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醉人的一抹红
——赏析苏剧《柳如是》

2014-04-20孙丽萍

剧影月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钱谦益道人王芳

■孙丽萍

那醉人的一抹红
——赏析苏剧《柳如是》

■孙丽萍

苏剧《柳如是》由剧坛泰斗郑怀兴先生编剧,苏昆名伶王芳女士主演。郑先生笔下的柳如是既深厚博大,气冲霄汉,又细腻温婉,宜室宜家,王芳老师对这一角色进行了生动具体、多层次、有深度的演绎,让人过目难忘!《柳如是》在郑怀兴先生的剧作集中原名《红豆祭》,红豆乃相思花语,相思是二人情浓,是人类情感中最美的一种,郑先生用红豆这一意象贯穿全剧,有浓浓情味,正是《柳》剧的基调。

郑怀兴先生此剧既写兴亡,又写人情,更写人性,三者合一。同样是写明末清初的士人与名妓,同样关涉士人的失节与名妓的守节,《柳》剧看似与《桃花扇》颇有相通之处,但细细品之,又完全不同。《桃花扇》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慨”,而《柳》剧恰相反,是“借兴亡之慨写离合之情”,孔尚任的侧重落在“兴亡”上,而郑先生的笔触则落在“情”上。不同的侧重产生不同的风景,《桃花扇》铺开的是一个时代的横断面,通过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把各色人等牵扯进来,上至新朝贵胄下到青楼婢女,波澜壮阔,轰轰烈烈。而郑先生的《柳如是》则选取了一个点,稳稳地挖下去。与李香君不同,剧中跟柳如是有性命之关涉的,惟她的老夫君钱谦益一人,《柳》剧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风起云涌的故事情节,但作者用集中的笔力塑造了极富张力的夫妻情感和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因此更具有触动现代人心的力量!全剧寥寥几个人物,一对老夫少妻,一个调皮书童,一个伶俐丫头,一位道人老友,一位义士弟子,外加两个不孝“龟孙”,戏就在两人的情感关系中娓娓展开,细细道来,轰轰烈烈上演了。

晚明遗老钱谦益,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万人敬仰,堪为典范,就是这样一位“一代文宗”,却做了两件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情:一是不顾世人白眼,与名妓柳如是结为伉俪,婚礼当天“石块如雨怒打彩船”,这位老儒生竟“百般唾骂掀髯笑,夫妻酬唱花烛前”,何其豪迈多情,潇洒风流!年龄算得什么,身份又算得什么,只要款款深情在,一切都不是障碍!二是本应为“反清复明”打头阵做表率的他,却忍辱含羞地投靠了清廷,自此万人唾骂,名节尽失,此时的他再无往日“大儒”雄风,何其仓惶落寞,凄零孤独!加之清廷不委重任,又风闻妻子在家呼朋唤友,疑她故态复萌,于是入仕三月便灰溜溜地辞官返乡了。

