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盐古道上的传统民居

2014-04-21编辑田宗伟

中国三峡 2014年10期
关键词:巴蜀天井民居

文/赵 逵 编辑/田宗伟

川盐古道上的传统民居

文/赵 逵 编辑/田宗伟

上:巴蜀传统民居屋顶多为悬山结构。图为湖北利川柏杨村民居。 摄影/陈小林

下:徽式民居多有封火墙。图为安徽黟县西递民居。 摄影/景观/CFP

传统民居是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某一时代大量建造的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必然反映出当时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水平。建筑既然是“人类文化的结晶”,那么它一定也会成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川盐古道上传统民居这个载体中所蕴含的独特密码,对我们破译巴蜀地区的建筑文化渊源、建造技术传承、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脉络都有重要意义。

川、鄂、湘、黔交汇山区的传统民居多以木构吊脚楼为主,也有低海拔地区的土砖房和高海拔地区的石砌建筑,这主要是受当地潮湿多雨的气候和不同建筑材料的影响而形成的。

川盐古道上有一大批清末及民国时期建造的古民居群落,它们与周边传统聚落民居既有继承又有明显区别。其突出特点是,一、封火墙种类繁多且数量集中;二、沿街立面屋檐出挑较大;三、天井大量运用。它们的主要建造时期大致为太平天国运动和抗日战争中发起的两次“川盐济楚”时期。

由于川盐古道上的民居修建者大多是“川盐济楚”时来自南方的安徽、江西、两湖、两广以及北方的山西、陕西等地的盐业移民,所以古盐道现存的这些“移民建筑”也自然体现出清末时期南方诸地域的建筑文化和山陕文化。

同时,川盐古道上的传统建筑也深受当地川式传统建筑的影响。建筑尤其是民居总是要就地取材并受所在地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的约束,因此它们在展示“移民建筑”的“特殊性”时,也一定大量保持着当地建筑的“普遍性”。研究这些“特殊性”和“普遍性”各自在传统建筑上的详细状况,可以了解它们在川盐古道上的“流”,溯“流”而上,可以探究它们的本源文化,以寻找这些建造技术传承的途径、方法以及背景原因。

封火墙

封火墙又称马头墙,多见于南方。初为防邻居失火殃及自家而建,是古人成功的防火技术措施,同时也可防盗,兼具美感与装饰作用,后来演化为一种建房的形式,单独建房也造封火墙,是南方民居特别是徽派(主要指安徽、江西以及江浙部分地区)建筑的一大造型特色。

“盐”与巴蜀地区的封火墙

(1)巴蜀传统建筑少见封火墙

巴蜀传统建筑中封火墙的使用并不多。巴蜀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风力不大,雨水较多,日照较少。顺应这样的气候特点,典型川渝民居多是人字坡顶,出檐深远,悬山结构突出。山墙完全暴露出穿斗式木构架,木构架中间往往充填竹编夹泥墙。

但四川的产盐重地自贡以及附近的仙市、牛佛等运盐古镇,重庆的云安、大宁、涂井等产盐重镇以及龚滩、龙潭、西沱、大昌等运盐古镇能较多地见到封火墙民居的风采。别的古镇不是没有,只是零星体现在少数当地官绅或商人的豪宅与当地的祠庙会馆建筑中。

秭归新滩民居,拍摄于2003年11月。 摄影/黄正平

(2)徽商西进将封火墙建造技术带进巴蜀

清末太平天国运动使东部地区连年战乱,淮盐西进受阻,清政府为弥补淮盐税收带来的经济损失,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川盐济楚”运动,即扩大川盐生产规模及川盐销售领地,当时的湖南、湖北、及江西部分地区都由淮盐改食川盐,在南方经营淮盐的徽商遂大举西进,成为后期川盐的经营主体。徽商西进,在带来大量盐业经营资本及经营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徽派民居的建造技术。

