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歌唱 美妙声音
——美声唱法六要素之我见

2014-04-24徐力克

音乐生活 2014年4期
关键词:声区音区嗓音

★文/徐力克

自然歌唱 美妙声音
——美声唱法六要素之我见

★文/徐力克

美声唱法产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这是一种又被称之为“柔声唱法”的专业学派。它讲究演唱时只尽到半分力,音色油润明亮,层次丰富富于变化,声部之间虽然有着严格的区分相互间衔接和谐统一,在唱高声区时候,往往不用强力发声,反而要用自然的气息发声,反之低音区时,往往由下腹部发出气息,经由胸腔使声音成为一条笔直的线条,从脑顶上面发出来。(又叫头声)如果在亢奋的精神状态下,做到得心应手地运用嗓音来表现音乐,就需要对发声器官进行系统的、专业的、长期的训练和锻炼。此文便是将我们平时练习的注意事项及练习重点“呼吸”、“音量”、“声区统一”、“连贯性声音”、“灵活性声音”以及“微颤法”共六个部分进行罗列讲述。

美声 方法 发声法 演唱法

音乐表演的艺术可以总体分为两大类:一为声乐,一为器乐。

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美声歌唱(bel canto)从字义上理解为“优美的歌唱”。这是一种以自身的身体器官为音乐表现手段和表现工具的艺术形式。美声的发展史可谓源远流长,从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萌芽,到佩里的第一部歌剧《达芙妮》,再发展到法国大歌剧,20世纪的实验歌剧等等,都会运用到美声唱法。在不断的学习中,在美声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如下几类练习重点,对其作一一综述。

1 呼吸

“呼吸”,顾名思义所指的是肺部吸入和呼出空气时胸肌的双重运动。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无论是多么高深的表演技巧都需要有夯实专业的呼吸功底作为奠基石。这就要求演唱者要有控制气息的能力,才能演唱出明亮、松弛而又具有共鸣的音质。因此,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们不主张用胸式呼吸法和女性演唱者常使用的锁骨呼吸法,我们主张胸腹式联合的呼吸法。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曾在一次演出前夕非常紧张,演出前夜,在酒店中久久不能入眠的他偶尔听到隔壁婴儿的啼哭。这使他灵光一闪。婴儿如此柔弱为何声音却如此嘹亮?正是这样他找到了腹式呼吸的真谛。这种通过站立的姿态,和通过吸气,先通过鼻腔,使肺部逐渐膨胀而又不感到紧张的全呼吸法,可以保持相当时间且无疲惫感。在有节奏的歌唱旋律或者练习中,不要把气吸得满满的,而是只有当中间有长休止音符的间隔时,再换气。如果是快板乐章,歌者需要快速呼吸,就进行小量呼吸。我们通常把这种呼吸称之为半呼吸。

美声学派的格言是“懂得吐字和呼吸,就懂得了如何歌唱”。因此正确的呼吸方法是良好发声的基础。

图1:发声构造

2 音量

在追求如上所述的曼妙声音的过程里,美声学派还有一句紧随其后的至理名言:“当你沉迷于音质时候,音量就会自然而然到来。”这种在单个母音节控制音量的能力不仅是在训练音量和呼吸,还可以让声音更加多样化,富有弹性,声音松弛自然,有丰富的表现力和丰满的呼吸,从而促进声区的统一化。优秀的演唱家可以做到增强声音的强度却不增加声音的音量,从而即使在最大的剧场里唱出最轻的效果,也会让全场观众清晰听见。这种轻声产生一种遥远的感觉,可以带来怀旧感。但如果是平凡的演唱者如此尝试,由于气息的缺乏,观众会听不到他。如果想做到渐强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唱成了喉音效果便弄巧成拙了。

3 声区统一

如何让声区统一是美声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也是重点。众所周知,每个音区和音区的衔接中都有“中间地带”,在绘画技术中这种光与阴影的交界处称为“明暗交界线”。而在音区与音区之间,也有几个音是“明暗交界音”。我们只要在唱上行琶音时候把高音区的末尾几个半音唱得带有下一音区的特点(比如更加晦涩,暗淡无光),反之亦然(如明亮些、饱满真实些),就可以轻松处理好声区的统一。在如此逐渐由浓转淡或由淡转浓的过程里,也可以避免因为声区的突变而产生“破音”现象。

