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二〇一四年工作总结(摘要)

2014-04-18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

腐植酸 2014年6期
关键词:乌金腐植酸肥料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二〇一四年工作总结(摘要)

2014年,在“让腐植酸新产业普惠全人类”的主题思想引领下,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正确领导下,协会带领全行业走上了联合国舞台,向全世界展现了腐植酸普利惠民新产业的具体成果,成为我国腐植酸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现就全年主要工作总结于后。

一、“让腐植酸水溶肥普惠全人类”唱响联合国

2014年6月5日,第43个“世界环境日”,曾宪成理事长代表全行业登上联合国首次举办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做了《让腐植酸水溶肥普惠全人类》的主题报告,科学、深情地表达了中国腐植酸产业敢于承担全人类福祉的勇气和魄力。会上,曾理事长以“八个”既古朴又新颖的腐植酸科学故事,讲述了“腐植酸水溶肥”的来龙去脉,把一个高度科学文明的中国腐植酸新产业推向了世界。在美国《相约曼哈顿》电视台的专题采访中,曾理事长指出“基于腐植酸是地球碳循环的重要一环,基于腐植酸是土壤生命的灵魂,基于老百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地球村生态文明(环境)建设需要选择腐植酸,农业可持续发展更需要腐植酸。在专访中,通过曾理事长的阐述,让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腐植酸物质与地球碳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址的密切联系,明确了腐植酸暗色行香的深刻道理,明确了发展腐植酸产业的重要意义,体现了中国腐植酸产业对世界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6月25日,第24个“全国土地日”,协会组织召开了“6月5日联合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成果研讨会”,会议总结了参加联合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取得的六项成果,发布了《北京宣言——让腐植酸与食品源头安全生产一起舞起来!》,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环境报、人民网、中国经济网等20多家媒体的高度关注。特别指出,3月份,全国人大代表赵立欣向“两会”提交了“让腐植酸在补充和提升土壤肥力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建议,已由农业部办理。6月份,通过《人民日报》内参向中央提交了“强化腐植酸综合利用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建议。我们希望通过顶层设计,让“土壤腐植酸肥力培育产业”,成为推动土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腐植酸首次登上联合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必将铭记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必将对腐植酸产业持续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也必将推动人类利用腐植酸产业大发展。

二、新时期创立腐植酸肥料“三大理论”“三化效应”理论指导体系意义重大

2014年4月20日,曾理事长提出了指导腐植酸肥料产业发展的“三大创新理论”,即:腐植酸植株叶面环境控制理论、腐植酸土壤生态环境控制理论、腐植酸作物根际环境调控理论。“三大创新理论”均来自生产实践,且有严密科学的理论基础。在新时期,通过“三大创新理论”指导肥料产业创新发展,优化土肥新关系,促进农业可持续生产有着重要意义。6月5日,在联合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三大创新理论”贯穿在曾理事长《让腐植酸水溶肥普惠全人类》的报告之中,清晰地阐释了腐植酸肥料通过新型生产方式调控环境的三条途径。6月,曾理事长提出了指导腐植酸肥料深化研究的“三化效应”,即:腐植酸肥料低碳化效应、生态化效应、优质化效应。“三化效应”是对“五大作用”的深化研究,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新时期,开展“三化效应”研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毋容置疑,“三大理论”和“三大效应”对提升腐植酸肥料产业创新水平和深化腐植酸肥料功能研究,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三、“十大模式”成为腐植酸“灯下光明”产业的真实写照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腐植酸人”通过智慧和创造,涌现出了腐植酸产业发展的“十大模式”,即:大麦场(泉林模式)、大学堂(澳佳模式)、大家园(龙创模式)、大转换(嘉博文模式)、大哑铃(鼎天济农模式)、大绿舟(伟华模式)、大肥田(春雨模式)、大种养(西开模式)、大阳台(绿能瑞奇模式)、大卖场(双龙模式)。如,“大麦场(泉林模式)”,指的是山东泉林集团创立的产业模式,即:以秸秆集中收储为起点,通过大型工业化生产将纤维素工业转化为大批腐植酸水溶肥制备,再通过市场对接,在收储地进行集约化大派送完成孵化产地政府兴邦富民工程。“大学堂(澳佳模式)”,指的是北京澳佳肥业有限公司创立 的产业模式。即:配制生产基地,生产高品质腐植酸肥料,通过权威部门试验推广,深耕厚植市场,以品服人。通过开办“田间大学”,优化土肥新关系,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大卖场(双龙模式)”,指的是新疆双龙腐植酸有限公司创立的产业模式,即:通过集结新疆风化煤、褐煤资源,进行地道资源战略储备,通过工业化提取、科学化生产腐植酸类、盐基腐植酸类、硝基腐植酸类等基础产品,通过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制造形成绿色动力资源的大卖场,奉化各业。全国腐植酸行业展现出多姿多彩的产业化模式,“十大模式”仅为管中窥豹。