徽商进入川渝地区主要沿长江及其支流的盐运水路展开,因之长江边上盐运古镇的封火墙数量也最多。

汉口是徽州盐商西进的重要中转站,从光绪二年的《湖北武汉全图》不难看出,汉口当时的建筑以封火墙居多,沿街大宅还有天井式院落。

逆长江而上,出汉口,过夷陵(今宜昌),进入长江三峡的第一个险滩便是秭归的新滩。故而新滩是三峡地区出现风火墙、天井屋式民居较多的古镇。江北,有长约一公里的两条街道,若干巷道;江南,有庙巷子、陈家巷子、郑家巷子等巷道。南北两岸,林林总总1000余栋,在整个长江三峡,难觅其二。上世纪80年代,区域内保存较好的风火墙式民居有43处之多,都是五花山墙、大坡顶、小天井、精雕工,典型的南方徽居风格。

在三峡支流大宁河,因运输宁厂古镇所产之盐而繁荣的古镇——大昌镇,也曾因拥有许多封火墙老宅而出名。大昌古城保存较好的南街和东街(现在已因长江蓄水而整体搬迁)两侧多为联排天井式民居,每家开有临街门面二三间不等,户间大多用封火墙隔断。走在古镇里,高高低低、类型多样的封火墙满眼都是,颇有江南小镇韵味。但从光绪版大昌古城与清朝末年的大昌古城池图发现,清中叶以前,这里的民居还是悬山式,不用封火墙。

清中叶以前,重庆还只是一个扼守嘉陵江和长江交汇处的军事重镇,镇内除“下半城”有府县衙署和少量商业外,“上半城”主要是兵营和校场。清末川盐济楚后,重庆长江沿线重要地段几乎均被各省商业会馆占据,商业街巷纵横,已然成为一座商业城市。从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东水门正街现存的禹王宫(湖广会馆)和近旁的江西会馆的建筑形式不难推断,这里当初应是一片封火墙、歇山顶为主的江南风格的古建筑群落。

不仅是长江沿岸的盐运古镇,就是支流上的码头城镇如乌江上的淇滩、思南古镇,釜溪河上的仙市,郁江边上郁山古镇,汤溪河上游的云安古镇,綦江边的东溪古镇……只要是因运输川盐而兴起的古镇,几乎都遍布着大量风火墙、大坡顶、小天井的建筑形式。而离开盐业集镇,这种建筑形式在川、鄂、湘、黔交汇的大山中却变得非常稀少。

封火墙墙头形式:阶梯式、龙形式、马鞍形式

各式各样的封火墙,衬托着高低起伏、姿态优雅的各式屋顶,使本来就有着丰富轮廓线的川渝传统建筑更显得灵动欲飞,呈现出抑扬顿挫的节奏。

封火山墙材料以砖砌为多,其下几乎都用条石作墙裙,这与川渝地区常见的竹篾泥夹墙有很大区别。

墙头形式是装饰的重点,一般最常见的是阶梯式:据封火墙斜坡长度划定若干档,每级水平,随屋面坡度层层跌落。较正规的是三花式与五花式。跌数多少及每跌高度因屋面坡度的大小及长度而定。

重庆湖广会馆的封火山墙造型别致,有龙形山墙、马鞍形山墙和各种形式的组合。不同形态的山墙构成或柔和、或玲珑、或俊秀的轮廓线,在城镇民居之间跳跃流动,显示了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相比之下,巴蜀地区北方盐商建造的建筑就有所不同,如自贡的西秦会馆。其山墙下段用砖叠涩出挑,其上做筒板瓦人字坡顶,脊头也用筒板瓦,并在脊角用瓦垫高,作“卷草”状向上高高翘起,内埋铁筋,外饰青灰,并用灰塑作脊饰,与殿堂屋顶装饰协调一致,达到统一的艺术效果。牛佛万寿宫做法与此大致相似,但叠涩之上未用瓦覆盖,只是用灰泥抹成曲线形状,略显简单。

民居封火墙上的特殊装饰

上:重庆湖广会馆,拍摄于2014年3月。 摄影/人长江/CFP

下:自贡西秦会馆,拍摄于2009年10月。 摄影/熊一军/FOTOE

由于各地民居的形制格局不同,习俗喜好不一,封火墙头的细部做法也有区别。总的来讲皖南、浙西等古徽州地区的造型较为平实、细致,而江西湖南等地的做法要活跃、灵活一些,巴蜀地区的做法近于后者。

