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2014-04-26陈彦凤

校园英语·中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新课改创新音乐

陈彦凤

【摘要】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发展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发挥的平台,音乐课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想像、表现自我的空间,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音乐教师要进一步摸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使音乐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使我们的音乐教学永远充满活力。

【关键词】新课改 音乐 课堂教学 创新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音乐课堂在视觉、听觉上的教学都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因此要努力把新课标的要求与日常的音乐教学实践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对音乐教学不断创新。当前农村学校的音乐课,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还经常是老师教,学生跟着唱,往往把音乐课上成“唱歌课”,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在枯燥的教学中逐渐“沉睡”。如何在现有教学条件下上好农村音乐课呢? 笔者根据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新音乐课教学。

一、从兴趣入手转变原来的唱歌课形式

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几乎就是“唱歌课”,也就是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达到教学目的。这种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代学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真正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学目的。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教师不可以高高在上,身上罩着光环,应该蹲下身来和学生对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对音乐课有兴趣。那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那就是让他在音乐课中感受到快乐。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愉快教学”模式。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让学生在教师的挚爱中,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因势利导地发挥音乐课本身就有的“愉悦”特性,课堂上出其不意地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创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二、更新教学方法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一切音乐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必须依赖儿童的听觉能力。因此听觉训练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不论是唱歌、欣赏、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都应在培养学生听觉感受性的基础上进行还可以利用动作游戏来巩固学生的听辨能力。例如我在高音区演奏时,要求学生做双手向上举的动作;在中音区演奏时,学生则双手放在腰上;在低音区演奏时,学生双手做下垂动作。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与教学交叉进行即巩固又发展了对学生听觉的训练。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每一个音符、节奏型、乐句、乐段都能反映音乐的时间性。学生在学习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面对的就是节奏,因此,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而单调、乏味的节奏训练抑制了学生的兴趣。首先开展各种听觉训练,让学生用耳朵听、去感知。孩子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节奏无处不有,让学生通过听音乐亲自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如火车声:轰隆轰隆;钟表:嘀嗒嘀嗒;小鸡叫:叽叽叽叽;青蛙叫:呱呱呱呱;把生活中形象鲜明的声音,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让善于模仿的孩子们在愉快中学习。

三、以音乐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方面,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康的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众多的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形成健康的人格,努力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中学音乐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注重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走进音乐,在音乐中寻找、探索、创新,从而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奠定一定音乐基础。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消除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恐惧心理,教师应让学生在自由的气氛中大胆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现。要大力创新开展学生喜欢的音乐活动。音乐教师要善于鼓励和示范,引导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参与,一展各自在音乐方面的风采。尽管展示作品的同学不专业,对所选的作品理解不够;但活动结束以后,学生们都会充满成就感,增强了对音乐探求欲望。学生在评价音乐作品时,是对自己的喜好和情感有充分的表达,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增强了学习音乐、把握音乐的自信心

在学生自行组织的各种音乐活动中,用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能力的提高。开展这项活动,培养的是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促进的是学生健康向上品格的形成,而这一切,都是通过音乐教学所实现,其意义却超过了音乐教学的本身。

音乐欣赏是通过音乐认识世界最有力的手段之一。音乐是作为一种非语言性的艺术, 是以音响形式, 来引起人的情感共鸣。欣赏课之所以与德育课有区别, 在于它的主要任务不是对学生“晓之以理”, 而是“动之以情”, 不是直接说教, 而是潜移默化, 更重要的是,它应该让学生掌握一种在其它课程中所学不到的感受事物的方式, 同时也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在教学方法上, 应该围绕着聆听音乐与进入音乐这一根本宗旨, 使学生倾听, 倾听, 再倾听。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有创造性的挖掘新意,创新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变 “要我学”为“我要学”。把趣味性贯穿音乐课堂教学始终,使音乐课教学始终富有生机,使音乐教学更有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使我们的音乐教学永远充满着动力与活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改创新音乐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