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籼稻不育系科丰A特征特性及其利用与高产繁殖技术

2014-04-18刘龙钦周仕全江文清谢冬容刘端华应薛养邱慧明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父本母本稻瘟病

刘龙钦,周仕全,江文清,谢冬容,刘端华,应薛养,邱慧明,邓 云,刘 娟

(1.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建阳354200;2.漳州市长泰县农业局,福建长泰363900)

科丰A是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福建科力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的野败型、感温性迟熟类型的籼型三系不育系,具有米质较优、抗稻瘟病好、配合力强、易于繁殖制种、适应性广等特性,于2012年11月通过了广东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技术鉴定,2013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科丰A的特征特性

1.1 主要农艺性状

科丰A属感温型迟熟类型的不育系,在福建建阳4月中旬播种,播始历期86~92 d;5月中旬播种,播始历期75~80 d;6月中、下旬播种,播始历期72~75 d;生育期比龙特甫A短2~3 d。株高90 cm左右,主茎叶片数14~15叶,株型紧凑,剑叶稍宽而挺直,叶厚色绿,叶鞘、稃尖、柱头均呈褐色,茎秆粗壮。

1.2 不育特性

科丰A育性稳定,2006—2007年对科丰A进行分期播种试验,通过观察,大量镜检、套袋等方法,结果套袋自交结实率均为0,花粉不育度达99.99%以上,不育株率均达100%,其中花粉败育少数为圆败,大部分以典败为主,败育彻底。

1.3 开花习性

科丰A花时较早,开花集中。保持系花药较大而饱满,花粉量充足,有利于授粉结实。从始花到终花历期6~7 d,盛花期在始穗后3~4 d。晴天一般08:50开始开花,10:00进入开花高峰期,13:00开花基本结束,开颖时间长,开颖角度大(40o~60o),柱头大,外露率高,异交习性好。

1.4 抗稻瘟病性

科丰A连续多年在福建上杭、武夷山稻瘟病重发区进行田间抗性鉴定,表现叶瘟1~2级,穗颈瘟0~1级,表现出较好的田间稻瘟病抗性。

1.5 米质

科丰B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82.8%、精米率74.8%、整精米率45%、垩白粒率45.0%、垩白度14.1%、透明度2级、直链淀粉含量18.5%、碱消值4.2级、胶稠度80.0 mm、蛋白质含量10.4%,达到三等食用籼稻品种品质标准。

2 科丰A的利用

利用科丰A配制杂交稻品种目前已通过审定的有科优769、科优16,其中科优769于2012年通过广东省梅州市农业局农作物品种审定,目前在广东省梅州市逐步推广。科优16于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在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福建北部等地较大面积推广应用。

2.1 科优769

科优769是福建科力种业有限公司利用科丰A与南恢769组配的感温性中迟熟三系杂交稻品种,全生育期平均早稻131 d,晚稻115 d左右,比汕优122熟期迟熟4~5 d。2011年参加广东省梅州市早稻区试中迟熟组试验复试及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04.0 kg/667m2,比对照增产5.11%,增产显著,名列第2名;在早稻生产试验表现中,平均产量为495 kg/667m2,增产显著,名列第3名。此外,田间种植耐寒性较好,据梅州市2011年晚稻品种耐寒性人工气候箱模拟鉴定结果,在孕穗期和开花期耐寒性均表现为中强,在稻瘟病抗性上,广东省区试鉴定结果,室内表现对ZB群小种和ZC群小种总抗性频率为92.55%,田间鉴定叶瘟和穗颈瘟均表现抗(R),综合评价为抗稻瘟病(R)[1]。2013年在梅州市种植面积为0.8万hm2,2014年迅速上升至1.5万hm2,目前该品种参加2014年福建省晚稻预试组,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2.2 科优16

科优16是2005年由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科丰A(母本)和南恢16(父本)组配而成的早稻迟熟和中稻品种,全生育期平均130.4 d,比对照Ⅱ优838短3.8 d。株高119.4 cm,穗长25.4 cm,有效穗数17.2万/667m2,每穗总粒数160.9粒,结实率80.2%,千粒重28.1 g。2010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85.3 kg/667m2,比Ⅱ优838增产5.7%。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59.9 kg/667m2,比Ⅱ优838增产6.1%。经过在建阳、武夷山、邵武、光泽等地多年多点种植,表现突出,丰产性好,株叶形态好,后期熟期转色佳,适应性强,并于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14年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福建北部等地表现较强优势,推广面积达4.5万hm2。

2.3 科丰A可恢性好,配合力强,所配组合优势强

2007年春在海南利用科丰A与明恢86、明恢63、多系一号、南恢5648、南恢125等10多个恢复系测交配组,同年在福建建阳作晚稻试种观察,这些品种表现生长旺盛,优势强,株叶形态好,结实率高,丰产性好,说明科丰A可恢性好,配合力强。

近年来科丰A与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选育的恢复系南恢996、南恢769、南恢029、南恢1103等恢复系进行测配,优势明显、表现突出,其中科优996、科优769、科优029、科优1103先后参加广东省、福建省等各级区试,表现生长旺盛,优势强,株叶形态好,产量高、抗稻瘟病。

