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页平3井钻完井技术

2014-04-23马振锋于小龙闫志远李晓坤王红娟

石油钻采工艺 2014年3期
关键词:摩阻井眼钻头

马振锋 于小龙 闫志远 李晓坤 王红娟 武 骞

(1.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65;2.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 710065)

延页平3井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南部,该井设计目的层为延长组长7段页岩。该区邻井的钻探表明:钻探过程中,黄土层、洛河组及延长组长6层极易发生井漏。受地质环境的限制,延页平3井设计成大偏移距三维水平井,对井眼轨迹控制、钻柱及套管的减阻降摩具有较高要求[1]。通过优化井身结构、采用各种钻井技术,保证了钻井的顺利施工,也为同类型井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1 延页平3井概况

该井位于下寺湾镇柳洛峪地区,所钻遇地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第四系黄土层、洛河组、安定组、直罗组、延安组、富县组、延长组。目的层长7为深灰色、灰黑色泥页岩夹薄层粉、细砂岩。该井设计井身结构为:导管段,采用Ø660.4 mm钻头钻进,Ø508 mm导管下深60 m,防止表层黄土发生裂缝性井漏;一开采用Ø 444.5 mm钻头钻进,Ø339.7 mm表层套管下深430 m,封固洛河组以上易漏层;二开采用Ø311.1 mm钻头钻进,Ø244.5 mm技术套管下深1 835 m,封固长6易漏层,同时采用油基钻井液打开长7页岩层,能有效防止钻进中泥页岩的垮塌;三开采用Ø215.9 mm钻头钻进,Ø139.7 mm套管下至3 267 m完井。

2 施工技术难点

(1)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该井水平偏移距达600 m,是国内偏移距最大的水平井,斜井段钻进不仅要增加井斜,还要对方位进行同步调整。

(2)井眼稳定性差。所钻遇地层坍塌压力较低,需要维持较高的钻井液密度,容易引起井漏,严重影响钻井速度。

(3)偏移距大,扭方位大,而且水平段长达1 200 m,钻井过程中摩阻较大。

(4)摩阻较大,导致套管下入困难,难以保证套管一次下到底。

3 主要技术措施

3.1 钻具组合优选

针对延页平3井偏移距较大、水平段长、井眼轨迹控制难的特点,采用倒装钻具组合,并采用斜台阶加重钻杆,三开过程中使用钻杆防磨套,降低了钻井过程中的摩阻扭矩,保证井眼轨迹按照设计要求钻进。水平段具体钻具组合为Ø215.9 mm钻头×0.25 m+Ø172 mm 1°LZ×8.56 m+定向接头×0.64 m+Ø158 mm无磁钻铤×9.16 m+4A11×410×0.3+Ø127 mm钻杆×1 388.14 m +Ø127 mm无磁钻杆×408.29 m+Ø127 mm钻杆。

钻杆防磨套的加放方法为:直井段每200 m左右加一个,造斜点至技术套管管鞋处每100 m左右加1个。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钻井过程中的钻机载荷和扭矩[2],如图 1、2 所示。

图1 钻进过程中转盘扭矩曲线

图2 钻进过程中钻机载荷曲线

由图1、2可知:随着井深的增加,转盘扭矩不断增加,复合钻进至井底时,转盘扭矩最大,为25 287 N·m;钻进过程中的大钩载荷随着井深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这是由于后期大斜度井段及水平段钻进过程中,钻柱产生的轴向载荷主要为钻柱与井眼之间的摩擦力;钻至井底起钻时大钩载荷最大,为978.3 kN;下钻至井底时,大钩载荷为423.4 kN,而此时产生螺旋屈曲的最小钩载为293.2 kN,没有产生螺旋屈曲的风险。综上所述,所用钻具组合能够满足该井钻探过程的各个阶段,没有钻具超载和发生螺旋屈曲的风险。

3.2 钻头选型

为了高效开发延长页岩气,优选适合地层的钻头,通过对地层岩石硬度、抗压强度及可钻性的分析,结合不同钻头破岩机理的不同[3],试验了多种钻头,对每只钻头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见表1。

表1 延页平3井钻头使用数据

该井分别在斜井段和水平段尝试使用PDC钻头,斜井段机械钻速与延页平1井相比没有大的提高,而水平段采用PDC钻头则取得了较好效果,较延页平1井提高了209%(延页平1井水平段采用MD517X三牙轮钻头,平均机械钻速为4.26 m/h),由此可见,对于延长组页岩气水平井,使用PDC钻头较三牙轮钻头能起到更好的提速效果。

3.3 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针对该井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和摩阻较大的问题,采用国内成熟的“螺杆+MWD”定向控制技术,通过精确测量井斜方位,提高井眼轨迹控制精度。进入大斜度井段后,采用“螺杆+MWD+伽马”的导向技术,能够对实钻地层信息进行精确描述,保证水平井准确入靶,实现页岩穿透率100%。

3.4 油基钻井液技术

延页平3井三开采用高性能的油基钻井液体系。具体配方为:柴油+4.5%有机土+6%氧化钙+8%降滤失剂+7%主乳化剂+4%辅乳化剂+3%润湿剂+7%活性调节剂+3%石灰石,其中石灰石的加量可根据现场实钻情况进行调节[4-5]。

3.4.1 强抑制性

(1)滚动回收率实验。为了考察油基钻井液体系的防塌能力,进行了页岩滚动回收率实验(100 ℃),将15 g页岩放入油基钻井液中进行滚动回收,结果见表2。

表2 页岩滚动回收率实验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油基钻井液页岩滚动回收率高于清水,热滚后回收的泥页岩棱角较为分明,该油基钻井液具有较好的抑制页岩分散的作用。

