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语文教学

2014-04-17贺彩娜

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导语情感语文

■贺彩娜

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语文教学

■贺彩娜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用心去摸索学习的方法,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功。所以,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使之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融洽的师生情感是基础

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把教育活动视为他们自己真正乐意的事情。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耐心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真诚关注学生,用敏锐的眼光去捕捉学生身上瞬间即逝的“闪光点”,及时把握有效信息,让渗透于教学流程的每个教学环节的评价充满生命力,会给学生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在课堂上,师生要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特别是教师要以情激情,为学生营造一种安全、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学生的状态才会松弛,兴趣才会激发,思维才会敏捷,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是新课程的具体体现。需要教师以教材为依托,以教师的情感呼唤学生的情感,用教师的心灵碰撞学生的心灵,将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和谐统一在听、说、读、写之中。如声情并茂的朗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深深吸引他们入情入境,使之受到情的感染、美的陶冶。在情有独钟的精彩片段的分析上,以文章优美的情思引起学生的共鸣,以文章的精华滋润学生的心田,让精神的营养通过教师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在学生的合作、讨论、探究中,让学生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呈现在大家面前。在学生情感达到高潮时,引导他们将心中所想、口中所说化为笔下文字,将自己的情感体验用文字传达给其他人。让整个语文课堂流动着师生之情,凸显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感教育。

巧用导语是优化课堂的序幕

导语是拉开课堂的序幕,如果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必须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以导语为桥梁,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以导语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以导语为着火点,点燃课堂气氛。如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下诗歌《秋》时,教师以视频展示了学生提前拍摄的兰州秋天各地的风景。然后说:“秋天是五彩缤纷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喜悦的季节。大自然如同一个神奇的魔法师,把绿叶变黄,把苹果吹红,让大雁南飞,让五谷丰登。请让我们走近秋季,观察秋季,感悟秋季。让我们学习名家描写秋天的写作手法,来书写自己家乡的秋天吧!”这样的导语使学生身临其境,调动了学生情感,创设了教学情境,同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础,真正做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思维也处在一触即发的活跃状态。

激趣提问,引导想象

一个好的提问会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童趣》一课,教师提问:“在你的童年,有哪些趣事?讲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于是,同学们议论纷纷,童年许多美好而有趣的事情一件件地道来。在同学们美好的回忆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课堂提问或讨论应当避免随意性,应在知识的关键处设问或展开讨论。设计的问题还要考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样的问题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课堂上,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令教师满意,教师都要给学生一句勉励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在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中,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就会产生想学、愿学、会学的兴趣。

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中绘声绘色地给示范朗读,并配以相关的图片,就能从视觉、听觉上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为学生想象做好充分的铺垫。如教学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教师以图片展示校园里大雪纷飞、银装素裹的画面,再随着优美的乐曲范读课文,使图片的美、音乐的美、语言的美与课文内容的美交织在一起,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们,唤醒了他们在雪中欢笑嬉戏的回忆,激发了他们无限的想象,从而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帮助成功,使课堂得以升华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兴趣的维持和发展,依赖于自己的学习成果,且这些成果能受到别人的重视。班级中常受表扬的学生成绩往往越来越好,这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同学的认可。因此,教师应尽量采用成功刺激、激励进步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尽量多表扬、少批评,尽量让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可以挑选些同学们平时写的好作文,推荐到校报校刊或其他报刊发表。一旦获得发表,就会极大地鼓舞学生,使其信心更强、兴趣更盛。

在语文课堂上,平时要多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如演讲、朗诵、讲故事、开辩论会、办手抄报等活动。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有了成功的体验,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同时也更容易对语文学习产生“好之”“乐之”的热情,使之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也会自己想办法去提高语文的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导语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导语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阳光
情感
本期专栏导语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