戏就从这里开始,接下来是极有戏剧见识的一笔。柳如是为了逼迫失节仕清的丈夫辞官回乡,故意不避闲言,常与文人墨客纵情山水,促膝交谈。老夫君钱谦益收到儿子打来的小报告,果然耐不住,于一个风雪交加之夜,带着书童、书籍和行李黯然返乡,快到家门,心中凄惶,怕人遇见,躲躲藏藏,但心中又急于明晓真相,看看朝思暮想的爱妻是否如传言所闻,不顾他的颜面,在家里招待四方来客。文人的名节失尽,他倒在意起丈夫的名节了!此时钱谦益处境的尴尬,境界的错位,就在那红豆村柴门前,举起又落下,落下又举起,终于举手扣柴门的犹疑中淋漓毕现!丫头小红听到敲门声,她早已习惯了柳如是居所“我闻室”的热闹,于是蹦蹦跳跳来开门,面对突然出现的老爷,她竟也掩饰不住为柳夫人的骄傲之情,三下五除二,把实情倒了个一干二净,说夫人经常“纶巾道服,不是骑马,就是乘船,寻访朋友,游山玩水,红豆村中经常高朋满座,谈笑风生”,与宾客们“谈兵舞剑,评古论今”,有时还“一两个密室倾谈到鸡鸣……”这虽是柳如是的故意为之,但不难猜想这就是柳夫人真实的豪情与风骨!这段词在戏中通过小红的口说出来,引人遐想,产生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为后面柳如是的出场做足了铺垫。但钱谦益这位老丈夫听罢却心颤栗,脸阴沉,直要不顾柳夫人颜面,不顾大丈夫风姿,强闯“我闻室”,惊疑有“客人”藏在里面!曾经的一代鸿儒与自家丫头这短短的一场戏,多么生动,又包含了多少东西在里面!这凝练的一笔勾勒,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位“鸿儒”身为一个丈夫的另一面,更丰富了钱谦益为何在明亡之际不肯投江殉国以保全名节的内在动机。这简洁的一笔于全剧而言,意义深远。当初的一代文宗与青楼名妓,只因倾慕彼此的气节与才华,才不顾世俗的蜚短流长勇敢结合,如今妻子风姿依旧,笑傲群雄,丈夫却落得一身骂名,仓惶凄楚,几至于“猥琐”。这段略带“戏谑”意味的戏,引起观众的审美情感并不是对钱谦益的痛恨与鄙视,恰恰相反,是对一个“失却了威严的老狮子”的唏嘘与同情,对一个“褪下了战袍的老将军”的苍凉与无助的深深理解。同情与理解中总会包含期冀,这也是柳如是对钱谦益的情感。但又因为丈夫失节,士林嘲弄,百姓唾弃,从理智上讲,柳如是又怒其不争,不能轻易原谅,因此,这一角色整体上呈现出来的就是理智与情感的纠结,王芳老师凭借其深厚的表演功力和对人物细致地体察,将这样一个对丈夫怀着复杂情感的妻子形象完美地呈现给了观众!下面具体分析。

柳如是出场的具体情境是,为受伤义士寻访俞道人前来医病未得,身后却反而跟来了“捉奸”的钱家族人。从这个场面开始,直到柳如是感蒙俞道人劝说,决心到“半野堂”安慰落魄凄冷的钱谦益,这是两人关系发展的大开端。这一段戏场面转换频繁,与之相随的是王芳老师对角色多侧面的准确驾驭和精彩演绎。前面通过小红的口,观众已知晓了柳夫人的豪情,接下来,柳如是撑着一把红纸伞乘船出场,一段唱“……放浪江湖几人识,闺阁心悬海宇棋”将柳夫人内心宏大的气魄承续下来,下一个场面气势汹汹的钱家人登台,面对凌辱与非难,柳如是面不改色,反而痛斥道,“面对清兵,奴颜婢膝;追究女子,却凶神恶煞,此辈男人充斥,天下焉能不亡!”直至抽出匕首,以死相抗!到此,王芳老师把柳如是的“女汉子”情怀掷地有声地演绎了出来!随后,钱谦益出场将众族人轰走,柳如是再次登场,这是两人久别之后的初次见面,各怀心事,各有情绪,但什么也挡不住夫妻情深,只见柳如是穿过廊榭,脚下步履匆匆,口里喊着“牧翁——”,迎上前来,握住夫君双手,可就在那一刹那,话锋一转,理性回归,“你果然赶回来了!”紧接着牧翁告知夫人自己的思念之情,朝廷一准辞官,就“顶风冒雨,日夜兼程”赶回来了!听到此语,柳如是又不禁声音哽咽,手抚老夫君面庞,无限爱怜。接下来小红随口说道,若不是老爷想念夫人,怎会强闯“我闻室”,一语惊醒梦中人!顷刻间,万般柔情且压下,理性再度回归,丈夫现在已是变节之人,怎能让他知晓秘密?只好狠心将牧翁支走。不想牧翁不死心,又要强开“我闻室”,此刻,王芳老师演绎的柳如是真是“狠”极了,只见她怒睁双目,斩钉截铁,一字一句地对丈夫道,“跟你实说了吧,此处已经不是你的藏娇之屋,而是我的藏娇之所!”说完背手返身走开,走几步却又停下,收敛了目中的锋芒,侧头静听老夫君伤心离去。忽地,她却转身追去,行至门口又颓然停下,无限落寞就在那伸出去迟迟不肯收回的指尖上!这段戏情感与理智,爱与怨,相互交缠,瞬息万变,但理智再怎样强硬,那条剪不断的情感线却一直铺在下面,承载了柳如是对丈夫绵长的爱和深深的盼。王芳老师的表演,分寸拿捏到位,层次丰富,节奏分明,自然流畅,十分精彩!

