面电站。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将目光瞄准电站,以英利为例,2013年英利将未来的发展重点将向发电领域拓展,市场重心向国内转移,2013年 10月对内部架构进行了26年来最大的一次调整,新组建五大子集团,其中就包括新成立的电力开发集团,同时设立了17家省级公司,提前圈地大力发展下游电站业务。

无独有偶,2006年开始进军光伏市场的正泰集团,也在行业出现普损和巨亏的逆境中启动了自己的战略布局大调整。将最初的薄膜电池制造转成研发为主,把主要精力放在电站建设、运营和晶硅电池组件的生产上。借助集团品牌、资金等资源和产业链系统集成优势,探索出一条电站投资、EPC工程总包引领组件生产、销售的盈利模式,在海内外投资建设光伏发电站及建筑一体化应用项目。目前正泰已在美国、保加利亚、韩国、泰国、意大利以及国内宁夏石嘴山、青海格尔木、甘肃敦煌等地开发建设光伏电站,在浙江、上海等地建设20余个国家金太阳工程和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

光伏贸易战已是全球战局,中美“双反”自2011年启动以来一直是瞩目焦点。无论第二次“双反”结果如何,中国光伏产业后续都可能有新的布局,包括:到第三地成立组件厂,降低出口美国的比重,调整产业结构等。中国近年来一直积极开发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未来的光伏产业全球布局,仍会与光伏贸易战的变化息息相关。

猜你喜欢

电站组件贸易
无人机智能巡检在光伏电站组件诊断中的应用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新型碎边剪刀盘组件
U盾外壳组件注塑模具设计
低影响开发(LID)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
风起新一代光伏组件膜层:SSG纳米自清洁膜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