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付出是成长的代价 经历是人生的财富
——中学生成长案例分析

2014-04-17钱桃英

教育观察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会考试家长

钱桃英

(九江职业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江西九江,332000)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学会认知(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也称“合作学习”)、学会生存。四大支柱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成长过程注定充满艰辛。在这六年中,他们要经历关键性的中考和高考,而这一阶段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身心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困惑和问题。那么,在这个关键转型时期,我们该如何去正确地帮助他们,对他们加以有效地引导呢?笔者认为,应该分阶段地指导学生学会面对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一、初中成长策略

(一)学会面对排名

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本上是就近入学,而且教育部门也不提倡通过选拔考试进行编班,但学校一般会根据学生学习程度内定几个重点班级。在重点班级内,竞争比较激烈,考试排名对学生是很严峻的考验,需要让学生学会积极面对。

2005年9月某校初一年级的两个班级分别配备了两位优秀的女教师担任班主任,一位是外语教师,另一位是数学教师。学生杨天天选择了由外语教师担任班主任的重点班级。选择外语教师担任班主任的原因:一是班主任优秀,是学校的首席外语教师,不仅专业水平高,而且很严厉;二是考虑男孩学外语能力可能较弱,杨天天没有参加过任何外语培训,要避免外语成为弱势学科。杨天天进入初中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考试排名。虽然大多数初中生害怕排名,但又要适应中学的评估方式。因此,教师要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排名。

这个班里集中了较优秀的学生,同时家长也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学校也配备了较优秀的教师团队。杨天天的第一次考试在班上排第28名,属中等水平,结果家长和学生都难以接受。杨天天觉得现实很残酷。他感到班级里强手如云,更感到有些同学天赋极好,例如李勃勃从小学阶段开始以自学为主,时常不上学,但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因此,教师要引导孩子尽快适应初中考试,积极面对这种评价方式。

(二)学会学习

所谓学会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认知工具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构建知识,即要学会继续学习的本领;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继续学习能力。中国教育从来不缺乏理论高度,而只缺乏实践深度。

面临中等成绩排名的现实,学生必须采取追赶式学习策略。一是以历史、生物两门学科为突破口,尝试预习—练习—复述—教师授课—练习的模式学习。实践证明,学习效果较好,说明这种方式是有效的。“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这是中国家庭教育领域的开拓者和实践者郑委在《为孩子做出1%的改变》一书中提倡的教育理念。二是学会记忆。以外语、语文两门学科为突破口,尝试阅读、背诵的传统教育方式学习。如利用假期基本背诵下一个学期的语文课本中的古文,熟读课文,最好能有一个同伴陪读,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有利于坚持。三是学会提问。充分有效利用同学、教师、家庭等周围优质资源帮助解决学习中的问题,鼓励大胆提问,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

(三)学会青春疏导

初中二年级是关键性阶段,学科多,难度大、压力大,既是学业成绩两极分化的分水岭,又是青春叛逆期,诸如打闹、谈恋爱、迷恋网络等逃避式消极宣泄方式可能会出现在这段时期。因此,心理疏导十分重要。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内耗现象,其形式主要有:一是与家长形成内耗,不愿意接纳家长合理建议,有逆反心理。二是与同学形成内耗。有些学生感觉压力巨大,以谈恋爱、语言攻击、迷恋网络,甚至以厌学、逃学等消极的宣泄方式释放,逃避紧张的学习,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三是与教师形成内耗。学生通常认为教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不能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从而为得不到教师的呵护关爱而苦恼,甚至产生消极抵触情绪。与此相对应,需要采取避免内耗的相应策略:一是家长消除焦虑,不能把焦虑情绪传给孩子,可以通过撰写孩子成长日志、给孩子写信等书面语言的方式与孩子交流;二是学会人际交往,正确认识同学的消极宣泄方式,以写日志、运动、倾诉等积极的宣泄方式来释放消极情绪;三是要相信教师,在教师的引领下,跟上教师的节奏与思路,配合要默契,坚持自身发力,从教师、同学、家长那里借力,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在爬坡过坎的时期,要集中精力爬上坡,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人的品质将在博弈中得到提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