当然,一个演员在舞台上对角色的成功演绎总离不开与搭档的默契配合,在这个段落中,张唐兵先生扮演的钱谦益亦可圈可点!钱谦益这一角色在表演驾驭的难度上不逊于柳如是,因为郑怀兴先生把这位鸿儒的风姿和豪情都放在了大幕拉开之前,他的出场,观众是站在明亡的大背景之下,站在柳如是的角度,带着“有色眼镜”看的。但是,对角色的把握一定是遵循着他自己的性格逻辑展开,如果说钱谦益个性的整体是一座冰山,那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之一角,这就要求扮演者必须挖掘出角色在水面之下更深厚的内涵,这需要功夫。钱谦益呈现在外的是他的率性和真实,从他做的那两件异于常人的“大事”上即可领略。如果我们把他从身处的大环境中,从各种不得已的关系中择出来单独看,他是一个再自由再潇洒不过的“纯粹的人”,这是非常难得和可贵的!因此,他自己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多严重,从这个角度来讲,甚至他想缩在家里跟柳如是厮守也是合理的,符合逻辑的。但是,他忘了他自己被多少人仰望着,他忽略了他自己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举足轻重!因此,扮演者不能在他身上找“错”,而要寻找“悲剧性”,他的悲剧性就在于,一个应该担当的人,却选择了退缩。因此,这个角色引起观众的审美情感不是“恨”,而是“叹惜”。在这一点上,张唐兵先生对钱谦益的把握还是很有深度的。比如,钱谦益把前来“捉奸”的族人赶出门后,墙外传来一声骂,“甘戴绿帽,真是只老乌龟!”张先生的处理是,他手扶着墙壁,一声叹息!多少落寞惆怅与无奈都在那“不起眼”的一声叹中了!紧接着柳如是出场,他竟毫无痕迹,自然流畅地变成了一个“老顽童”!早把一切抛到九霄云外,急急地奔到妻子身边,紧紧握住她的手,像一个受了委屈的“老孩子”,述说着自己的思念之情和返家路上的风风雨雨,以博得爱妻一点爱的同情!可柳如是此刻对丈夫的情感,如上文分析,因为理智与情感的纠结,是点段式的,一阵一阵。钱谦益有深厚的学问,可情感上却单纯至极,面对朝思暮想的爱妻的“绝情”,这位老夫君伤心欲绝,只得转身离去!这是这段戏里钱谦益全部的情感,非常真实!张唐兵先生的演绎于简洁中见深厚,干净流畅,朴实自然,十分难得!

再往后,俞道人为义士诊完了病,不见牧翁,猜测定是被柳夫人驱赶出去了,于是对柳如是晓之以理,陈述了钱谦益堪怜堪恕的情由,此处王芳老师的表演愈加朴实自然,细腻精到。当俞道人告知柳如是,义士乃牧翁弟子,只见她双目放光,喜悦骄傲之情溢于言表,竟一时脚下生风,亲手为俞道人奉了一杯茶!俞道人喝茶的功夫有三秒的停顿,这三秒钟对话的空白,王芳老师却用无言的表演满满地填充了起来:一个为牧翁挽回名节的时机到了!有了这样的心理内容,才有接下来她对俞道人说的,“我愿舍命以保义士!”再接下来,俞道人可怜老友钱谦益风尘仆仆,远道而回,轻责柳夫人怎么竟把他赶出去了,柳如是说了一句,“国破惊醒鸳鸯梦,名分犹在情已疏”。郑怀兴先生在这两句词上为柳夫人倾注了多么微妙的情感!面对丈夫失节,士林唾骂,谁敢说柳如是没有那么一点点想与老夫君划清界限?可是这两句又分明是最言不由衷的话!国虽破,情何时疏了?!这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似有若无,似无却有!戏剧的魅力,角色内心的复杂,在这两句道白中可窥一斑!通常,这样细节的地方,也往往是最考验演员表演实力的地方,且让我们看看王芳老师的处理:她眼含热泪说出了这两句她最于心不忍的话!随后俞道人拿降虏之李陵比失节之牧翁,劝慰柳夫人应效苏武,怜悯牧翁。这一比落在柳如是心上,恰似“久旱逢甘霖”,对老夫君的万般爱怜终于如江水冲破了阻碍,滚滚而来!她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迫不及待要去探望牧翁!戏曲的舞台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演员的表演又以文本为依托,若剧坛再多几位像郑怀兴先生这样的剧作家,王芳老师这样的表演艺术家,戏曲何愁不繁荣,不吸引年轻观众!

