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目标设定的四个基点

2014-04-17沙建华

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文本文章

■沙建华

语文教学目标设定的四个基点

■沙建华

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它决定着教学行为,规定了教学的走向与路径;它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是师生从事一切教学活动的指针,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还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

基于课程,语文味儿再浓一点

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为例,这是一篇改编于新闻报道的文章,主要记叙了“非典”横行时期,护士长叶欣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最后不幸感染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讴歌了白衣战士勇于奉献的崇高品质。尽管这篇文章的思想性、情感性都比较强,但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1、5、6、8自然段;②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③品味重点语句,体会叶欣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感受她的伟大人格和无私精神;④能结合文章内容,用一两段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与同学交流、分享。

其中,目标①和目标②指向朗读、背诵、识字、写字等学好语文的基础性工程;目标③指向文本语言的品味与学习,并在语言的学习中渗透情感、思想熏陶;目标④指向阅读理解与表达运用。纵观以上四条目标,大部分都着力于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提高,思想熏陶、人文濡染、品德浸润等层面的内容仅仅略微有体现,这样的目标设定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特点。

基于文本,教学价值再高一点

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拐弯处的回头》一文为例,这是一篇短小精悍,质朴感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主要叙述了弟弟的脚被割破后,爸爸一开始只是简单地交代了几句,后来忍不住在拐弯处“不经意似的回头”,有力地验证了一个伟大而凝重的主题——父爱无言。爸爸在拐弯处的回头这一细节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动不已,更让一个严肃、爱子的父亲形象在读者脑海中丰满起来。文章欲扬先抑,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使父亲形象力透纸背。结尾处“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一句富有哲理,给人启示:爱有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亦或一句简单的话语就足够。

在备课时,通过查找、搜索资料,笔者发现《拐弯处的回头》并不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而是儿童文学作家陈果创作的一篇小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本完全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篇文学作品。那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如何定位文本的体裁,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呢?在认真阅读了教材后面“课后练习”的有关内容后,笔者决定把它当成一篇叙事性文章进行教学。其一,因为这篇教材的阅读受众是三年级孩子,对于“小说”题材的学习略显过早,如若教学,必定是人为地拔高教学目标;其二,尽管从现实的角度来解读这篇文章,会发现有很多极端性表达亦或是明显虚假的成分,但文章所叙述的事情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接近,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

基于学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年段、年级进行教学,教者必然会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已有学习经验来设定教学目标。更主要的是教者一定要吃透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各学段的教学目标要了如指掌、烂熟于胸。唯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基于学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语文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立场。

基于运用,言语实践再多一点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语文教学的“语用”功能,把“语言文字的运用”提升到迄今为止课程改革中最为重要的地位。因为,语言文字的运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教师上课需能言善辩,学生学习要侧耳倾听,作家创作得益于妙笔生花的写作功底,编辑审稿离不开一目十行的阅读技能……可以说,七十二行,行行需要语言文字的运用;可以说,哪里有人,哪里就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学习语文,就是要在理解和表达中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在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中学会运用语言。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体现并落实相关的言语实践训练。如学习《西湖》一文,不妨仿照文本句式,练习用打比方、拟人的手法描绘景物;学习《秋天的怀念》,练习边阅读边批注,及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学习《乡下人家》,可以通过想象,用一两段话描绘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美丽田园风光;学习说理文《说勤奋》,也可以试着用一两个事例,从正面或反面来验证文章提出的的论点;学习说明文《秦兵马俑》,可以大胆尝试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介绍一个物品或一处地方……

教学目标的设定直接规定了一节课或一篇文章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关系着教学流程是否能顺利展开,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它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唯有立足“四个基点”,才能“瞄准”目标,让语文教学“有的放矢”。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文本文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