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农产品物流策略分析

2014-04-20刘光辉

绿色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福建物流农产品

刘光辉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处,福建 福州350119)

1 引言

福建省位于我国大陆东南部,大部分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南部地区冬季温度较高可全年进行农业生产,由于福建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其农产品物流有自身特点。近几年农产品物流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海峡西岸经济带建设的加快,促使了闽台农产品物流合作不断扩大。本文从福建农产品物流现状入手,分析了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福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做努力。

2 福建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2.1 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初见成效

福建农产品经济作物主要以果树、茶叶、蔬菜、水稻、水产、花卉和烟草为主。果树以柑橘类较多(柑橘、蜜柚和橙)。其次是荔枝、香蕉、龙眼、枇杷,部分地区也还有葡萄、桃、枣和梨等。茶叶在福建的种植面积较大,部分地区以主销茶叶产品为主。水稻的种植沿海地区比较分散而且面积也较小(个别地区水稻面积也较大)。从2013年福建统计年鉴分析,2000~2012年间,主要农业产品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最高产量为2000年达854.68万t,2006年达最低632.90万t;油料基本保持平稳,蔬菜和园林水果呈上升趋势,2012年蔬菜和园林水果达最高值1586.14万t、园林水果最高值625.82万t,如图1所示。

图1 福建主要农产品

随着农产品的发展,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初见成效。福建省正在落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了重点建设现代物流发展“321”工程:物流运作设施网络、物流运输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三大物流基础网络,物流人才与物流技术发展体系、物流发展政策措施体系两大物流发展支撑体系。农产品物流落实发展规划,进一步制定农产品物流园区专项规划、建设农产品物流产业基地,制定可操作性的具体工作方案,将农产品物流发展工作分步骤地铺开。例如:福建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城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20多亿元,在漳州北出口以西、九龙大道以北投资建设“福建海峡两岸(国际)农产品物流城”,规划建设有国际会展中心,蔬菜、水果、水产3个专业批发市场、特色主题专业街、加工配送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设施等。

2.2 福建农产品物流量大,点多面广

农产品物流量大,农产品物流点多面广。农产品物流运作具有相对独立性、时间性,加工增值是农产品物流的重要内容。目前,福建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契约型物流模式,自营物流模式,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公司模式,联盟型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则是较为普遍的。

2.3 发展以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农产品物流

福建注重加快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连接海峡两岸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充分发挥现有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的政策优势。大力加强两岸航运企业和农产品物流企业的交流合作,加快了农产品物流标准化进程。建立高效的运转体系,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加强区域物流合作,构建区域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格局。使农产品物流节点网络更合理,多种类型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物流企业竞争能力不断提升,运输代理业及仓储业发展良好,港口优势日益突出的局面。

强调以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引导农产品物流。2013年福建省农产品市场协会相继推动成立了北京中国农产品精品中心及东南农特集团上海展销中心,为福建农产品提供展、销平台。2013年5月20日开馆的北京中国农产品精品中心允许会员单位可以零门槛进入,福建农特产品可以借此进军北京市场。东南农特投资集团上海展销中心允许福建农业企业均可零门槛进入,通过东南农特直营馆、加盟店、店中店、“上海农工商”的3500多家商超等多渠道进行展销。

3 农产品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3.1 相对于工业物流而言,农产品物流发展缓慢

农产品物流技术处于低端水平。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的,未经加工的鲜销产品占了绝大部分,在运输的过程中,保鲜、包装、再次加工技术比较落后,而且运输工具不能满足农产品物流的需要,农产品在物流的过程中损耗严重。

3.2 农产品流通体制环节过多,流通环节较多

农产品信息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信息传递不畅。流通每个环节运输条件较差,从而导致大量的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腐烂、遗漏等等,损失很大。农产品物流的物流主体不发达、流通成本过高。

3.3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不均衡,物流业基础设施尚需进一步完善

就全省而言,农产品物流硬件基础设施的改善是不平衡的,尤其中、西部山区。利润率低、网点分布不均,港口规模化不足,存在着明显的农产品物流设施技术落后等方面的不足。福建急需加快物流货运铁路的建设,特别是港口城市加强海陆空各种运输方式建设。

4 福建省农产品物流对策分析

4.1 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扶持政策

福建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明确具体实施协调与行业管理的职能部门,强化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协调管理职能,聘请国内外现代物流专家、技术专家、管理专家、法律专家等担任专(兼)职顾问或成立专家组。同时完善各级物流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监督、协调、自律作用,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行业管理,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物流市场环境,想方设法为福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条件,更好地为企业、行业和政府服务。

发展农产品物流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运用政策手段进行引导扶持,突破制约瓶颈。在市场准入方面,降低进入门槛。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如:建立扶持现代物流业专项资金、规划和用地政策、物流信息化政策、物流通关政策、用电用水政策,工商企业分离物流业务扶持政策,规范物流运输车辆管理政策等。

4.2 加强农产品信息化建设,发展第三方物流

随着物流管理现代化,农产品物流管理开向供应链管理发展,实现农产品物流模式向第三方物流转变,实现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集成化。福建盛辉、宏捷、盛丰等“中国百强物流企业”已经开始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加强农产品信息化体系建设,畅通农产品物流信息,降低流通成本。

4.3 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流园区建设的步伐

充分发挥海、空港优势,加快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把福建各地市港口建设成东南亚国际航运中心,推进海西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的步伐,加速货运铁路线和福建铁路主干道线以及各港口的连接。

农产品物流园是现代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利用闽台物流合作上力争农产品物流园建设取得突破,根据福建各地主要城市总体规划和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建设一些层次高、服务功能强的现代物流示范园。集中各地中心城市物流资源,吸引实力强的物流企业和本土物流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实现园区企业集群式、集约化、网络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

4.4 农产品保质量、创品牌、占市场

按照“先行先试”、“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闽台物流合作促进机制,加强港口对接和产业对接,推动两岸农产品物流全面、直接、双向“三通”,降低成本、节约时间和更好的保障农产品物流的质量。农产品不仅生产上保质量,而且在物流中、加工中保质量。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品牌农业,强占市场,实行“产”、“管”并举,努力创造农产品加工品更多的品牌。

[1]谢梅芳.浅析福建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6):20~22.

[2]邱德洋.福建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5):10~16.

[3]郭黎霞.福建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管理观察,2010(13):151~153.

[4]樊雪梅,赵晓霖.吉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及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9(6):32~35.

[5]贾会棉,路 剑.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6(2):46~49.

[6]陈绍慧.农产品物流及其保障平台建设[J].农产品加工,2006(3).

[7]关锐捷,龙文军.中国现代农产品物流:战略构想与政策建议[J].中国农垦,2007(1).

猜你喜欢

福建物流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十一月 福建党史上的今天
那个梦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福建艺术战“疫”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