四、“首届土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成果丰硕

生态环境建设是协会的首要工作,土壤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是腐植酸产业的重中之重。对此,协会向业界提出了设立“土壤生态红线”的重要理论,以此区分土壤本源性物质和非本源性物质,向土壤投放的重要原理。号召全行业从“关爱大地母亲”出发,让腐植酸从土壤中来到土壤中去,使之成为历史责任和使命。为此,协会积极筹备“2014土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集合社会各方力量,优化了20多个课题,分设了多个主题,从土壤深处剖析问题,从土壤可持续发展提出问题,从土壤需要解决问题,自觉地开展土壤环境治理工程。向土壤反哺、回馈腐植酸肥料最直接,通过“以肥养地,以地控碳”的产业模式,优化土壤环境,培植地力,构建“土肥和谐新关系”至为重要。10月11日,协会发布中腐协[2014]16号文件,在全国腐植酸行业公开选拔优秀农化服务人员,举办首届“土壤之星(HA)”选拔活动。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科研单位和企业积极推荐员工参与,最终有30名优秀的农化服务专家和一线工作人员获得了“让腐植酸与土壤对话之星”荣誉称号。

五、农场主新时代:期盼腐植酸与土肥共生共荣

1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土地流转,大农场时代,已是大势所趋。10月22日,曾理事长应邀出席“第十六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作了题为《让腐植酸在优化土肥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题报告,与“世界粮食日”的主题“家庭农业——供给世界,关爱地球”一脉相承。10月26日,曾理事长在“第二届(澳佳)腐植酸肥料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作了《农场主新时代:期盼腐植酸与土肥共生共荣》的主旨报告。报告指出,在新时期下,家庭经营是必然趋势,农场主时代已经来临,腐植酸与土肥结合共生共荣的大舞台已经跃然而出。11月2日,曾理事长在“2015年春雨战略合作伙伴高峰论坛”上,作了《腐植酸本源性功能肥料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报告。曾理事长指出,春雨肥业“以肥置地”,通过流转土地构建了新的农场主,实现了“肥料→农场→农民→农业→肥料”的生态价值链,具备了构建“大农场主”的发展模式。

