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真五家” 阆中探索社群工作新模式

2014-04-18王鹤

四川党的建设 2014年4期
关键词:民情居民群众

王鹤

近年来,阆中市内东街社区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坚持“群众高于一切,服务先于一切,满意重于一切”的工作理念,探索建立了“五真五家”的社区群众工作新模式,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首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等多项殊荣。

带“真情”进“百家门”。一是“走进家门”访民情。开展“四带一记”民情大走访,带着眼睛观察走访对象处境,带着嘴巴宣传民生政策,带着耳朵倾听群众呼声,带着微笑面对群众责问,用心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建立困难党员、低保户、残疾人等民情台账13本,实现了“台账一翻、民情尽显”。二是“打开大门”听民声。设立“杨大嫂”民情工作室,通过面对面谈、线连线听、屏对屏聊,及时把党委、政府的声音“传下去”,把群众的想法“收起来”。三是“敞开心门”顺民意。社区把每月5日、15日、25日定为“居民说事日”、“居民议事日”和“居民评事日”,集中找问题,想办法,评工作。

用“真心”办“百家事”。一是“该办的事”高效办。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分设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城市低保等便民服务窗口,制定了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服务承诺等7项制度,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办结的“一条龙”服务。二是“能办的事”全力办。人手少,志愿服务是法宝。社区组织成立了文明宣传、就业服务、计生服务、孝老爱亲等11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不定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三是“想办的事”借力办。为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社区探索建立了“大党委制”,实施共建共创。

以“真诚”育“百家人”。一是先进文化“熏陶人”。建立全天候开放社区书屋、网络阅览室,举办“文艺周末”、“社区夜话”等活动,大力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引导群众求真、向善、尚美。二是教育培训“引领人”。广泛开办“道德讲堂”、“居民夜校”,采取聘请专家讲、身边典型讲、群众轮流讲等形式,广泛开展时事政策、市民素质等专项教育。三是居规民约“管理人”。创新社区管理,实行居委会、小区业委会、楼宇(院落)负责人三级社区居民自治,制定“居规民约”、“小区公约”、“院落守则”等制度, “居民事自己管,小区事大家管”。

靠“真干”聚“百家力”。一是党员干部“带”。积极开展争当宣传党的政策、服务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遵守社会公德、帮扶困难群众“五个先锋”活动;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让党员干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二是先进典型“引”。持续开展评选“五好家庭”、“模范商户”、“创业标兵”等活动,培养了一批“喊得响”、“立得起”、“推得开”的先进典型,让群众学有示范、做有榜样。三是社区群众“干”。充分发挥群众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上的主体作用,形成了社区人人参与建设的强大合力。

凭“真为”造“百家福”。一是助圆“安居梦”。围绕“宜居社区”创建,大力开展环境治理、房屋亮化和古城风貌保护,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大力推进平安社区建设,构建起群防群治网络,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确保社区的和谐稳定。二是助圆“乐业梦”。把促进就业作为民生工作的首要任务,谱写出“壮胆子、指路子、腾房子、要摊子、找位子、贷款子、发本子、谱曲子”的“就业八子歌”。三是助圆 “幸福梦”。针对社区困难群众较多的实际,扎实抓好最低生活保障、民政救助等民生政策落实。(作者系阆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编:贺贵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情居民群众
石器时代的居民
多让群众咧嘴笑
用好“民情诊所”解民忧
一颗滚烫心 满腔为民情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八年暖心路 丝丝为民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你睡得香吗?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