(1)瓷片贴装饰

“瓷片贴”,是川地民居常用的装饰手法,即将各式各色的碎瓷片嵌贴于风火墙的表面。有的还拼组成图案花纹,即经济实惠又美观大方,体现了川人朴实的民俗民风和率真的审美情趣。作为一种独特公共建筑的盐业会馆,其屋脊装饰也学习了这种“瓷片贴”手法,只是结合灰塑、彩绘等手法,比一般民居的瓷片贴稍微复杂华丽一些。

风火墙表面和屋脊瓷片贴装饰。左,仙市古镇某民居;右,牛佛古镇某民居。均拍摄于2008年5月。摄影/赵逵

自贡某盐商大宅入口处的白菜柱头装饰,左为门与柱全景,右为白菜柱头装饰放大图,拍摄于2007年5月。摄影/赵逵

利川大水井古建筑群中的白菜柱头装饰,两图均拍摄于2008年5月。 摄影/赵逵

(2)白菜柱头装饰

白菜柱头装饰,即将柱顶施以白菜花纹装饰。这种仿欧建筑形式最早出现在民国时期的自贡,但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奇特的柱头装饰在自贡和其它几个产盐、运盐的古镇比较普遍,其它地方绝少发现。

自贡《盐业史研究》杂志社旁的某盐商住宅白菜柱头装饰比较典型。大门两侧是砖砌柱垛,柱顶两颗大尺度的汉白玉柱头装饰,颇似欧式科林斯柱式的卷心菜柱头。在自贡最大的盐交易市场——大坟堡盐场牌楼上,也有这种大白菜柱头装饰,可见这种装饰手法在当时自贡盐场非常普遍。

在千里之外的鄂西利川大水井古建筑群中,再次见到了这种大白菜柱头装饰。大水井建筑主体李氏庄园正立面由一排拱卷柱廊组成,柱头用浮雕手法塑出大白菜造形,显得独特而醒目。柱脚的柱础饰以传统的花草人物图案,封火山墙的上部装饰是传统的“瓷片贴”手法。该建筑群建造形式将欧式、徽式和当地土家族风格完美融为一体,堪称盐道上保存完整的建筑精品。

川盐古道上民居的封火墙与南方其它地区的比较

封火墙在中国南方民居中相当普遍,不同地区的封火墙在大小尺度、风格造型上一定程度的差异,概因各地自然条件和民居建筑的形制不同,人们的习俗喜好不一所致。

1. 浙江北部民居 浙北、浙东北为平原多水地形,村落一般均依水而建,建筑也往往做成骑楼或廊棚形式。建筑少则一二进,多则四五进。虽然一般结构较简洁,但大宅做工考究,尤其是厅堂前后廊常做成卷棚轩,门窗多为槛窗或一长幅扇窗,封火山墙多为观音兜形状。

2. 福建、广东民居 地处东南丘陵地带,气候湿润,大量使用悬山人字屋顶,正房与耳房多用悬山叠落连接。封火墙形态夸张,动感十足,墙头小披檐弱化,以表现整体线条为主,有水平拉伸趋势,颜色多用红、黄等鲜艳颜色。

3. 皖南徽州民居 砖木结构楼房为主,一屋多进,每进开天井,各进之间有隔墙,四周高筑马头墙,远望只见白墙青瓦,不见坡屋顶,屋面搭接自如,东西南北四面皆为封火墙,极为封闭。

封火墙演化示意图。 摄影/赵逵

4. 浙江南部民居 气候温润,无严寒酷暑,多门楼式,墙身薄,结构高瘦,屋面轻巧,外观简洁朴实,农村生活气息浓厚。风火墙为四面高墙,两山与后侧正屋封火墙多阶梯式,外观白墙为主,屋顶几乎看不见,墙面只在储藏间等附属用房处开小窗。

5. 江西民居 江西西北民居与安徽民居同为徽派风格。封火墙多用阶梯式,墙身留青砖本色,墙面有小窗洞,窗楣线加以点缀,风格简朴和谐。

6. 湖北民居 封火墙式民居主要集中在鄂东南,少量在鄂西北。多阶梯式,与湖南江西的差异不大。建筑外墙角封闭,但院落开敞,屋檐较大,有些大户人家屋檐下还会形成柱廊。