六、十年铸就“乌金杯”星光灿烂

“第五届全国腐植酸行业‘乌金杯’评选活动”历经十年。十年来,共有21家企业获得“乌金杯”“最佳企业奖”之最高殊荣,有19家企业获得“优秀企业奖”,有5家企业获得“诚信企业奖”,有23人获得“优秀经理人(厂长)奖”,5个“最佳科技贡献奖”,14个“科技贡献奖”。2014年,协会在曾理事长的亲自带队下,重点走访、考察、调研“第五届全国腐植酸行业‘乌金杯’评选活动”候选企业,如:两次前往山东泉林嘉有肥料有限责任公司,具体指导了15项工作,取得开展重大专项工作的共识。前往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指导腐植酸本源性肥料走在土壤健康的生产前沿。11月27日,在“第五届全国腐植酸行业‘乌金杯’颁奖大会”上,获奖企业和个人面貌一新,精神抖擞,决心再接再厉,奋勇前行。特别受点评的5个“最佳企业”分别是“大麦场”转化“生物腐植酸”推动“兴邦富民”工程的代表——山东泉林嘉有肥料有限责任公司;十八年专注生产腐植酸优质高效肥料的代表——北京澳佳肥业有限公司;抓住腐植酸本源性肥料不放手、以大规模推广为先锋的代表——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抓住中科院煤化所生产腐植酸的灵魂技术、专业生产腐植酸水溶肥的代表——山西美邦大富农科技有限公司;矢志不移,两代不忘农恩、一心哺育良田的代表——辽宁金秋肥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这次评选活动,在全行业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凝聚了行业的力量,推动了行业创新和发展,起到了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全行业开展比学赶帮超的积极作用。

七、“首届中华乌金文化传播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曾理事长曾经说过:就是撕破嗓子也要把腐植酸喊出去。曾理事长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去年,协会成立了“乌金文化传播中心”,今年2月8日,协会创立了“乌金文化”微信发布平台。自微信平台启动以来,“乌金文化”传播一日千里,业界频频“点赞”,“认识腐植酸是一种境界”“三者,慧也”“勿忘本怀”“吽说土肥”“大效奉先”“三化效应”,“先睹为快:且看年会《论文集》60个视点如何”“温玉填诗”等数不胜数。5月27日,“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第五届第七次理事会暨腐植酸提质增效化肥与环境友好论坛”发布了《卷首语百篇》。《卷首语百篇》集结了《腐植酸》杂志发布的100篇《卷首语》,集科普性、专业性、指导性于一身,成为“乌金文化”传播的教科书。8月5日,“首届中华乌金文化传播论坛”在北京召开,打造‘乌金文化’品牌”成为本次论坛的主题。“首届中华乌金文化传播论坛”旨在树起“乌金文化”旗帜,传播“腐植酸人”精神,弘扬腐植酸普利惠民新产业思想,以服务于“美丽中国”大家园建设为已任。大会探讨了如何抓住时代脉搏,让“乌金文化”传播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如何让腐植酸企业借助“乌金文化”大品牌,全力提升腐植酸企业个性化品牌等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乌金文化”传播已经逐步构造起一种立体、多元的“乌金文化”传播模式,即:立足微信平台,协同《腐植酸》杂志、中国腐植酸网、QQ腐植酸企业论坛、QQ腐植酸科研论坛、《会员简讯》以及协会主办的各类行业会议,衔接《农民日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绿色时报》等多家国内专业媒体,打造出以协会为核心向行业内外辐射的传播圈。让腐植酸普利惠民事业,通过“乌金文化”传播,让人类共享“让腐植酸普惠全人类”的福祉则功莫大焉。

八、成立“腐植酸肥料专业委员会”,创立“腐植酸肥料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开启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

化肥是作物的主食,是农业的大头。当下土壤污染、食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现状,使得化肥产业不得不接受变革的挑战。腐植酸来自土壤,是土壤的本源性物质,腐植酸和化肥的结合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腐植酸和化肥“联姻”将会取得“一荣俱荣”的效果。走腐植酸和化肥结合之路,需要全社会多方面共同促进,通过成立“腐植酸肥料专业委员会”,创立“腐植酸肥料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可以更快地联合全行业力量,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10月26日,在北京澳佳肥业有限公司的提议下,曾理事长于2014年在“第二届(澳佳)腐植酸肥料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宣读了《关于成立“腐植酸肥料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的倡议书》。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成立“腐植酸肥料专业委员会”,打造腐植酸肥料与种植业、与土壤生态环境相和谐的产业联盟,全面构建新型土肥关系,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大势所趋。“腐植酸肥料专业委员会”属于协会分支机构,凡在中国境内的腐植酸行业相关领域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拥护《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章程》,均可以申请加入。“腐植酸肥料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由“协会+科研院校+生产企业+农业推广应用组织(含专业合作社、大型农场、种田大户)+专业媒体”组成,是“五位一体”的有机联合体,能够集结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开启中国现代农业与环境友好发展的方向。11月27日,第五届第八次理事会上通过了成立“腐植酸肥料专业委员会”和创立“腐植酸肥料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的倡议。