(四)学会均衡发展

所谓“木桶理论”,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桶理论”启示一:改变木桶结构可增加储水量;启示二:通过激励让"短木板"变长。江西省赣北某市中考有10门考试科目,其中包括体育加试30分。男生体育测试项目有100米、立定跳远、俯卧撑。对于有的学生来说,最难的是俯卧撑,在短期内要提高运动成绩,科学训练十分重要。针对考生的运动能力,请专业教师做个性化的科学辅导,加强训练,体育加试前进行模拟测试,熟悉程序,争取在体育加试中获得满意的成绩。初中三年级化学既是起始学科,又是毕业考试科目,是学习时间最短,快速评价的一门学科,既是容易拿分,又是容易失分的学科。为了不输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引导学生如何学十分重要。在最后冲刺阶段如有薄弱学科,要请教师针对性地突破,如中考政治是开卷考试,如果是弱势学科,教师个别点拨,考生就更有信心了。总之,各学科均衡发展,对于考试取得好成绩十分重要。

(五)学会合理定位

所谓合理定位,是指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特征来确定自己的目标、职业以及在群体当中的位置,不能错位、越位。参考学校每年中考录取的常态,结合考生学业成绩排名,特别是初中三年级的月考成绩排名状况,合理定位非常重要。如杨天天4月底的一次考试排名第150位(学校有700多考生),教师和家长建议定位在重点中学普通班,达到这个目标就成功了。特别是考前最后一个月要克服倦怠现象,最后几次的考试成绩也影响考前的心理状态。杨天天在最后一个月考试状态越来越好,达到巅峰状态。这说明状态最好,心理已经调试到最佳状态,定位合理,压力适中,最有利于考试正常发挥。

(六)学会应急调整

学生在关键性的考试中往往会遇到难以预料到的困难。考试易紧张、兴奋。杨天天在数学候考时,就喝了一瓶水,考试结束前半小时,要上厕所,监考教师未允许,影响了他解题。回家后他气恼地把准考证丢在沙发上,不想考了,情绪特别急躁。家长尽快帮他调整:一是数学考试已经过去了,想也无效,如果再纠结,影响其他学科的考试,会全军覆没,多年努力付诸东流;二是要吸取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类似的情况不要重复发生,经验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七)学会等待

中考结束后,是漫长的等待,心理往往急躁不安。杨天天终于等到了中考成绩,但又要等待分数线的划定。他考了658分,市区同一个分数的,就有19人。估计录取分数线650多分时,他更是坐立不安。家长开导他、帮助他分析,659分的分数线不符合要求,这种概率是最小的,应该安心等待。他天天关注分数线,只要电话响了就认为分数线出来了。在等待中,分数线出炉,653分,他以高于分数线5分的成绩胜出,中考圆满成功。

(八)学会放松心情

初中三年,如履薄冰;牛刀小试,圆满成功;放松心情,养精蓄锐。家长和学生共同策划了由近及远的游学方案,参观岳母祠、九江市共青城胡耀邦陵园、红色革命根据地瑞金,游览福建永定客家民居土楼,走访中国最美的大学——厦门大学,亲近自然,走海滩、游大海、观荷花、摘莲蓬。两个中考考生家庭结伴旅游,调节生活,放松心情。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人总是要学会成长的。成长的过程中虽然会痛,会难过,甚至会心灰意冷,但既然要成长,总是有代价的,伤痛也是成长的代价。

二、高中成长策略

中考已经属于过去,踏进高中校门的第一天,学生就梦想着三年后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虽然市区4500多名考生中前600名进入重点中学重点班,在已经分层的平台上,高中三年是更加艰难的三年,竞争更激烈。杨天天以高重点线5分的成绩入围,优势不明显,形势更严峻。