从上述不同地区封火墙的形态特点看,封火墙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粤、闽民居封火墙:形态夸张,动感十足,墙头小披檐弱化。

广东、福建因台风暴雨频繁,两地特色鲜明的封火墙形式与这种气候相适应,其形态与其它地区民居的封火墙相异甚远,较易区分。

第二类,皖南徽州(包括浙江)民居封火墙:四面围合、高耸,不见屋。

一般在住宅外缘上部设封火山墙挡住屋顶,形成方形的建筑外观,在外墙上部作一些形式变化。有平房,也有楼房,多为两层,内有小天井。立面简洁,以墙面为主,只在大门周围进行装饰,门上端常加雨檐作为门饰,或在大门伸出两个墉形,产生立面的变化。从外观上看,只见住宅从不同角度升起高低不一的封火墙,完全是墙的世界,极为封闭。

第三类,湘、鄂、赣等地封火墙:正面不围合、暴露屋顶。

这类住宅两侧山面设封火墙,屋后用墙体围合,但为硬山屋面,墙不出屋顶,正立面暴露坡屋顶。所以这三面墙真正突出的是两山之封火墙,每隔两、三个开间就设一堵封火墙。从正立面看,竖向挺拔的封火墙与横向舒展的坡屋面形成对比,封火墙的白色或浅灰色与屋顶的深灰色也形成对比。街道两旁都是此类住宅组合,封火墙白幕重重。相比徽州作法不显封闭。湘、鄂、赣交汇地区民居类型变化很多,封火墙四面围合的徽式民居也有,典型的川式民居也不少。

巴蜀地区的封火墙墙体三面围合,立面墙、顶并举,与中间过渡区湘、鄂、赣等地的封火墙比较接近。但巴蜀地区封火墙并不普遍,主要集中在江河沿岸的商业集镇,受各地商人及移民风格影响,南北掺杂,再加上受当地少数民族建筑风格影响,因此形式多变,很难说是哪一特定地区的翻版。各地的民风民俗不一,具体的实施形式皆由主人的喜好和工匠的师承手艺来决定。因此巴蜀地区封火墙的组合方式、细部特征乃至整体气势等与皖南江浙等地的民居是不尽相同的。

至此,封火墙民居的演化趋势已较为清晰,演化趋势见封火墙演化示意图。

大挑檐

巴渝地区由于潮湿多雨,民居多是土木结构,屋檐一般出挑较大,以防雨水对墙体冲刷。因此,屋檐下的挑檐结构是巴蜀民居中非常重要而富有特色的部分。盐业古镇中的民居,挑檐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由于受徽式建筑风格的影响,往往雕饰繁琐,成为建筑装饰的重点,这与普通巴蜀民居主要以结构形式体现建筑形体美的古朴做法有很大不同。

硬 挑软 挑双 挑(一)双 挑(二)三 挑斜撑(一)斜撑(二)出挑的挑枋一般由穿斗构架的穿枋伸出檐柱之外,俗称硬挑。挑枋不是由穿枋伸出,而是直接通过檐柱和金柱出挑,俗称软挑。为加大挑檐,挑枋下再增加一层出挑,上立短柱,柱上支檩。也有在挑枋上增加一层二挑,二挑上支檩直接承重,构造更加简单。为加大出檐,在大挑上增加一根短柱,形成三挑。为加大出檐,用斜撑一头插在檐柱上,一头承接挑枋,挑枋上支撑一根短柱。斜撑一头插在檐柱上,一头与屋檐相连,直接承受屋檐重量。

巴蜀民居的挑檐结构

檐部由挑枋出挑,挑枋数量按层数计算:单根挑枋出挑为一层,两根挑枋出挑为两层,依此类推。需要出挑几层,关键看出檐深度、挑枋用材大小以及屋面的坡度。按出挑层数分,有以下几类:

(1)单挑出檐

顾名思义,即只由一根挑枋承挑屋檐。这种形式由于结构简单,受力明确,在巴蜀民居中使用非常普遍。挑枋直接伸出檐柱,俗称硬挑,不是由穿枋伸出,而是通过檐柱出挑,俗称软挑。