2.4 应用前景

科丰A具有育性稳定,可恢性好,配合力强,抗病好,异交结实率高,繁殖制种产量高等特点,有利于配制高产、抗病、广适性杂交稻新品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3 高产繁殖技术要点

3.1 选择合适的繁殖基地

建阳市地处闽北中心,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局部地区小气候特点明显,是杂交种子生产的理想基地。繁殖田的选择关系到制种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基地选择应集中连片,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才能保证种子质量。

3.2 确定播差期,选择最佳扬花期

依据建阳市多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为确保父母本在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授粉结实,科丰A在建阳夏繁最佳抽穗扬花期应安排在8月中、下旬,在此期间日平均气温在28℃以上,日照充足,开花时穗部气温在28~32℃,相对湿度在80%左右,由此确立父本在6月初播种,扬花时间在8月中、下旬,此时温度适宜,湿度大,光照充裕,有利于开花结实,容易获得高产。科丰A花时较为集中,一般保持系比不育系早2~3 d始穗,为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父本采取分2期播种,第1期父本比母本迟播2~3 d,第2期父本比母本迟播6 d左右,保证盛花期有充足的花粉量,提高繁殖产量。

3.3 加强田间管理,建立高产群体

3.3.1 培育多蘖壮秧 由于科丰A生育期较短,培育壮秧是繁殖高产的基础,因此秧田管理尤为重要;在技术措施上应以秧田攻蘖,靠插不靠发的原则,秧田必须施足基肥,一般每公顷施复合肥375 kg。父本播种量105~112.5 kg/hm2,分为2期播种;母本用种量240 kg/hm2,稀播匀播。秧苗长至1叶1心时,排干畦面水,用300 mg/L多效唑溶液喷施,促使秧苗矮化和低位分蘖。2叶1心时开始施断乳肥,每公顷施尿素300 kg、氯化钾180 kg;移栽前4~5 d施送嫁肥,每公顷施尿素、氯化钾各75 kg。确保秧苗早生快发。

3.3.2 适时移栽,插足基本苗 父母本移栽应控制好秧龄,父母本秧龄控制在20 d内移栽,最迟25 d之内完成移栽,母本按15 cm×15 cm规格插植,每穴插3~4粒谷苗,父本插双行,两期父本各插1行、每穴插2~3粒谷苗,父母本行比2∶(8~10),以保证基本苗数,达到高产目的。

3.3.3 科学肥水管理,加强病虫害管理 大田施足底肥,及时适量追肥并合理搭配氮、磷、钾肥,严格控制氮素肥料的施用量。在父母本移栽7 d后,每公顷施用水稻专用肥600 kg和尿素150 kg;在移栽后14 d时施用尿素和氯化钾各225 kg/hm2;2~3 d再用尿素150 kg/hm2单独施父本,移栽后25 d左右看苗长势情况,每公顷酌施尿素和氯化钾。在田间管理方面,做到浅水插秧,深水返青,薄水分蘖,母本长到一定分蘖时应及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抽穗扬花期保持田间有水,保证一定湿度,更有利于授粉结实。停止授粉后干湿交替至成熟,忌断水过早影响灌浆结实。在病虫害防治上加强对稻蓟马、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和纹枯病、黑粉病等防治工作,同时加强防范鼠害、鸟害,确保高产丰收。

3.4 适时适量喷施“九二○”

科丰A剑叶较宽而长,对“九二○”反应较敏感,在抽穗5%以内进行轻割叶,抽穗10%~15%时父母本同时喷“九二○”,每公顷用量45 g,隔天喷第2次,用量为90 g/hm2,次日喷第3次,用量60 g/hm2;喷完3次后,次日父本单独再喷45 g/hm2,使父本略高于母本,以便人工授粉。在喷施第3次“九二○”时,每公顷加入磷酸二氢钾750 g喷母本,以增强母本柱头活力,提高结实率,提高千粒重。

3.5 严格除杂去劣,适时收获

在繁殖亲本过程中,严格把握各个环节。首先,从亲本纯度开始抓起,亲本纯度务必达到标准;其次,做好隔离等相关工作,可采用时间隔离、屏障隔离与空间隔离相结合,在分蘖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等各个生长时期分别除杂,尤其抓好喷施“九二○”前后4~5 d的关键时期,此时除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授粉结束7 d左右将父本割除并搬运出父本行,确保田间无父本遗漏。最后,收获前5~7 d关注天气情况,及时抢收,防止穗上发芽,在收割、运输、晒种、贮藏等环节中,严防人为或机械混杂,以确保种子质量。

[1]邱慧明,周仕全,江文清,等.杂交水稻组合“科优769”的选育及栽培与制种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4(1):49-51.

猜你喜欢

父本母本稻瘟病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三种土壤灭菌剂对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响
不同母本密度对敦玉328杂交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
不同药剂防治苗稻瘟病、叶稻瘟病效果试验研究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试验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