(一)学会班级认同

所谓社会认同即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杨天天小学、初中都是在名校的重点班,高中是以分数论英雄,还有重点班中的重点班——实验班。他未进实验班,一是分数不占优势(有的学生高出分数线50多分),实验班的压力会更大;二是选择了物理教师担任班主任,大多数人都认为高中物理很难。有的同学家长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很快就转到另一所重点中学去了,有的同学家长花钱择班入了实验班。杨天天一时觉得很失落。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分析,意见达成一致,认为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父母就是普通教师,没有那么多社会资源,而且实验班与高考成绩不是唯一的对应关系,个人的努力才与高考成败有很大的相关性,一定要认同自己、认同班级、认同教师及认同学校。三年后高考结果才是一次真正的亮剑。思想包袱去除了,孩子才能够轻装上阵,快乐学习。

(二)学会选择

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可见,大凡做出选择,一定要选择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东西。高中阶段面临文理分科的艰难选择,高中入学分班前已经按照文理科的意向进行了初步分班,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中学习,要进一步确定文理科。文理科的选择是件很纠结的事。家长提供了三个建议:一是理科的高校多,就业可能广;二是家长只给建议,选择权给考生,不管是选择文科还是理科,竞争都很激烈,困难都很大,因为中国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有限,必须要以高考分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来分配资源;三是选择了就要承担,不动摇,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不要徘徊、优柔寡断,这样会影响斗志。经过艰苦抉择,杨天天选择了理科。

(三)学会自主

初中阶段学习是家长陪伴式学习,高中阶段要学会自主学习。赣北某市高中三年需要晚自习,学生每天有十多个小时在学校度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同学既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又是竞争对手,自身才是学习的主体。这就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有时耕耘了,不一定有收获,但是不后悔。高中仍然沿袭初中评价模式,按考试分数排名优先选择座位。有时成绩好或差都有可能受到同学的打击,同学之间是否帮助解答问题都是微妙的抉择,表面上嘻嘻哈哈,满不在乎,实际上暗暗较劲,希望在精神上战胜对方。嫉妒、鄙视各种现象在高中生活中屡见不鲜,有时总想闹点什么事,如孤立同学、要求换教师等来调节生活,放松放松。班级会出现有人转学、有人留级、有人转班、有人辍学等不稳定因素,如果能排除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干扰,心无旁骛,不言放弃,坚持自主学习,就能够磨炼意志品质、积累人生宝贵财富。

(四)学会珍爱生命

培养孩子的终极目的是让孩子一生幸福,教育孩子的唯一方法是智慧。2011年高考前一个月,校园里发生了意外事故:校长的孩子留学回来探亲时,坠楼身亡。在即将面临高考的时候,出现这样的强烈刺激,校园里顿时像炸开了锅,一个中心话题弥散在整个校园。家长的处理策略是:一是倾听孩子对意外事故的新闻发布,因为刺激太大了,不能再强化这一不良刺激;二是在适当的时机表明观点,孩子要珍爱生命。父母养育孩子付出很多心血,放弃生命给亲人带来无限的痛苦,是最大的不孝。孩子的生命属于自己,也属于亲人。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放弃生命。校长痛失爱女后,多次晕倒,但是仍不忘记他的学生,在校园的显示屏上做正面回应:要像爱他的女儿一样,爱他的学生,希望学生好好学习。校长经过十天调整后,回到工作岗位,多么令人敬佩的校长。家长以身边的案例作为契机,教育孩子要珍爱生命。

(五)学会抗压

高考的性质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考的选拔性质。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高考成绩是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依据;另一方面是高考的引导性质。高考是一种导向性考试,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对中学教学起着引导作用。高考这两方面性质决定了高考试题应有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面对高考,人人有压力,往往成绩越好压力越大。但心理学告诉我们,压力适中,最有利于发挥最佳水平。高考像一场战役一样,既残酷又公平,“一考定乾坤”。考试就是出题者设陷阱、考生设法不进陷阱的过程。在考试中一定会遇到困难,谁能及时调整状态,谁就赢得了高考。高考是人生的一次洗礼,爬坡过坎,需要考生独自面对。