(2)双挑出檐

即用双层挑仿出挑两步架屋檐,便于挑出更深的挑檐。其中挑两步的称大挑,挑一步的称二跳,出挑方法与单挑出檐相同。

其实,这种出挑形式在土家族民居中相当普遍,当地人叫“板凳挑”,即出挑大挑的枋下增加一个“夹腰”,夹腰水平出挑,上立短柱,称“吊起”,吊起顶头支檩,承担部分屋檐重量,大挑也穿过吊起,把部分重量透过吊起传给夹腰,再传给檐柱,这样吊起和夹腰共同承担了比二挑还要多的重量,使受力变得更加合理,但构造也更加复杂。吊起底下的吊头,做成各种形状,成为土家族建筑的装饰重点。

(3)三挑出檐

即在双挑出檐下加一步挑枋的形式,便于挑出更深的屋檐。由于加强了出挑结构强度,即使用材较小也不会下垂。

(4)斜撑出挑

即由一根斜撑直接插在檐柱上,而不是由短柱落在挑枋上再将力传给檐柱,这种受力结构显得更加明确、简单而且合理,有时屋檐出挑过大,斜撑侧面也会与挑枋连接,以达到加固的目的。

盐业古镇中民居的挑檐结构演化

巴蜀地区的盐业古镇大多在清末“川盐济楚”期间形成建设高峰,这时期的建造风格受徽居华丽建筑的影响,开始崇尚繁琐装饰,挑檐也由单挑变为双挑、三挑,结构趋向复杂。

在自贡和重庆地区,许多盐商的大宅以及盐商会馆将斜撑部分也当作装饰重点,在上面镏金画粉,有些对细部的追求达到极致,将斜撑做成了镂空雕饰,使它完全失去了结构作用而成了纯粹的装饰构件。

盐商大宅中将斜撑作为装饰构件的做法明显受江西、徽州建造工艺的影响,盐商会馆中的繁复雕饰风格在巴渝地区的传统建筑中非常少见,有些会馆内雕刻的故事也明显是江南地区的民间传说内容,这使我们明显看出外地的建造工艺在盐道上传播的痕迹。

天井

天井的作用,在于通风采光,排水聚气,扩大公用空间。适于平地,多见于徽州。巴蜀地区平地少,雨雾天多,日照量少,天井式民居并不普遍。

巴蜀地区天井屋民居,多建于清中叶之后,如酉阳龙潭镇、巫县大昌古镇皆是。清中叶之前形成的古镇的天井式民居皆是在后期加建或改建的,龚滩古镇、西沱古镇穿插在吊脚楼群中的天井式民居即是。

(1)商业型 前店后宅式

巴蜀地区传统天井式民居一般型制简单,仅由四周建筑围合成院落,空间大多一进。当地将这种形式叫“围屋”,院落叫“院坝”或“屋场”。到了清末及民国初年,随着徽州盐商的西进,在长江沿岸盐运码头,开始出现前店后住式商业型天井院落。其基本结构是,平面呈“口”形,前面临街为店面或前厅,中间是天井,后面是堂屋(正厅)。若正房后再加一个后天井,后天井之后也有房间,布局即呈“日”字形。平面一连三进,垂直布列,厢房为衬,中轴线各厅皆为主体。大昌镇解放街52号民居即是这类前店后住式天井民居。

繁复的斜撑。左为四川罗泉镇盐神庙,中为重庆广东公所,右为四川牛佛镇万寿宫。均拍摄于2008年5月。 摄影/赵逵

(2)山地型 天井错落式

天井建在不平的地基之上,仍山势高低起伏,建筑充分适应地形环境,尽得自然之美,“略成小筑,足征大观”。西沱镇云梯街“春华秋实”院落就是民居。酉阳郁山盐场老街、房县军马铺显圣殿老街中的老宅天井也是这样。

在巴蜀地区,有的民居有多重天井,建筑依山而建,天井顺山势展开,层层递进。鄂西利川的大水井古建筑群即是。它与徽式民居的建筑群平面沿竖向布局不同,建筑平面沿等高线横向展开,减少了山地的土方开挖量,也压缩了进深,有利于通风采光。

