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滞胀发展与转型

2014-04-17滕飞赵琼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成人办学个体

滕飞 赵琼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连云港 222000)

一、滞胀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之困

1.关注学历教育的提升,忽视了成人教育的终身特性

成人高等教育是社会成人群体对高等教育的主动接受。纵观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不难看到,决定成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其能否满足社会不同主体需求。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校夜大正式招生,成人学历补偿教育就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对各类人才日趋重视,作为拥有知识象征的学历文凭成为广大成人的内在需求,学历文凭成为越来越多成人的追求目标,使得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年年攀升,极大地促进了成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当然,在成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功利色彩也日显突出,许多高校把成人学历教育当成了“摇钱树”,只考虑规模的扩张,不考虑内涵的发展,只在乎数量的膨胀,不在乎质量的提升。在这种唯学历观引导下,成人高等教育顽强地固守学历教育和经济利益,无法根据社会经济结构变革和时代日益变化的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逐渐丧失了其终身教育的特性。教育对象日渐收窄,办学功能日渐僵化,使得成人高等教育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质疑和生存挑战。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打破学历教育的束缚,贴近时代发展的脉搏,以终身性教育作为发展方向,借助高校人才培养的资源优势,采取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实现一种全新的转型。

2.注重规模和效益,忽略了成人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尽管成人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很大,但成人教育在高校发展中却一直处在边缘化的位置上。许多高校在开展成人教育时往往将经济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将其作为创收的主要手段,毫无节制地扩大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忽视了质量的提升,忽视了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这不仅导致了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信任危机,也引发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大战。高校为了争夺更多的生源遍到处布设函授站点。这些函授站点大都各自为政,有些站点甚至根本不具备办学基本条件,师资匮乏,连基本的教学设施都没有,根本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更不要说教学质量的提高了。随着普通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生源的日趋减少,这种无序的生源大战势必会愈演愈烈。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协调统一的。然而,当下成人高等教育功利色彩过于明显,经济利益至上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难以科学地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急需人才,而且也难以最大限度地借助于非学历培训的形式开发人力资源,更难以使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达到最佳状态。

3.秉承高等教育的体系,遮蔽了成人教育的职业特性

同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尽管有着许多共同之处,遵循着共同的教育规律,但二者在目标、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其办学方式应该各具特色。然而,现行的成人高等教育过多地秉承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几乎成了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职业针对性和实践性不强,不仅忽视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独有特色和成人学习的特点,抑制了成人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成人高等教育的功能难以有效地发挥,无法体现成人高等教育的实用性、灵活性、适时性、多样性等特性,而且由于没能及时地向职业技术教育转变,致使成人高等教育无法紧跟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重新配置的步伐,不能及时找准与社会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的有机结合点,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丧失了职业教育特性,因而失去了因社会全面转型而产生的大批转岗再就业人员重新接受新的学习和培训这一广阔的生源市场,最终严重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多元取向:成人高等教育转型之需

成人高等教育提高了学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增强了他们的社会竞争力,改善了他们的社会生存现状和生活质量,促进了他们人生价值的实现,进而促进了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成人高等教育实现转型既是一次质变和飞跃,也是其基本形态的更替[1]。

1.以个体素质提高为核心,确立学力提升的价值取向

构建学习型社会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必须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必须坚守学习是一种生命成长的原则,必须以成人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延续性为主线,以个体素质的提高为核心,采取多元的、切合成人学员个体实际的教育方式,切实提升成人学员个体的学力。为此,成人高等教育要彻底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立足成人学员个体的职业特征,实行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衔接、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结合的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成人学员个体的内在需求,为成人学员个体的发展设计个性化的最有价值的课程结构,构筑能够满足成人学员个体生活和职业需要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培养成人学员个体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提升和拓展他们在人文、自然以及社会科学领域方面的素养和知识。成人高等教育要符合成人学员个体所在岗位和职业的特点,立足他们的工作经验和生活实际,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核心,充分尊重成人个体的内在需求,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发成人个体的经验资源,以生活的语言气息为成人学员个体搭建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平台,真正实现“文化下移”和“知识解放”,以吸引更多的成人个体参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活动,重塑成人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声誉。

2.以实现品牌效益为根本,确立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

品牌是高等学校资源、实力以及成果的结晶,是社会对其内在素质检验的结果,更是高等学校社会声誉的象征。品牌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命和灵魂,不仅是高校品位高低的标志,更是吸纳社会生源的金字招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成人高等教育价值观念陈旧,办学方式落后,过分追求经济效益,造成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下滑、信誉不高,极大地束缚了成人学员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严重影响和诋毁了高校的成人教育品牌。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打破普教化、功利化的视域,凸显成人教育职业性、针对性、应用性和开放性,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成人学员的知识、能力、素质为目的,充分挖掘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优势,真正办出成人特色,形成自身品牌,进而自觉地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成人高等教育规律以及先进文化引领社会和服务社会。为此,成人高等教育不仅要主动参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为成人个体提供灵活、有效和实用的就业和创业培训服务,同时,还要按照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律,破除办学行政化运作模式,开放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积极与社区、企业、民间团体等机构合作办学,主动搭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平台。

3.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标杆,确立职业特性的价值取向

产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是相互促进、互为依存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引发人才需求结构的调整与变化[2],对人才的层次、类型和规格提出新的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必须紧随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的步伐,面向职业技术教育,找准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结合点,及时调整和规划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和培养类型,不断满足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增强成人学员的社会适应性,并为其提供极具个性的学习环境和空间。首先,以职业特性为价值取向的成人高等教育要转变人才培养的观念,把培养实践型、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将能力培养作为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以社会需求和市场经济建设为导向,按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优化专业结构,制定凸显成人学员岗位技能的人才培养和训练方案;其次,要通过产学研的途径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联系的通道,采取订单式培养和模块化教学的方式,以便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训平台建设等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和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使成人学员能够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中,切实提升的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以满足他们求职谋生以及转行、转业等个性发展的需要;再次,要大力开展在岗、转岗、职业技能以及职业资格认证等大学后继续教育[3],以满足岗位变化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成人学员个体的综合素质,真正体现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宗旨。

[1]余小波.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困境与转型[J].教育研究,2008(12):86.

[2]李 彬.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才需求及供给的选择[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2):132.

[3]王海林.成人高等教育的职业教育特性[J].成人教育,2006(12):39.

猜你喜欢

成人办学个体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成人不自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Un rite de passage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