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型临床分析

2014-04-27殷慧芳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21期
关键词:阻型参苓白术散

殷慧芳

(湖口县文桥中心卫生院,江西 湖口 332000)



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型临床分析

殷慧芳

(湖口县文桥中心卫生院,江西 湖口 332000)

目的:探究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脾虚湿阻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IBS脾虚湿阻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小檗碱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BS脾虚湿阻型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汤;IBS脾虚湿阻型;盐酸小檗碱片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一种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病情发作具有间歇性、持续性的特点,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等。笔者对我院收治的47例IBS脾虚湿阻型患者采取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94例IBS脾虚湿阻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男29例,女18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38.7±10.9)岁;病程2~6.7年,平均病程(4.3±1.5)年;23例腹泻,35例腹胀,21例腹痛;对照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39.1±11.2)岁;病程3~6.8年,平均病程(4.5±1.8)年;25例腹泻,31例腹胀,22例腹痛。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临床症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

将罗马Ⅲ标准作为IBS的西医诊断与分型标准,根据患者的大便形状、次数将其划分为便秘型、腹泻型以及腹泻便秘交替型。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泄泻的诊断作为中医诊断标准,脾虚湿阻型为西医和中医中的腹泻型。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小檗碱片(广东元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561;0.1g)进行治疗,口服,0.2g/次,3次/天,连续服用3周后停药5天,之后继续服用。观察组患者给予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其配方主要包括:12g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2g山药、15g苍术、12g防风、12g陈皮、15g炒扁豆、12g制半夏、8g干姜、10h河子、12g芡实、3g黄连、10g乌梅、12g石榴皮、12g延胡索、8g柴胡、10g槟榔、12g白芍药、8g乌药、12g泽泻以及12g枳壳等。水煎服后取汁200~250mL后使用,1剂/天,2次/d,早、晚各1次。依据患者自身情况,以健脾治疗为主,以祛湿为辅,或者以祛湿为主,以健脾为辅。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2]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大便量、次数以及性状等恢复正常,随访后未出现复发现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消失,大便基本成形,次数固定,黏液减少或者无黏液;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好转,偶尔出现腹泻情况,黏液较少;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2 结果

经过2个疗程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IBS属中医“腹痛”“泄泻”等范畴,主要发病机制:①受到湿热之邪或者外感寒湿导致;②饮食不洁或者饮食失常因素导致;③肝郁成脾或者忧思导致。脾肾阳虚和脾虚湿阻是一种常见性、多发性的泄泻证型。本组研究中,采用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IBS脾虚湿阻型患者,其中的党参、茯苓、白术、山药、扁豆以及薏苡仁等具有助运、除湿、补脾、益气的作用;半夏、黄连、陈皮以及苍术能够起到燥湿化浊、清热解毒的作用;干姜、乌药、附子以及肉桂等能够起到温化湿浊、补肾助阳的作用;产胡、防风以及白芍药等能够起到醒肝健脾、疏肝解郁的作用;薏苡仁能够起到分清泌浊、淡肾利湿的作用[3]。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小檗碱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采用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IBS脾虚湿阻型患者,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正文.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10):1496-1497.

[2] 姚玉庆.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8):104-105.

[3] 郭耀晨,董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概况[J].四川中医,2013,13(12):57-59.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4-06-02

殷慧芳(1966-),男,江西省湖口县文桥中心卫生院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

R256.33

A

1673-2197(2014)21-0123-01

猜你喜欢

阻型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碳源”研究参苓白术散中药多糖对二株肠道拟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
参苓白术散治疗泄泻40例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脂肪肝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