(3)干湿型 湿天井无顶,干天井有顶,半干半湿型顶中有空

巴蜀地区潮湿多雨,为避免天井排水不畅,阴湿发霉,巴蜀山民根据搭建晒棚和建造“凉亭街”的经验,对南方天井进行改造,在天井上面架设一铺有明瓦的顶篷,形成了极具巴蜀特色的干湿式天井。湿天井是没有顶的,雨水可直接进入院子;而干天井上有一个上面铺明瓦的顶篷,减少了雨水注入量。还有半干半湿天井,也就是顶篷的中心是分开的,既方便采光,又能起到一定的挡雨作用,形成丰富的屋顶式样。

大昌解放街52号民居平面图。 制图/崔玮

“春华秋实”院落剖面。 供图/赵逵

湖北利川大水井古建筑群

大水井古建筑群坐落于湖北利川的莽莽群山之中,始建于明末清初,是长江中下游目前规模最大、保护较好、艺术价值极高的古建筑群,集西方建筑与土家建筑特色于一体。整个建筑群由李氏宗祠、李氏庄园和李盖五宅院等三部分组成。

左为古建筑群全景,拍摄于2011年2月,摄影/王绪波。

上为古建筑群平面布置图,绘制/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巴蜀天井式民居与徽州民居的比较

天井屋与封火墙在巴蜀地区形成时间大致相同,在明清期间“湖广填四川”时开始出现,但真正大规模建设,还是在第一次“川盐济楚”期间,而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徽州盐商的大举西进。现以安徽和江西交汇地区的徽州天井式民居和巴蜀民居作一简单比较分析。

(1)徽州古镇重视儒学,强调宗族等级;巴蜀盐业古镇重视商业,强调乡情。

徽州邑俗旧重宗法,聚族而居,每村一姓或数姓;姓各有祠,支分派别,复为支祠,堂皇闪丽,与居室相间。

徽州天井式民居讲究对称和长幼辈分关系,平面中融入强烈的儒家思想,天井一般居中布置,正屋是主人房,两侧厢房为晚辈或佣人房,正殿是祖屋,村落大多围绕宗祠展开布置。

巴蜀古镇受封建礼制的约束较少,更注重自然地理环境及河流、山脉的走向。除住宅的核心部分外,其它附属房间连同披檐、廊子和墙体等,随功能需要或地形变化而灵活布置,平面布局更注重经商功能,“前店后宅”式天井式民居非常普遍,民居围绕各省会馆和行会宫庙布局。一般不是以“点”为中心,而是以“线”(商业街道)为中心展开。重庆的走马古镇、大昌古镇、龙潭古镇都有此特点。

(2)徽州民居天井数量多,相互串连;巴蜀民居天井数量少,相对封闭。

徽州的天井式民居基本以三合院形式围合,每组大的宅院由3~4个居住单元组成,每个居住单元又由多个天井屋串连起来。天井既是每个住户单元内部的公共活动空间,又是个单元间的联系过渡空间。

巴蜀地区天井屋每单元通常各自独立,相互之间只有通过街道连接,很少通过天井连接。

(3)徽州民居多楼居;巴蜀民居较矮,二层常不住人。

徽州天井式民居多为两层甚至三层,二层房屋宽敞高大,书房、闺房均在二层,底层多有回廊,扩大了公用空间。巴蜀地区的天井式民居也有楼层,但整体不高,二层只作为储藏空间,天井周遭只有底层,没有楼层。

盐业移民文化与建造技术传承

早在明末清初“江西填两湖,湖广填四川”时,大量徽式建筑风格就出现在两湖地区。清末“川盐济楚”实是明清“湖广填四川”的延续。“湖广填四川”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对巴蜀地区的建筑风格的影响微弱。而清末的“川盐济楚”移民以商人(特别是盐业商人)为主,他们建住宅、建会馆,大多有封火墙、天井屋,对巴蜀地区建筑风格的影响较大。

