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抛砖引玉促发展

2014-04-26李亚玉

校园英语·中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错误教材思维

李亚玉

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有效的提问能够发挥“搭桥引路”“抛砖引玉”“穿针引线”“投石激浪”等作用,可以使课堂交流更有广度、宽度,使学生的思考更有深度、效度,从而搭建充满智慧、激励的有效数学课堂。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把握好提问的“火候”,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的好奇欲望、探索欲望、创造欲望和竟争欲望,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那么如何巧妙提问,做到抛砖引玉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例,浅谈几点思考:

一、 精心设计———关注学生,钻研教材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是数学课堂的灵魂。数学课堂中问题设置的恰当与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要想抛砖引玉,认真的钻研和精心的设计是前提。因此,在数学课堂提问设计中,特别要熟练掌握课程结构和特点,理解其深刻内涵,要重视挖掘教材,问题的提出要紧扣教材,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同时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其认知水平,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突出重难点。这样,既要做到胸中有教材,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既要考虑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又要考虑学生活动的趣味性;既要注意优等生的能力发展,又要照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在全局观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往往才是有效的,能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全面落实三维目标,能让学生在兴趣上得到发展,思想上受到教育,情感上得到熏陶,思维上受到启迪,能力上得到提高。

二、 多种策略———有效提问,体现价值

1.适当铺垫———搭桥引路,问有坡度。在教学中,难免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由于知识欠缺、思路模糊或理解困难等原因,而处于“卡壳”状态;或学生在活动中,暴露出其思维肤浅、粗糙、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这时,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是采取简单否定、批评或视而不见等消极行为,而应在学生认知起点上巧妙点拨,在“此点”和“彼点”间搭桥引路,适当铺垫。或化大为小,或化难为易,或化虚为实,或由此及彼,引导学生就原来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周密的思考,直到学生对新知的认识更准确、全面为止。

2.适度追问———抛砖引玉,问有深度。“追问”在《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中是这样解释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追问,作为一种提问技巧,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为教师所运用。它是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沟通联系。它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巧妙转问———穿针引线,问有广度。“转问”是指学生回答“卡壳”或回答不正确时,教师不代替学生回答,而用“谁还有补充”“谁对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谁有不同的想法”等将问题转向另一个学生,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为了使问题吸引更多学生的讨论,使某种情感引发大家的共鸣,教师也常常采取“转问”的策略。“转问”犹如在“山穷水复疑无路”时另辟蹊径,常常会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4.适时反问———投石激浪,问有效度。所谓“反问”,是指当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时,教师针对错误原因发问,促使学生自我反省,及时发现错误,找出错因,进而自我纠正。有时学生回答正确,但教师不满足于学生根据初步印象得出的判断,或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或为加强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使知识得以延伸,也可进行反问。

学生要解决某一提出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反问引导学生先解决这一问题中的问题,再来解决提出的问题;或应用反问的连续性,通过二次反问,使问题变得越来越小,从而达到解决大问题的目的。

三、 提问要点———适宜的候答时间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只停留1、2秒就开始点名。从实际效果看,学生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精神紧张、准备不足等原因,通常无法回答或者仓促回答导致错误,进而,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提示或者纠正学生的错误,既不经济又容易招致学生的反感。这样的课堂提问往往是无效的或者是低效的。因而,有效的课堂提问,自提出问题到指定学生回答,至少应该等待3~5秒钟为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以10秒左右为宜。适当延长候答时间,有利于学生思考和组织回答内容,增强提问效果,发展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课堂提问贯穿课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教学时机投以一石,“问”活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讲究提问策略,问得适时,问得有价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让我们挥动“有效提问”这一引领有效课堂的翅膀,在数学教学的时空里,与学生一起振翅翱翔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错误教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