4 连贯性声音

持续演唱一个音符的能力是嗓音训练的一种独特特质,应该特别学习把嗓音从一个音符滑到另一个音符,但在这种手法当中,两端的音符声音要尽可能地放轻。声音的连贯是气息的流动,共鸣的良好,喉头的稳定等多种状态平衡下的反映,使二次创作出的旋律悠扬,更加富有生命力。声音不够连贯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 在过渡声区时候过于仓促,声区的明暗交界线过于明显,使音色时大时小不够稳定,甚至会出现破音的情况。

(2) 起音不精准。

(3)呼吸不得当,气息紧张。

(4)母音的共鸣处没有很好地完全统一在一起。

图2:头腔构造

5 灵活性声音

灵活性是美声学派一种通过专业训练手段使演唱者声音充满灵活性和弹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主要分为表情滑音(partamento),连音(legato),音(picchettato)和顿音(marlellato)这四大类。在它们中间最常用、有效果的是连音。练习时可以借用孔空的练习曲进行练习,其中有大量的音阶练习、琶音练习、装饰音练习,或者是华彩乐段的花腔练习,都可以有效地提高歌唱者的灵活性。

建议学生们应以慢速来学习灵活性。应该在练习中把音程唱得清晰。在练习从一个音符过渡到另一个音符的死后气息要保持稳定。声门击振要使声音清楚。但有必要说明,在练习的时候要注意节制。因为太快的练习会引起嗓音的虚弱,让嗓音变得颤抖。因此在练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保护嗓音,培养优美的灵活性要在练习中更看重质量而非数量。当这种方式被学生完全吸收后,既可以让声音富有生命力,又可以延长演唱时间,还能让声音松弛自然,可谓一举三得。

6 微颤法

在美声演唱中,(vibrato)应该是每秒钟5~7次为正常。慢于正常指标或快于正常指标都会破坏声音的连贯性,从而产生令人不舒服的音质。可是为何这种“颤动的音符”可以表达出美感呢?也许是因为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讲话时常会发抖。颤动是情绪激动的结果,如果可以将激烈的情绪通过颤音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使听众感受到强烈的情绪起伏,无疑会大大增加音乐的表现力。但是很多人不明白这样的道理,而只是人为地摆动舌部或者抖动咽肌来造成颤声的效果。这种声音不仅对自身嗓音有一定程度的磨损,又因为喉头压得过低,过慢的颤抖还会让声音出现“摇晃”的感觉。而下颌肌肉紧张和呼吸过浅所发出的“颤音”则会让人有“羊咩声”,也有人把这种过快的颤音叫做“碎抖”。

歌唱中的微颤音的快与慢和歌唱者演唱的歌曲情绪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情绪平稳时候会安宁平静,激动的时候会快些。微颤是美声歌唱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一种有极强艺术表现力的手段。如果想要使歌唱中的颤动做到快慢合适,收放自如,表现力丰满,必须在呼吸的控制上下功夫。

世界上有三样东西可以不受语言的影响,突破政治的牢笼,丝毫不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削弱本身的美感,分别是建筑、美食和音乐。音乐,作为记录人类精神文明的历史符号,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史,它不仅仅是一种创造,更是一种传承。人类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变化和进步都通过这种媒介得以代代相传。而在众多的音乐门类中,声乐艺术的发展,更是一条绵延不绝的长河,在悠悠的历史岁月中,经久不息。当一位作曲家被问到一个优秀歌手必须具备的天然本质是什么的时候,他说到,“嗓音,嗓音,还是嗓音”。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们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教给有声音天赋的学生们如何有效的,更好的,去利用他们的嗓音,找到属于他们嗓音的最佳位置。以及如何能最小程度减少不必要的耗损。本文篇幅有限,仅仅把本人在教学中所能想到的演唱要点进行归纳,不一而足。美声演唱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如果想有实际的进步,更多的要在专业辅导下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把良好的天然嗓音和其他的艺术品质相结合,把音乐的美感通过二次创作更好地传递给观众。

[1] 《嗓音遗训》兰皮尔蒂等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2005年四月第一版

[2] 《声乐教学泛论》 唐琳编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2004年8月第一版

[3] 《中外声乐发展史》 胡郁青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年8月第一版

徐力克(1962—)女,辽宁文化艺术职工大学、辽宁省艺术学校副教授。

猜你喜欢

声区音区嗓音
关于女生声种的鉴定
浅谈声乐演唱中换声区的训练方法
浅谈声乐的歌唱技巧
探究圆号各音区的练习方法
黄绮珊:我的嗓音为什么是这样?
“世界嗓音日”——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在行动
琴声无边,乐韵悠扬
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
搭建声音转换和统一的桥梁
2016年第七届友谊嗓音疾病诊治高级研讨班暨首期北京友谊医院嗓音检测和嗓音训练学习班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