长江是移民进入巴蜀地区的主通道,长江各支流与沿江城镇的南北陆路交通则为盐业移民次通道。随着路途的深入,民居的“移民化”影响逐步减弱,本土形式增强。

长江的许多流经巴蜀的支流,既是川盐运输的主航道,也是移民入蜀的重要通道。仅以酉水河和汉水为例,分析移民化建筑特征的演变。

酉水流域——干湿天井的演变

酉水河流经鄂、渝、湘三省,其流经的湘西的里耶、洗车河、捞车河、苗儿滩、王村,渝东南的龙潭、酉酬、后溪、石堤,鄂西南的沙道沟两河口、百福寺等古镇中的建筑,大多分布有封火墙、天井屋样式的民居。

在湖南东部与江西交汇地区,大户人家的住宅一般有多重院落,为便于雨天活动及盛夏遮阳,其中间大院两端的小天井往往做成“抱厅”形式,即在小天井顶上扣一个双坡或四坡的屋顶盖,顶盖由立柱单独支撑,四周与天井主体结构脱开,阳光从顶盖与四周坡檐的缝隙中照射进来。比较典型的,有长沙大围山镇锦绶堂、浏阳市的谭嗣同故居、浏阳金刚镇清江村桃树湾民居。

在湖北,这种天井形式被称作“天斗式建筑”,当地人亦称之为“乌龟斗”,它是在天井上方立粱架,加盖亮瓦,使天井露明不露天,空间形态有如现代中庭,既通风采光、又遮阳蔽雨。湖北崇阳县白霓古镇、赤壁羊楼洞古镇的天井多是如此。

干湿天井料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时,安徽、江西地区的多重小天井传到两湖地区与夏热多雨气候特征适应,演化而来,成为湖南所谓“抱厅”、湖北所谓“天斗”的建筑形式。传入巴蜀地区后,与阴湿多雨气候特征相适应,屋顶盖被打开,或盖上亮瓦,使阳光能够直射进来,形成“干湿天井”或“半湿半干天井”形式。

襄樊浪河镇老街,拍摄于2008年5月。 摄影/赵逵

干天井顶篷及干天井下的室内廊桥,拍摄于2007年11月。 摄影/赵逵

汉水流域——双坡檐屋顶的演变

汉水、长江之间鄂西北与渝东地区西起大昌、东到谷城的古盐道中,存在着一种双坡檐和封火墙相结合的独特建筑类型,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筑形式与巴蜀地域文化交融的特征。

由于房屋整体较高,单靠屋顶挑檐的挡雨遮阳效果有限,所以在一、二层之间另挑屋檐或设置腰檐,形成双重挑檐是为双坡檐。双坡檐可以较好地遮风挡雨,方便檐下摆摊做生意,也丰富了立面装饰效果,还便于二层的储藏空间通风采光。

双坡檐在两湖及北方地区非常少见,为什么会在汉水区域频繁出现呢?

从巫溪经竹溪、竹山、房县、浪河镇、谷城,再通过汉水入长江,是巫溪大宁盐场以及云阳云安盐场之盐翻越神农架山区由鄂西北进入湖北的重要通道,也是川盐、淮盐纷争之地。川盐所销之楚地向为淮盐之岸,而淮盐运途遥远,售价较之川盐贵,销售困难,故汉水与长江之间的鄂西北以及渝东盐场地区,长期以来,既有淮盐商人(主要是徽商)的活动,又有川盐商人的活动。会不会正是这些徽州盐商的参与,将双坡檐这种建造范式带到了巴蜀盐场一带呢?

结语

川盐古道上传统民居有三大特色:封火墙、大挑檐与天井。它们分别关乎建筑的造型、结构与平面形制。当一系建筑文化进入另一地域时,外来体系受原固有模式影响,一定会有所改变。

(1)平面形制 由于蜀地多山地,因此在围合同时,仍然会随地势层层错落,为适应山地有限空地,平面形制变换灵活复杂,很少像南方建筑空间层层递进,讲究对称。

(2)结构 因地域条件、气候、建材及匠师等原因,结构的处理更为灵活。盐道古镇的梁架模式与川渝民居接近,但雕工复杂、装饰性强,近于徽州民居。

(3)造型 封火墙在巴蜀民居中并不多见,在盐道古镇上却为数不少,这与盐商的巨额财富和徽商在巴蜀地区的经济活动分不开。

猜你喜欢

巴蜀天井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