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误区,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真正有效

2014-04-21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14年4期
关键词:新课程目标教材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为此,广大品德课教师做了大量的探索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取得了可喜的变化。但这中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误区,试分析如下。

误区一: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位居思想品德三维目标之首,这是由其学科特点决定的。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又要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过去过分注重知识教学的课堂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大大减少,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矫枉过正,过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弱化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如一节“世界文化之旅”课(八年级上册),教师以一位初中生参加“文化旅游”活动为教学载体,教学设计别具匠心。课前教师也作了大量工作,准备了中国传统节日常见的粽子、年糕、对联等物品。不同国家和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着实让学生过了一把“文化瘾”。可下课铃声响起时,教师的各国文化风情介绍还未结束。除了对上课节奏把握不准外,教师对于三维教学目标的把握失当,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生尽管在课堂上领略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可仍没有达成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留下了不少缺憾。这种误区在各级公开课中比较多见。

我认为,真正有效地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辨证看待三维目标。三维目标不是截然分离的三个目标,而是一节课中需要同时贯彻落实的一个整体教学目标。落实到具体每节课,应视课标要求、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我们更应重视和落实情感目标。但强调情感目标的重要性,并不能因此忽视知识与能力目标,否则只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其次,要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将三维目标落到实处。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往往相辅相成。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做好教学的引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促进学生在教学中真正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误区二:学生动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没有学生们的自主参与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我们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课堂活动固然优点多多,但设计不当,同样会产生各种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脱离教学目标,过分注重热闹与新奇,为活动而活动。一些老师把课堂变成了“联欢会”,教师变成了“报幕员”,课堂上活动翻新,欢声笑语,但学生动脑筋思考的不多。在一节汇报课上,一位青年教师讲的是九年级的“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内容。在讲解“依法行使政治权利”时,这位老师设计了“演一演”活动,由老师与学生即兴表演“大街上警察与孙志刚迎面相遇”与“收容所里发生的故事”两则小品。两则小品花了近15分钟时间,台下学生被惟妙惟肖的表演所感染,笑声不断,气氛煞是热闹。暂且不说这样的活动跟教学主题关联大不大,也不说时间安排显得拖沓,单是老师塑造的反面角色就可能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是片面强调“活动”,忽视传授“知识”。

《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于是有的教师就出现了片面强调“实践”、弱化“知识”的倾向,一味强调实践性,无计划、无目的地让学生调查、参观、访谈和进行社会服务,让学生开展很多活动,却很少或者根本不讲“知识”,甚至认为讲授了“知识”就不符合课改精神。结果一节课下来,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却没什么知识收获。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活动无疑是课堂上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但活动设计必须依据教学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化解疑点;还必须研究和把握学情,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发展能力、感悟人生、健全人格。同时,活动还必须注意适度,切忌过多过滥,为形式而形式。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还要考虑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对活动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以确保活动设计真正起到实效。“动”仅仅是手段,“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能使学生真正进入“身临而入境”“体验而晓理”“感受而动情”的境界,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在注重让学生“身动”的同时,更应注重让学生“心动”和“神动”,使学生的“思维”和“思想”都能“随心而动”,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表达独到的见解。这样,我们的课堂才真正“高效”。

误区三:不断发问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针对过去“满堂灌”的弊端,许多教师开始注重“启发式”教学,但是由于对新课改理念的不解或是曲解,他们往往以“提问”、“启发”、“对话教学”、“互动教学”的名义,把课堂演变成了“满堂问”。

“满堂问”的表现,一是频繁提问。教师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以提问代替讲课。我听过一堂课,细细数来,教师竟然提出了八十多个问题。学生被“问”得晕头转向,无暇思考,大部分时间只得被动地应付教师的琐碎问题,缺乏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二是随意提问。教师似问非问,目的不明,让学生不知如何回答。三是封闭性问题多于开放性问题,预设提问多,灵动生成少。许多政治课,直白的问题、照书寻找答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需要或值得学生真正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却很少,并不能真正启发学生的思维。

不管“满堂问”为何种形式,其实质都是无效提问,其结果只能导致无效或低效教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先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个问题该问吗?有必要吗?问题“问”得是否适宜,是否科学、是否有重点和层次性,是否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endprint

误区四: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等于有效的教学活动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枯燥的理论演绎为活泼生动的画面,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性,增强课程的德育功能。当前,教师已普遍应用多媒体教学,但实效并不是很理想。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只为表现教学媒体,忽视了课堂的教学主题。

有些教师将教学媒体当成展示自己利用现代化媒体的高超技巧的“辅助”手段,教学课件花俏,过分追求形式上的新奇与完美,如有些课件自始至终滚动播放着Flash小插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需要注意的内容由于没有“声音”与“色彩”的强化,往往被忽视,影响教学效果。

其二,依赖教学媒体,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些教师过分依赖教学媒体,将讲解的内容均设计进课件,甚至将开放性试题的答案也设计进去,课堂上教师会说:“我们来看看答案是怎样的?”鼠标一击,便将开放性论题的答案显示出来,完全排斥了学生的个性思考。一旦教师在课堂上成了“播放员”,学生便成了地道的“观众”,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便弱化了。

其三,堆砌材料,脱离教学目标。在组织“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一课教学时,有位教师为了说明当今社会未成年人受到非法侵害的事件屡见不鲜,播放了大量触目惊心的图片,还配以很刺激的音响。脱离教学目标的材料堆砌,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总之,现代教学技术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也要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误区五:忽视教材的作用

新课程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现在许多教师不再把教材作为惟一的课程资源,而是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并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质疑和超越,这已成为课堂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还有许多教师把教室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这是一种可喜的变化。但是,开发教材的同时不应忽视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与理解,过多补充教学内容,导致偏离文本。这种问题在评优课中尤为明显。不少选手为吸引评委与学生的眼球,大量引入教材之外的教学内容,整整一堂课都未让学生翻阅教材,教材中的认知点束之高阁,有些很贴切的案例也弃之不用。还有的老师,大量补充乡土文化的内容,删除反映当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材料,使学生失去了一次感受和认知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机会。

其实,倡导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不是主张彻底不要教材了。教材虽然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但它仍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受到冷落,课堂教学便失去了认知的基点。把教材完全抛在一边进行教学,既不利于教师“教”,也不利于学生“学”,背离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确立新的教材观,将广义教材与狭义教材有机融合,做到既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既尊重教材又超越教材,促使教材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保留传统教学中优良的一面,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在关注新课程理念、新教学模式、新教学方式、新教学手段的同时,不要忽视了优秀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继承。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目标教材
教材精读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