(六)祝你成功

家有考生,全家都接受考验。家长送考生到考点,与孩子击掌鼓励“祝你成功”时,考生想哭,走了几米后,调整心态,准备迎考。第一场考试结束后,所有考生笑面如花,感叹焦虑是多余的,第二场数学考试结束后,普遍苦瓜脸。杨天天痛斥出题人与考生作对。家长引导他,爬坡过坎难关可能已经过去,应该积极应对下一场考试。

(七)学会择业

高考志愿的选择是人生职业规划的开始,也是在高校、专业和高考分数三者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填报志愿是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技巧活动,有时在高校和专业两难选择中,要做出取舍,把高考分数用到极致,确实是艰难的抉择。有时在高校和专业中做唯一选择时,考虑专业优先。家长和孩子知分填报志愿时,要做足功课,有了填报意向后,再咨询高考招生人员,听取建议和掌握填报技巧,最后再做调整,形成家长和考生都认同的志愿,志愿都要认真填报,并有梯度,不管是录取哪个结果都能接受。高考志愿的选择家长只有建议权,考生具有决策权,让考生亲自操作志愿的网上填报,不可越俎代庖。

(八)学会做事

学会做事,要学会实践,更要学会创造。要重视建造可供学生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者通过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实践,通过做事获得知识和能力。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以学习为中心,经过辛勤耕耘,有了收获。但是进入大学、考上大学不是目的,是人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开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一生的幸福,为了实现自身的人生理想。杨天天是城里长大的独生子,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独立生活能力差,耐挫力不强,社会实践经验少。高考结束后的假期是学生时代最长的一个假期,而且还是一个没有作业的假期,杨天天参加了三个社会实践活动:一是发放招生广告,经历了夏天户外高温的考验;二是给家里刷防盗窗,经历油漆难闻、腰酸背痛的身体挑战;三是在工地上(他报考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打工,在40多度高温下劳动,积累感性的专业经验。当他领取三份实践活动的薪酬2000多元时,第一次体验到劳动挣钱的艰辛。进入大学,独立面对生活,支配的金钱更多,经历了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家长相信孩子能独立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

(九)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自身的发展。要重视“知识—能力—情操”三维课堂教学目标,不仅注重传授知识,还注重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培养。大学教育是培养职业能力、发展独特个性的开放性教

育,是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阶段。大学生要有积极的兴趣丰富大学生活。高考假期里,一是发展体育兴趣,杨天天喜欢羽毛球,集中训练一段时间,技术突飞猛进,又强身健体;二是练习书法,修身养性,也是中国传统教育;三是朗读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选择了他擅长的项目,有针对性地指导,形成优势项目,同时也发展了个性特长,收获了自信,让漫长的三个月假期生活丰富多彩。

六年的中学生活,经历了中考、高考的考验, 成长的过程注定充满艰辛,要经历足够多的挣扎,足够多的苦痛,足够多的失落,足够多的忧伤,足够多的危险。有成功、有失败、有挫折、有徘徊、有郁闷、有痛苦、有快乐,每一位中学生既爱又恨的美好岁月,家长和孩子都成长着,每一段经历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经历这个过程以后,可能变得成熟,不再天真,不再幼稚,不再只活在自己的梦里,懂得去保护自己,去爱自己,疼自己。这样,生命就上升了一个高度,这种结局是令人欣慰的。

然而,无论如何,孩子还是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既然如此,就让孩子在挫折中磨砺,从磨难中成长!生命不能重来,关键是在今后的岁月中要懂得把握机遇。大爱无言,家长沉默的关怀、监管是给予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郑委.为孩子做出1%的改变[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石磊.木桶效应[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学会考试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会分享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家长请吃药Ⅱ
你考试焦虑吗?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学会分享
准备考试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