(2)页岩膨胀性实验。采用双通道泥页岩膨胀仪测定清水和油基钻井液中的泥页岩膨胀率。将水化能力较强的泥岩样品粉碎成粉末,过200目筛子,每次取5 g泥岩粉末装入实验筒,烘干并在10 MPa的压力下压5 m in,分别测定其在现场用油基钻井液和清水中的膨胀性,实验结果见图3。

图3 泥页岩在清水与油基钻井液中的膨胀量对比

从图3可以看出,泥页岩在清水中2 h之内迅速膨胀,而在油基钻井液则时5 h之内缓慢膨胀,无论是从最大膨胀量还是从膨胀速率来看,同一种泥岩在油基钻井液中均远远小于在清水中,可见该油基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抑制膨胀的能力。

3.4.2 润滑性能 以柴油作为连续相基油,能保持较高的黏度和静切力,提高了钻井液的悬浮性能,使用有机土、增黏剂、润湿剂和乳化剂调节钻井液性能,极大地改善了滤饼质量,降低了钻柱与裸眼之间的摩阻因数(经测试,摩阻因数在0.1以下),从而降低了钻进过程中钻柱的摩阻扭矩。

3.4.3 抗污染性能 分别向油基钻井液中加入不同百分比的水、CaSO4和20%NaCl溶液,并在100 ℃下滚动16 h,测试钻井液的性能变化,实验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该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其中,抗水侵能力达15%,抗CaSO4达10%,抗盐水侵达15%。

表3 油基钻井液抗污染性能数据

3.5 漂浮下套管固井技术

(1)下套管过程中存在水平段长、偏移距大的问题,造成井筒摩阻因数较大,导致套管下入困难。通过优化模拟不同长度的漂浮下套管技术,优选出最佳漂浮长度为1 500 m[6-7],计算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下套管过程中不同状态的大钩载荷

由图4可知,在非漂浮情况下,若套管下至井底,大钩载荷为149.6 kN,而产生螺旋屈曲的最小钩载为239.1 kN,有产生螺旋屈曲的风险,不能保证套管一次性下放到位;若漂浮1 500 m,则下至井底时,大钩载荷为281.1 kN,此时产生螺旋屈曲的最小钩载为174.0 kN,说明下套管过程中不会产生螺旋屈曲,能保证套管一次性下放至井底。

(2)注水泥过程中存在井壁界面油润湿性,普通前置液及水泥浆难以彻底清洗井壁,导致顶替效率和界面胶结强度较差,难以满足后期分段压裂的要求。通过选用优质的清洗液,增加水泥浆接触时间;选取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使井壁由亲油变为亲水,提高界面水泥胶结强度;同时采用清水顶替,憋压候凝,增大套管内外压差,提高胶结强度。低密度固井水泥浆配方为嘉华G级+100%粉煤灰+5%早强剂+6%微硅+2.5%降失水剂;高密度水泥配方为嘉华G级+0.4%膨胀剂+0.4%分散剂+1.6%降失水剂+1.0%早强剂+1.0% QJ625+0.6%微硅。固井水泥浆性能数据见表4。

表4 固井水泥浆性能

4 结论与建议

(1)延页平3井通过应用“MWD+伽马”的无线随钻测量技术,成功穿透1 200 m的储层,页岩穿透率达100%。

(2)通过优选钻头、钻具组合及钻井参数,特别是水平段成功使用PDC钻头,极大地提高了机械钻速,降低了扭矩和摩阻,找到了一套适合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开发的钻井技术。

(3)优选了适合延长组页岩气水平井钻井的油基钻井液体系,提高了钻井液的抑制性和润滑性,防止钻井过程中的井壁垮塌,有效地保护了泥页岩储层。为了降低成本,建议可在以后的钻井中试验采用强抑制性的水基钻井液。

(4)采用漂浮下套管的技术,选取合理的漂浮长度,有效减小了下套管过程中的摩阻,保证套管一次顺利下入,对国内大偏移距水平井的下套管作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采用优质的前置液及双密度水泥浆体系,注水泥过程中未见任何复杂情况,水泥浆返至地面,水泥胶结质量良好。

[1] 高德利,覃成锦,李文勇.南海西江大位移井井身结构与套管柱设计研究 [J].石油钻采工艺,2003,25(4):4-7.

[2] 杨姝,高德利,徐秉业.定向井钻柱摩阻问题的有限差分解[J].石油钻探技术,1992,20(3):22-26.

[3] 张辉,高德利.钻头选型通用方法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2005,29(6):45-49.

[4] 张文波,戎克生,李建国,等.油基钻井液研究及现场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32(3):303-305.

[5] 耿娇娇,鄢捷年,邓田青,等.低渗透凝析气藏储层损害特征及钻井液保护技术[J].石油学报,2011,32(5):893-898.

[6] RAE G, WILLIAMS H, HAM ILTON J. Selective flotation of casing from a floating vessel[R]. SPE 88841, 2004.

[7] 陈建兵,安文忠,马健.套管漂浮技术在海洋钻井中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1,23(5):19-22.

[8] HO H S. An improved modeling program for computing the torque and drag in directional and deep wells[R].SPE 18047, 1988.

猜你喜欢

摩阻井眼钻头
二级分支鱼骨型SAGD水平井钻井技术
伊拉克H 油田Sadi 油藏鱼骨井井眼布置方案研究
市政桥梁预应力管道摩阻系数测试研究
可抑制毛刺的钻头结构
可切换式反循环潜孔锤钻头设计及优化
PDC钻头侧钻现场应用
钻头磨损后怎样更换
长庆油田储气库水平井大井眼钻井技术
受井眼约束带接头管柱的纵横弯曲分析
计算隐式摩阻系数方程数值解的简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