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稻生产过程中病虫草害防控技术

2014-04-18曹建娜福建省沙县农业局植保站365500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示范片病虫草害二化螟

曹建娜(福建省沙县农业局植保站 365500)

有机稻是严格按照国家有机产品生产标准种植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等,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通过生态调控等一系列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所种植的水稻[1]。沙县地处闽中内陆山区,山垅田面积较大,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水稻效益较低,导致许多山垅田被抛荒、撂荒,但山垅田同时具有水源充足、无污染源、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充裕的优势,是种植有机稻的极佳选择。为了有效开发利用山垅田,也为开展申报有机稻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支持,2012~2013年,本县在富口镇柳坑村和南霞乡下洋村进行有机稻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示范面积分别为1.33 hm2和2.67 hm2,初步掌握有机稻栽培中的病虫草害防控技术。在有机稻生产过程中,病虫草害的有效防控提倡“容忍”、 “共存”,而不是彻底消灭[2],通过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将有害生物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现依据示范片种植实践,就有机稻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总结探讨如下。

1 农业防治措施

1.1 地块选择

示范片选择在富口镇柳坑村和南霞乡下洋村,两处均为休耕多年的山垅田,四面环山,林带隔离条件好,独立成块,不存在平行生产过程中的交叉污染,符合有机农业生产的产地环境标准。空气清新,温光条件适宜,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山涧水源水质好,土壤经检测未发现重金属和有机氯污染及残留。

1.2 品种选择

根据水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及其生产基地温、光、水和土壤条件,选择优质水稻品种宜优99,该品种株型紧凑、米质优良,表现耐旱、耐寒、耐病,抗逆性强。

1.3 培育无病壮秧

播种前选择晴好天气进行充分晒种1~2 d,利用阳光的紫外线杀灭部分菌源,再用1%石灰水浸种2 d,保证种子的发芽和出苗率,预防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选择土壤肥沃、杂草少、近水源的地块作苗床,按1∶100的比例备足苗床,每667 m2施茶籽饼肥150 kg后,整畦做好苗床。

1.4 施用有机肥

每667 m2用清洁有机肥1000 kg施于地表,耕翻晒田5~7 d,灌水后旋耕整平。在水稻始穗期喷施10%有机液态硼1000倍液,可有效增强稻株抗逆性,具有增产效果。

1.5 适当稀植

株行距25 cm×20 cm,以利群体通风透光,控制纹枯病的发生。

2 物理防治措施

2.1 秧苗期覆盖防虫网

为避免秧苗受早迁一代白背飞虱的传毒,造成秧苗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带毒率高,示范片水稻播种期在适期内相对推迟,于5月17日播种,育水秧,秧龄22 d左右,每667 m2大田用种量1.5 kg。在水稻播种露针后,及时采用25目防虫网全程覆盖,防止白背飞虱、褐飞虱为害秧苗,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水稻锯齿叶矮缩病。用防虫网全程覆盖秧苗,对防止水稻前期感染病毒病有很好的效果。两年来有机稻示范片未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水稻锯齿叶矮缩病发生,而沙县其他稻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水稻锯齿叶矮缩病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丛发病率2%~9%。

2.2 杀虫灯灭虫

稻田每6667 m2安装1盏频振式杀虫灯,杀虫灯悬挂高度1.5 m,灯下放置水盆,并在水面滴少量煤油,从6月10日起每晚18:30至清晨3:00点灯,诱杀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以2012年柳坑片水稻田为例,7月15~21日水稻分蘖盛期的害虫发生高峰期灯下诱到二化螟24头、稻纵卷叶螟24头、白背飞虱239头、褐飞虱4452头,1盏杀虫灯7 d共诱杀害虫4739头,诱杀效果明显。

3 生物防治措施

3.1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由于山垅田四面环山,与森林相邻,生态环境良好,自然天敌种类多,有机稻田不使用化学农药,天敌的种群数量增加明显。因此,保护和利用寄生蜂、蜘蛛、黑肩绿盲蝽和蛙类等自然天敌,对抑制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主要害虫种群的暴发为害有重要作用。

3.2 合理使用生物农药

由于有些害虫具有迁飞性、偶发性及暴发性,如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当这类害虫大发生时,田间天敌无法抑制其暴发为害,为确保水稻正常生长、不受或少受损失,要及时选用相应的生物农药进行药剂防控。如2012年柳坑村水稻示范片,分别于6月30日、7月11日用0.6%苦参碱500倍液防治稻飞虱,7月30日用7.5%鱼藤酮1000倍液防治二化螟与稻飞虱,施药后稻飞虱平均虫口减退率81.71%,二化螟平均虫口减退率89.65%,有效控制了稻飞虱与二化螟的发生危害,将其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对某些突发性、暴发性的病害难以防范,要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如2012年7月30日在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的同时,喷施10亿/g百抗750倍液预防叶瘟,8月20日喷施2亿/g木霉菌750倍液预防穗颈瘟和纹枯病,取得理想的效果。

4 控制草害

4月下旬末即水稻移栽插秧前40~50 d,可灌跑马水使田间保持湿润,诱发杂草萌发,再通过插秧前的耕犁翻田灭除,以有效压低杂草基数。移栽时认真剔除稗草,大田期对稗草、千金子等水稻生长期间的恶性杂草进行多次人工拔除。改变以往浅水移栽、中水活苗、薄水分蘖、够苗后适度晒田的灌溉方式,做到浅水移栽、深水活苗、深水分蘖、封行后湿润灌溉并适度晒田,达到控草抑草和减轻纹枯病危害的目的。

[1]唐茂芝,王茂华,曲丽,等.新版《有机产品》国家标准主要变化和特点[J].中国标准化,2012(4):44-52.

[2]蒋瑒,李宏光,唐宇,等.有机稻田害虫的生态调控 [J].中国植保导刊,2013(7):17-20.

猜你喜欢

示范片病虫草害二化螟
不同形态指标用于二化螟幼虫龄期划分的研究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记不住的乡愁,更与何人说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浅谈作物病虫草害的农业防治
●山西将创建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
省农委召开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欢迎邮购《茭白病虫草害识别与生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