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SP资料在杜229块43-55井区构造落实中的应用

2014-04-25曹金玉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5期
关键词:断距断点稠油

曹金玉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特种油开发公司,辽宁盘锦 124010)

VSP资料在杜229块43-55井区构造落实中的应用

曹金玉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特种油开发公司,辽宁盘锦 124010)

杜229块内断裂系统复杂,断距小,并且随着油藏注蒸汽开发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地层中蒸汽的存留,导致常规地震反射波相受到较大影响,在常规地震资料中,无法进行更细致划分。通过对比新井VSP资料与人工合成记录资料,利用构造成因力学机制与钻井资料、生产动态资料相结合,可以对油藏构造进行再落实,勾划出断距小于15米的小断层。目前辽河油田杜229块43-55井区(蒸汽驱开采) 利用VSP资料[1][2],seisware软件,进行构造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杜229块 VSP 蒸汽驱 井网调整 超稠油

1 油藏概况

1.1 构造位置

杜229块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曙光油田一区,是一个周边被断层所限的地质单元(图1)。总体上表现为一轴向近东西,向东倾没的断鼻构造,周围有欢喜岭油田、锦州油田、兴隆台油田、冷家油田以及高升油田等。

1.2 地层层序

根据古生物化石组合、测井等资料及区域地层统层结果分析,曙一区地层[5]自下而上为:中上元古界(Pt)、中生界(Mz)和新生界(Es)。其中,新生界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上(S3上)、沙一、二段(S1+2),以及新近系馆陶组(Ng)为曙一区超稠油含油层段,其中沙三上(S3上)与沙一、二段(S1+2)为本研究区的含油目的层段。

1.3 油藏特征及储层性质

图1 vsp与人工合成记录对比图

图2 地震剖面中特征曲线图

图3 区块各层组顶反射特征

杜229块含油面积2.0km2,地质储量2452.12×104t,储层平均孔隙度31.5%,平均渗透率1248.6×10-3μm2,为高孔、高渗稠油油藏;油藏类型为底水油藏;油层中间较厚,两翼薄。

该区主力油层-兴隆台油层原油在地层温度(48.2℃)下,原油粘度为54770mPa·s,属超稠油;地层水性属为NaHCO3型,总矿化度平均为2142.5mg/L,总硬度49.5mg/L,CL-含量为177.3mg/L,Na++K+含量为587.6mg/L。

图4 区块三维地震解释图

图5 S7-004断层示意图

图6 杜229块新旧构造对比以及新井部署示意图

表1 杜32-49-59断层周边井生产动态资料

2 区块现状及技术思路

杜229块区域断裂系统复杂,断距小,在常规地震资料中,无法细致划分多级断层,且区块在投产开发时,由于原油粘度高,采用的是蒸汽吞吐开采方式,地下流体的变化,对地震相的波阻抗(ρν)值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更进一步加大了划分难度。

因此转变思路利用新井VSP资料,原始地层岩心,钻井测井资料,开展三维可视化手段,结合生产动态落实该区域断裂系统,对地震资料难以识别的多级断层进行勾划。

3 VSP资料在杜229块构造落实中的应用

3.1 VSP资料在蒸汽吞吐油藏适用性研究

通过VSP资料与人工合成记录对比(图1)可知,尽管本区进行注蒸汽开采破坏了声波传播介质的性质(主要是ρv),但VSP资料分辫率仍要高于常规的人工合成记录,因此VSP资料仍适用于处于蒸汽吞吐中的油藏。

3.2 VSP[3]资料在构造解释中的应用

3.2.1 确立各层特征声波

利用43-55的vsp资料,对油井的时深进行转换,结合该井的地质分层,确立出各层的特征声波。

从两条地震剖面(图2)的联井地震资料结合地质分层可知,本区Ⅱ组、Ⅳ组、Ⅴ组顶、Ⅵ组顶反射明显,为可识别层。

3.2.2 地震资料约束下的地层对比

充分利用地震资料在平面上分辨率高的特点,利用地震资料中分识别层(标志层)为约束,对各井地质细分层进行约束,能够有效的防止穿层现象(图3)。

3.3 三维可视化[4]下断点组合

利用seisware软件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图4),观察同一断层,在不同井上解释的断点是否在同一断面上,从而确定该井断点的合理性。

3.4 利用钻井及生产动态资料对断层的验证

对于断距过小,在地震资料上显示不明显的断层,主要通过钻井资料以及生产动态资料对疑似断层进行验证,通过同层之间不同生产特征进行分析,以判断小断层的走向以及断距。

为了落实S7-004断层,在地震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区的4口生产井的生产层位、生产动态进行分析(表1),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断层以北杜32-49-59井的生产特征与断层以南3口井有明显差异,从而最终确定了S7-004断层的走向以及断距等参数,重新勾划S7-004断层,合理的解释了该区各井生产动态,同时为该区的井网调整指明了方向(图5)。

3.5 构造落实结果及应用

根据上述方法,利用VSP资料重点对杜229块43-55井区域构造进行了重新落实,对断层走向、位置以及断距等参数进行更正的共4条,根据落实后的构造,在该区域部署了5口加密调整井,并全部通过上级部门的批准,2014年进入实施(图6)。

4 结语

(1)利用vsp资料,可以提高地震解释的精度和可信度。(2)利用地震资料约束进行地质分层,可以有效的防止穿层现象。(3)三维化可视技术,可以更加直观的对断点进行分析和组合。(4)对于小断距断层的组合,在井筒资料的基础上,给合生产动态资料,可信度更高。

[1]王健.VSP测井技术在锦州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地质工程,2010,24(2):47-48.

[2]张振国,等.非零偏VSP技术在油田复杂断块开发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25(1):42-47.

[3]陈沅忠,李彦鹏,金其虎,等.Walkaway-VsP技术及其实际应用[J].中外能源,2012,02:16-20.

[4]佟洪海.基于三维可视化的断层解释技术[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21:117-119.

[5]于景锋,陶武龙,梁向进.杜229块兴隆台油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J].内江科技,2012,2:128-129.

曹金玉(1979.11),女,工程师,2004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信息与计算专业,现于特种油开发公司从事超稠油开发工作。

猜你喜欢

断距断点稠油
相变换热技术在油田稠油开采中应用
煤层中断层的透射槽波定量响应特征
稠油不愁
松辽盆地南部梨树断陷正断层演化特征
一类无限可能问题的解法
断距系数在南阳凹陷张店油田的应用
主导电回路发生断点故障判断方法探讨
生化微生物技术在稠油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
泥砂速度比对小断层分辨率影响特征分析
辽河油田破解稠油高温调剖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