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趋向探讨

2014-04-17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导向英语教学

张 强

(吉林警察学院 吉林长春 130117)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趋向探讨

张 强

(吉林警察学院 吉林长春 130117)

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就业导向”对高校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接着从实施“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更新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以及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趋向。

就业导向;英语教学;改革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高校的英语教学理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总体来看,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从我国大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来看,高校英语教学方式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英语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开口说英语的能力不强,导致了“学不能用”的现象等,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就是缺少实际训练,所以,在新时期要以就业导向进行高校英语教学方面的改革。

一、“基于就业导向”对高校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基于就业导向”就要求高等院校英语教育要以就业为方向,根据具体的就业要求来设置英语课程,根据就业的要求来组织英语教学。要有效的组织与实施英语教学过程,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是要结合市场需求,对市场的信息有所了解,通过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来满足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所以,依照英语教育岗位需求的调查,高校英语教学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学以这个教学目标为基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二、当前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使得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体验意识不够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涉及一些比较难懂词汇,有的比较生涩,很多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阅读量较少,因此在遇到一些生僻单词时往往不知道具体的意思,加上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积极性的激发不够,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只是按照教师的讲解,对各种单词、语法、句式等进行学习,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2.课外活动的开展不够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拓展,在教育过程中加强课外活动的拓展,是很多高校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实施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当前很多高校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对课外活动的拓展比较少,往往注重一些实践理论课程的教育,缺乏一些生动形象的课外活动,一般都是进行课堂教育,而且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最终导致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兴趣不高。

3.学生的英文文化意识不足,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不到位

随着近年来国际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英语教学也变得越来越普遍,英语是一种针对学生的工作以及生活实践产生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受到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评判一个人的工作能力的重要参数,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交流和结合的机会越来越多,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需要采取不同交际手段,为了提高交际成功率,需要对对方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和掌握。但是当前很多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教育力度不够,使得很多学生的英文文化意识不强烈,因此不能对西方文化进行深刻的体验,最终倒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效率不高的问题。

4.高校英语师资力量队伍有待完善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引导,在学习过程中,加强教师能力素养培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高校英语教师队伍当前还有待壮大和充实,由于当前社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完善,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当前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师都偏向于理论型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法、单词等方面的教育程度相对重于进行实践教育的程度。

三、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趋向

1.实施“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所谓“学以致用”不只是强调语言的使用,主要是综合运用语言的知识与技能;不是为了考试而应用,主要是为了实际的需要而应用;也不一定是立刻使用,可以是为了以后的持续发展而用。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要坚持“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突出培养英语这门语言的运用能力以及核心语言能力,减少“考试型”以及“学术型”教学,避免过早的显露职业化英语的倾向。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候,可以使用比较真实、地道的英语语言材料,还有人文性与实用性结合的语言材料,不但要注重语言的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语言技能,加强学生综合语言方面的应用能力。此外,要采用输入与输出结合的教学方式,综合理解与表达,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让学生在知识分享与经验讨论、探究发现等学习活动中理解和运用英语。加强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的运用,也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高校教育的关键,因此从学校的角度出发,需要加强英语教育的意识,首先应该将英语文学课程提升到英语专业学生的课程的重要地位上,将英语文学课程安排成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给英语文学课程更多的时间,合理地安排英语文学课程与其他英语课程之间的关系,并且给英语课程安排更多的实践时间,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提升。

2.更新传统英语教学模式

传统英语教学主要是“粉笔+黑板+听力”的模式,这种单一枯燥的模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了一定的限制。新时期,要积极适应新时期高校人才的培养需求,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让高校英语教学从培养目标到方式都有一个转变。随着教学目标的调整,要建立与之适应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高校英语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有限课时的前提下,传授给学生移动的基础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要采用新型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第一个方面,在教学中要不断发挥学生的潜能,语言学习是不是能够取得成功,主要在于学习人员是不是充分的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通过讨论、交流以及启发等教学实践方式来培养高校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第二个方面,教师可以跟学生进行角色互换,从而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注重启发式、引导式的交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语言实践与训练的时间。总之,英语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尽可能的多练习,减少灌输式教学,真正的把英语教学过程变成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过程。第三,在高校英语的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意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由于英语主要是作为一种交际语言在使用,尤其是随着当前国际交流越来越多,对学生的英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高校学校的学生而言,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个西方的文化的体验,有助于提高其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者是教师,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教师热爱高校英语教学的观念,加强高校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让教师具备比较强的语言功底,还要有比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能够一专多能,对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从而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此外,教师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还要掌握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可以辅助多媒体教学,增加英语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英语教学人员进行培训,使得他们可以深入到企业或者社会中,参加更多的实践,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英语教师的招募过程中,要对教师的能力素养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不仅要招募理论性较强的教师,还应该要招募实践性较强的教师,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而不仅仅是理论型人才。

4.加强教育过程中的趣味性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趣味性的提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关键,也是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关键。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改革,而是加强课外教学的力度。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特色的游戏。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对教育游戏的运用,以提高课题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运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时应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感等多方面的因素,高校生具有不同的个性,在教学中应该要选择一些有特色的游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经历,还有助于使得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尤其是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动机,使得学生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利用一些英语对话进行表演,加深学生对英语对话之间的场景的了解,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加强课外活动教学的力度。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的有限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很难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课外活动的拓展,加强课外活动的拓展,还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课外活动中发现更多的乐趣。当前,各个行业对于英语人才的要求不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听说写这几个方面,在很多场合,还需要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交际,这是就业的基本要求。所以,要积极建立英语第二课堂,加强校内外英语实践,为英语练习提供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英语的实用性。比如可以在课后举办一些音乐欣赏会、读书会等,也可以模拟职场英语的场景,可以开展一些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剧比赛以及英语角等方式,还可以组织英语听力、英语技能大赛等,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实际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够在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英语知识的内涵,从而提高自己的读写译以及视听说的能力。在课外活动中加强学生的体验,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外活动中来,因此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而不是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学习,因此所开展的课外活动应该要生动有趣,要做到寓教于乐,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同时可以在游戏和放松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社会需要的是职业性比较强和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复合型人才,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所以,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校内外英语实践,提高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从而为英语综合人才的培养保驾护航。

[1]李思阳.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12).

[2]宋莉.跨文化交际法中国英语教学模式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04).

[3]孔庆炎,刘鸿章.高校实用英语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大学英语教学,2013(4).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Zhang Qiang
(Jilin Police Academy, Changchun Jilin, 130117, China)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based on the employment guide" for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n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knowledge", update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mode and strengthening the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and so on, then present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employment guidanc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H315

A

1000-9795(2014)010-000098-02

[责任编辑: 周 天]

张 强(1979-),男,吉林省通化市人,研究方向 :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导向英语教学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