开场的情境指引对了方向,一切便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再接下来,便是柳如是如何用心良苦地规劝、引导钱谦益重拾名节,重塑人格。这个过程的展开,郑怀兴先生的剧本依然没有任何说教的痕迹,一切都在妻子与丈夫,这一对具体的情感关系中自然流露。把两人纠葛在一起的事件是“如何帮助藏在家中的反清义士黄毓祺平安脱身”,郑先生对这一事件的处理亦耐人寻味,帮义士脱险的过程,包括义士本身,皆不在作者的重点关注之内,寥寥几笔就交代过去了。重要的是在这个事件中,钱谦益与柳如是夫妻二人情感关系的发展。钱谦益回到故里只一心修史,欲缩在家里与妻子安稳度日,再不管什么文人气节,国家兴亡。但对出身青楼的柳如是而言,气节乃尊严,兴亡乃担当,尊严与担当构成了生命的重量,诚然,她深深地明白一国之兴亡并不寄于钱谦益一身,但钱谦益在国家兴亡的当口,失掉的是生命的重量!她怎忍心眼睁睁看着一个原本沉甸甸的生命毁于一旦,何况这个生命对后世影响深远,更何况这个人是她生死相依的丈夫!因此,柳如是的行动,不只有为一己之荣辱考虑的婉转,还有一个妻子对一个丈夫最细腻的期盼,有一代才女对一位鸿儒最深沉的怜悯,更有一个厚重的大女子对一个举足轻重的生命最深远的历史思考!难得的是,这全部的动机都自然融汇在她对丈夫的情感中。比如第四场“葬夫衣冠”里,柳如是看清了丈夫的种种说辞不过是掩人耳目,实则畏首畏尾不愿招惹是非,昔日鸿儒的气节和担当早已烟消云散,她心痛地唱道,“去年金陵沦陷日,牧翁魂魄已归天。知音一失千年恨,今夜葬夫旧衣冠”,又唱,“修个衣冠冢,似葬我心肝;洒下行行泪,染夫旧衣冠”。这些声声泣血的唱词,传达的尽是柳如是失却了灵魂伴侣的孤独与痛楚!精彩二字不足以形容王芳老师这段戏的表演,尤其当她唱到“为夫亲筑衣冠冢,摧肝裂胆有谁知”,因酒醉歪坐于衣冠冢前,“开怀痛饮醉酩酊,醉中痛哭天地惊”,手持酒杯,默默无语,只有司鼓敲打着惆怅的节奏,连饮三杯之后,泪流满面,痛哭失声……

这样的情景看在眼里,这样的话听在耳朵里,钱谦益无异于万箭穿心!在柳如是的质问和规劝之下,经过痛苦的反思,终于,当年不畏世俗求娶如是的豪迈气概再度回归,仕清之前两人伉俪情深,评书论剑的潇洒清逸再次把他感染,久违的牧翁回来了!他挺身而出帮助黄毓祺安全脱身,虽被官府抓住,披枷带锁,一朝成为阶下囚,但身边有爱妻相随,生死随它!

郑先生此剧,于历史兴亡的悲凉中写气节与担当,更写柳如是与钱谦益这一对灵魂知己的情意绵长。也许一朝一代的兴亡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历史规律,但身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精神标杆的文人,永远不能失去的是胸中之气节。生命的轻或重,从来不以学问的多寡论,而以肩上的担当论,有担当者,匹夫亦英雄,无担当者,鸿儒亦草芥,这是郑怀兴先生在钱谦益身上寄予的思索,也是先生通过作品一直在呼唤的时代精神。

王芳老师对柳如是“穿骨入髓”般的精彩演绎,让我们见识了戏曲表演艺术极致的魅力!苏剧唱腔婉转悠长,宛如苏州的小桥流水,令人向往。念白雅致利落,音调清丽脆爽,如粒粒明珠落玉盘。统观全剧,精致脱俗,意韵深远。《柳如是》一剧不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皆堪称当代戏曲之典范。 (中央戏剧学院)

猜你喜欢

钱谦益道人王芳
做地道人 制道地药
最佳波段组合的典型地物信息提取
王芳:带货“一姐”如何炼就?
立秋吃什么
黄鹤楼的传说
神算
The Application of Storytelling in English Writing
神 算
浅析钱谦益的诗学主张
钱谦益的乡居书写及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