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建设一流大学的治理能力
——记四川大学“提升治理能力,推动内涵发展”系列活动

2014-04-17应厚非

教育 2014年14期
关键词:四川大学教职工学校

■应厚非

强化建设一流大学的治理能力
——记四川大学“提升治理能力,推动内涵发展”系列活动

■应厚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加强能力建设,努力提升一流大学建设治理能力,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建设一流大学、实现川大梦的必然要求。因此,学校将提升“提升治理能力,推动内涵发展”作为今年全校工作的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一流大学建设治理能力提升活动,有力地提升了学校教职工的治理能力和建设能力。

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近年来的改革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学校清醒认识到,对照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四川大学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学校部分管理人员思想僵化、干部队伍老化、习惯“川化”比较突出。一些管理人员不清楚学校与一流大学的主要差距,没有查阅过国外一流大学的资料,更没有把自己的岗位工作与一流大学进行对照思考。在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方面,学校的管理方式还比较粗放,只工作、不思考的现象比较突出,开拓创新的能力比较弱,满足于方便自己工作,很少主动思考如何设计才能不让师生麻烦。国际化交流和服务能力也有待提高,许多窗口服务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英文服务岗位;同时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国际交流能力,无法为外籍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学校教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能力还比较欠缺,一方面开展课堂互动不够,照本宣科、不讲解、不讨论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很少开展非标准答案考试,平时不布置作业、不计算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直接从题库里选题设计试卷,让学生突击背书也能轻松过关。此外,在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化办公、廉洁自律等方面,学校与一流大学也存在较大差距。

学校认为,这些问题和差距背后,最根本的是一流大学建设治理能力的不足,最核心的是观念和认识的差距。只有每一个干部都思考心目中的一流大学是什么,每一个教职工都思考一流大学的岗位标准和要求是什么,思考在一流大学任职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使提升一流大学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成为每个人的自觉和习惯,才能使一流大学建设治理能力成为每个人的认识和行动。因此,学校专门将“提升治理能力,推动内涵发展”作为今年全校工作的主题,这也是今年学校教代会主题。

众人拾柴火焰高

2013年下半年,学校围绕治理能力建设专门成立了7个调研组,广泛调研了国内外大学的有益做法。学校机关围绕提升治理能力和能力建设问题,更是率先带头进行了深入研讨。上学期末,机关各单位在本部门内进行了动员,并组织机关职工围绕一流研究型大学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治理能力和建设能力、目前学校还存在哪些差距、怎样提升相关能力等问题进行了广泛学习讨论。寒假期间,机关不少同志又利用休息时间进一步深入调研和思考,并将自己调研和思考的成果整理撰写成论文报送到机关党委。目前已收到机关干部职工提交的有关论文和PPT共93篇。特别是有部分单位如教务处、宣传部等,在本学期开学初结合新学期工作和学习安排,多次在单位内部组织了PPT汇报,就治理能力和建设能力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地交流研讨,收到很好的效果。

学校还分批分类先后召开多次召开由校长谢和平等校领导带头参加的“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治理能力和建设能力”专题论坛。论坛设立人才培养组、党群工作组、科研与社会服务组、公共服务组等主题,各单位处级干部、科级干部和职工代表积极到场聆听讨论,并踊跃发言。论坛上,大家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提出不少学校提升治理和建设能力的真知灼见。如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师林祎,对四川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和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发展的服务工作做了精心对比,指出了学校存在的差距和今后改进的思路与措施;党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黄雯雯结合组织工作的特点,谈到“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建设,需要一流的干部队伍,选好干部、用好干部、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一流研究型大学能力建设的重点之一”;研究生院教师郑炳伦提出,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以研究生导师服务管理为核心,拓展、挖掘导师与学位工作的管理服务需求,科学系统设计,搭建导师综合服务平台,系统为导师提供培养过程管理、信息互动、个性化服务、质量评估等功能”。校长谢和平、校党委常务副书记罗中枢等校领导在论坛上还带头与发言代表互动,简要指出发言的价值与不足。这些具有很强创新性、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发言,既为全校教职工寻找自身差距、借鉴提高自身工作水平打开了一扇窗,也为学校建设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提供了不少可操作的建议。

六项能力作保证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校教职工对一流大学如何进行管理的认识加深了,对自身岗位的工作标准和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接下来,学校还将进一步强化教职工对一流大学治理理念、标准与要求的认识,使提升一流大学治理能力和建设能力成为教职工自觉自律的行为,成为四川大学的习惯和特色。

一是提升对一流大学认识和理解的能力。以“提升治理能力,推动内涵发展”为主题的四川大学2014年双代会,将把全校教职工提升认识和理解一流大学能力作为会议的重点,通过大会发言、分组讨论等形式,真正帮助教职工找到在观念上和认识上的差距,使大家认清一流大学的内在本质要求和建设标准。

二是提升国际化服务的能力。学校将通过管理人员国际化培训、全英文授课专业教师能力建设培训,设立“国际学术交流专项经费”等措施,提高广大教职工国际化服务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

三是提升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能力。学校将进一步细化工作环境、优化工作流程,努力把每个岗位做细做精,把每个细节想在前面、做在前面。同时,健全完善管理人员责任追究机制,对工作中具体环节出现重大举措、造成管理事故和重大损失的管理人员实行严格问责,努力提升每个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能力。

四是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学校将按照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要求,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评价和激励机制,构建起体现教学能力水平的教师选聘制度。

五是提升信息化管理服务的能力。2013年学校已经与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签署了合作协议,由银行出资支持学校信息化工程建设。在此基础上,学校将构建共享化、数据化的信息管理平台,着力推进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通过电子邮件、短信平台等构建学校与师生员工之间的信息化沟通服务平台。

六是全面提升廉洁自律能力。学校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带头强化自律自省,认清权力的本质,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公私分明、规范权力、规范管理、守住底线。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猜你喜欢

四川大学教职工学校
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百年精诚 誉从信来——走进四川大学华西眼视光之一
学校推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四川大学信息显示研究所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