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幸福感研究综述

2014-04-17黄晓庆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幸福感主观心理健康

黄晓庆

(福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福建漳州 363000)

当代幸福感研究综述

黄晓庆

(福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福建漳州 363000)

幸福感有三种研究范式: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幸福感的发展主要经历三次重大变革:情绪幸福感与认知幸福感的融合、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融合、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幸福感的融合。目前幸福感研究发展到第三个阶段,未来应着重推进幸福感整合模型研究、本土化研究及幸福感干预模型研究。

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

幸福最早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话题,真正进入人们视野,成为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关注的焦点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我国幸福感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幸福感研究的兴起并非偶然,是时代召唤、学科召唤以及思想召唤的必然结果。

幸福感有三种研究范式: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简称PWB)和社会幸福感(Social Well-being,简称SWB),其哲学基础是快乐论(hedonic)和实现论(eudemonia)。快乐论认为幸福是一种快乐体验,是由高兴和快乐组成(hedonism, Kahneman等,1999),反映在主观幸福感研究之中。实现论认为幸福不仅仅包括快乐,还包括人类潜能的实现与发展,可以使个体功能更加健全,反映在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研究中[1]。幸福感理论模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情绪幸福感与认知幸福感的融合,形成了主观幸福感理论模型。第二次是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融合,形成促进积极心理测量模型。第三次是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幸福感的融合,形成积极心理健康模型(苗元江,2009)。

一、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幸福感研究的主流范式,曾一度被称为幸福感的代名词。1967年Wanner Wilson 撰写的《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开启了当代幸福感研究,奠定了主观幸福感长达40年之久的主流地位。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界定,心理学研究者多从操作层面、结构角度进行定义。

主观幸福感有两个衡量指标,情绪和认知。最早研究者们认为主观幸福感是单维的,主要由情绪构成,用来衡量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1969年Bradburn提出幸福评估的情感取向模式,认为幸福感是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之间的平衡,如果人们较多地体验到愉快的情感而较少地体验到不愉快的情感,就可推定他们是幸福的;否则就是不幸的[2]。1976年Andrew和Withey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的认知维度(生活满意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由认知构成,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Diener,1984)。1999年Aryee提出个体对主要生活领域的满意度的衡量也是不可忽视。随后,Mckennell,Atkian及Andrews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主观幸福感是由认知和情感共同构成。由此,开始了幸福感研究的第一次融合,即情绪幸福感与认知幸福感的融合。

二、心理幸福感

1995年,Ryff和Keys提出了幸福感的第二种研究范式——心理幸福感,并用以区别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由此进入人们视野,成为幸福感研究的另一种研究范式。关于心理幸福感的理解,心理学研究者们基于不同的理论思想,给予其不同的界定。

Waterman(1993)认为,快乐是享乐主义的定义,而幸福则涉及人们与真实的自我相协调一致;幸福发生在人们从事与深层价值最匹配的活动中,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们感受到强烈活力,展现了真实的自我。Ryan和Deci(2000)的自我决定理论是又一个将幸福主义或自我实现概念当作幸福感的核心定义,以及试图解决什么是自我实现和自我如何实现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拥有一种基本的内在的自我决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引导人们从事他们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并且使人们能够灵活地适应社会环境(张爱卿,2002)。Ryff(1995)认为心理幸福感就是通过发挥潜能努力达到完美的体验(努力表现完美的真实的潜力),并根据人的发展理论构建了心理幸福感六维模型,主要包括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标、良好关系、环境控制、独立自主(Ryff,1989)。

随着心理幸福感的出现,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幸福感研究进入第二个发展时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融合,许多学者为此做了大量研究。Compton和Smith较早地发现了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整合趋势。在对主观幸福感和其他积极心理健康量表中的各项指标作了主成分分析后,Compton和Smith(1996)发现两个主要成分分别是主观幸福感和个人成长,意识到主观幸福感或心理幸福感都不能单独成为衡量心理健康的指标,二者整合才更能反映心理健康水平。1998年,McGregorh和Little分析了幸福感各维度的关系后同样发现了幸福感的两个基本因素:目标效能(与快乐有关)和目标整合(与意义有关)。2002年,Co-reyl整合出一个由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共同组成的理想幸福感模型,从而得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是积极心理机能的两个截然不同但却相互联系的方面,只有将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整合起来才能更好更全面地理解幸福感,这也是未来幸福感研究的一个主要趋势[3]。