九、让腐植酸产学研用一体化越来越有力量

2014年5月28日,协会在北京召开了“腐植酸提质增效化肥与环境友好论坛”,包括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内的参会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以(土壤)生态环境构建为主导,针对目前化肥存在的种种问题,着重围绕腐植酸提质增效化肥与环境友好的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新出路等方面展开了大讨论。8月5日,第三届《腐植酸》杂志编辑委员会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以及企业家代表共计八十多人。与会专家代表和企业代表济济一堂,畅谈在新时期、新产业、新机遇下,如何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成立腐植酸科技开发基金,调动全国腐植酸科技人员力量,加快腐植酸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步伐,以促进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11月26日,“第十二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成功召开。这次会议出现了“四个鲜明点”和“八个没想到”。“四个鲜明点”:(1) 大会议程层次分明,系统全面;(2) 大会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3) 大会论文集61个新视点,推陈出新;(4) 大会会务组准备周到细致,任务清晰。“八个没想到”:(1) 大会报告专家这么积极主动。(2) 论文集投稿这么踊跃。(3) 报名参会代表热情这么高。(4) 各主流媒体媒体抢点播报这么准。(5) “乌金文化”传播中心微信平台这么热。(6) 大化肥转型企业目光转向这么快。(7) “乌金杯”奖项被众多腐植酸企业这么看重。(8) 曾理事长为报告专家题写的贤名这么潮。大会取得的成果,充分体现了会议已然成为产学研紧密交流的平台,产学研用一体化越行越深、越行越好。

十、加强自身建设,全力为会员单位服务

随着腐植酸产业队伍的不断壮大,腐植酸产业类型、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协会在对行业情况摸底、了解传统企业的经营情况的同时,也对会员单位在技术、产品以及在企业运营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解,带领专家团队在全行业开展技术咨询、指导、服务工作。2014年初,协会相继向全行业发布抗旱节水、小麦“一喷三防”等与国家利好政策的相关文件,呼吁全行业企业挖掘产品优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到民生最需要的地方去,为解决国计民生添砖加瓦。近几年,申请成为会员单位的企业越来越多,协会要求各部门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专业能力,提升会员服务水平,完善相关工作机制。《腐植酸》杂志作为专业权威媒体,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基础上,优化编辑委员会专业结构,提升《腐植酸》杂志编辑质量。“中国腐植酸网”利用新模式,开发出“互联网”强大功能,不断加大传播力度。“乌金文化”传播中心通过微信平台,快速把“乌金文化”传播到更大的空间。综上,协会各部门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想方设法,尽最大努力服务会员单位,推动会员单位带领全行业取得长足发展。

“腐植酸,一个高度文明的新产业”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腐植酸走上联合国舞台,把2014年行业工作推上了新的制高点。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时代的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是腐植酸产业发展水平还很低,人们认识腐植酸的热度还不够,腐植酸新产业内生力量还很弱,腐植酸传统产业外化能力还不强,协会统筹全行业的能力还很有限,等等。为此,我们必须加大步伐,加劲工作,百战不怠,百创而不衰,越创越新,越创越坚,全力兴业,以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环境)建设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

二○一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猜你喜欢

乌金腐植酸肥料
乌金
称金块
乌金的世界
——探访煤炭博物馆
2021年腐植酸文献检索
2019 年腐植酸文献检索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肥料是否正规 教你快速辨别
HPLC法同时测定乌金止痛丸中5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