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口万寿桥百货随潮船入市

2014-04-22林原

海峡摄影时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台江新港琉球

林原

福州河口万寿桥又称小万寿桥,桥下的河口港历史上曾是琉球等诸藩属国贡船集中泊地,古时琉球王国使臣的贡船,必先停泊“河口渡”而后登陆,住入附近的“琉球馆”。站立桥头,不禁令人回想数百年前河面千帆竞发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繁华场面。

“人语听喧哗樵子负薪归雪堰;橹声闻欸乃渔翁沽酒泛蒲溪。”这是江苏常州雪堰万寿桥的对联。

福州也有万寿桥,而且有两座万寿桥:一座在台江,俗称大桥,现在叫解放大桥;一座在南公园东边古河口,也称河口万寿桥、小万寿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过去,台江一带,地处闽江下游,江面非常宽阔,水流平缓,由上游下来的泥沙长期积淀,形成大大小小的沙洲。这些沙洲渐渐成了人们集聚、繁衍生息的村落,如义洲、帮洲、新洲等。洲与洲之间的来往,往往靠舟船。

明弘治十一年(1198年),为方便海上贸易,特别是便利琉球贡船往来,督舶邓太监组织在河口尾开凿人工河道“直渎新港”,直通闽江。河口一带形成新的港口,这条河就叫“新港河”,现在这里还是称“新港街道”。那时茶亭公园的水域是与内河相通的。

河口渡是古时福州的交通要道,由于渡口比较狭小,来往的人货又多,常常发生事故,船覆人亡。看到这个情况,清康熙七年(1668年)5月,鼓山僧人成源募得善款2000多两,当地人柯应寀也出资赞助,在大家的努力下,第二年12月建成这座桥。为了对抱病造桥的成源和尚表示感谢和祝福,也因为桥所在是万寿乡,人们就把这桥叫万寿桥。

桥为东西走向,以松石为基,花岗石板砌成,有4墩,墩高7.3米,中间两个桥墩特意造成船的形状,两头三角尖,好分水,可减轻长年急流冲击。桥面平铺12条石梁,每条石梁数千公斤,是利用退潮水浅时砌基垒石,涨潮时以水的浮力将载于船中石梁架上石墩。桥两端都是石阶,桥中段石阶比较高,方便通行船只。桥两侧有石栏杆,桥头望柱上端各雕一石狮。

桥头两侧各植一株榕树。桥东有万寿堂,还曾建有阿育王石塔,祀河神。桥西建万寿庵,祀观音,庵左侧墙上原来嵌有康熙九年(1670年)鼓山住持道霈写的《河口万寿桥记》碑,记述建桥来由和过程及捐资人姓名。后来这座碑搬到于山碑廊。桥西现在还留有刻着“康熙九年七月……”字样的一口大石槽。

河口港曾经是琉球等诸蕃国贡船集中泊地,附近有“河口天后宫”和著名的“柔远驿”(琉球馆)等,都是福州海外交通史的重要遗迹。清朝康熙年间开海禁后,这里的对外贸易更为繁华,曾经“百货随潮船入市”。

在万寿桥北边不远处的一座桥,叫“十二桥”,建于1914年。那时福建省会市政局在福州动工兴建从水部门经南公园至台江汛的第一条马路,沿途建有14座桥。在取名时,可能为了省事和方便,桥名直接就用顺序号码,从1到14依次叫过去,非常简单明了。其中11桥至14桥都在新港境内。endprint

猜你喜欢

台江新港琉球
贵州台江翁你河国家湿地公园
看风景的猫(下)
看风景的猫(上)
看风景的猫(中)
琉球的领土地位与自决权
台江县委离退局传达学习十二届县委常委会第17次(扩大)会议精神
中国·台江 苗族姊妹节
我们该在无病呻吟的文字餐盘里加入什么样的营养?——常新港创作谈
悲愤琉球
破译《琉球国书》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