三、社会幸福感理论模型

社会幸福感的研究源于古典社会学中的关于社会道德沦丧与社会疏远问题的研究(Mirowsky&Ross,1989)。1998年Keye正式提出了幸福感的第三种研究范式——社会幸福感。社会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质量以及对其生活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自我评估[4],主要关注于个体在社会领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任务,表明个体在社会关系中适应的好坏及其程度。社会幸福感虽然起步较晚,但一经出现,就受到心理健康领域的关注和重视,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个体常能体验到社会幸福感作为个体总体健康的重要指标。基于此,Keyes(1998)提出了社会幸福感可具操作的五个维度:社会整合、社会贡献、社会和谐、社会认同、社会实现。

社会幸福感的出现,推动了幸福感研究第三次重大转折,即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幸福感的融合,从而推动了积极心理健康模型的发展。目前关于三者整合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结果有限。Keyes对美国中年人幸福感调查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在该调查中,Keyes(2007)首次对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进行结构整合,并将整合后的理论模型命名为积极心理健康。他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是一种完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没有心理疾病并且获得情绪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的全面繁荣。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陈浩彬、苗元江对三者关系作了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并得出幸福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包括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个因素,三者之间在概念意蕴上相互独立,在个体体验上相互分离,但在理论结构上却相互关联(陈浩彬,2012)。

四、未来展望

1.幸福感结构整合

目前,幸福感研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的整合。新的时期带来新的问题,三者整合研究尤其是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较少。仅有的具有代表性的是keyes的研究。1995年Keyes等人对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心理幸福感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自我接受和环境控制两个维度同快乐感和生活满意度有中等程度的相关,而独立自主、个人成长、良好关系、生活目标之间关系不明确。2007年Keyes对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三者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社会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相关达到0.44,社会幸福感与传统的情绪幸福感的测量有着明显的区别。由此,可看出幸福感的整合缺少系统、具体实证研究,对于其内部的作用机制、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方式和路径、整合后测量工具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验证和开发。

2.幸福感本土化研究

幸福感具有社会文化性,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幸福观[5],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幸福感的理解不同,评价标准不同,感受不同。目前我国对幸福感的研究还处在对西方国家幸福感研究成果的模仿和借鉴阶段。东方和西方是以不同文化为背景的,西方人的幸福感不能等同于东方人的幸福感,西方的研究成果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幸福感研究,因此,未来应该大力推进我国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建立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幸福感综合模型及测量工具。

3.幸福感干预模型建立

在幸福感的多层次研究中,最前沿、最具实用价值的是幸福感的干预研究,也是目前涉及较少的领域。幸福感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复杂性。康德就曾说:幸福的概念如此模糊,以至虽然人人都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决议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康德,1957)。其二是多面性。幸福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主观与客观、快乐与意义、发展与享受、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幸福感的特性为幸福感的干预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国外对幸福感的干预主要集中在主观幸福感视角,对整合后的多维幸福感干预研究少之甚少,我国幸福感研究本就起步较晚,目前幸福感干预研究几乎未涉列。为了提高国人幸福感指数,构建和谐幸福社会,我国研究者应加强幸福感整合干预模型建构与研究。

[1]Ryff C D,Singer B H,Love G D,Positive health:connecting well-being with biology[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Royal Society Biological Sciences.2004,359:1383-1394.

[2]邢占军.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03).

[3]Corey L M,keyes etal Optinizing well-being the empirical encounter of two traditions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2:1007-1022.

[4]Mirowsky.J.,&Ross,C.E.Social cause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M]. Aldine de Gruyter.1989.

[5]高良,郑雪,严标宾.幸福感的中西差异:自我建构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0,Vol.18,No.7,1041-1045.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happiness

Huang Xiao-qing
(Fujian Zha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happiness research paradigm: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social well-being. Happiness mainly experienced three big changes: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well-being and cognitive well-being of integr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social well-being. Happines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the third stage at present, 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promoting well-being integration model, localization and happiness intervention model study.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ocial well-being

G443

A

1000-9795(2014)010-000170-02

[责任编辑: 鲍 雨]

黄晓庆(1981-),女,辽宁丹东人,硕士,福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猜你喜欢

幸福感主观心理健康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