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顶岗实习的有效性

2014-04-17陈正泉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15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顶岗岗位

陈正泉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能源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0 引言

这些年来在国家各个层面上,一再强调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教育部早在2006年第16号文件“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六、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在这个顶层设计出炉后,高等职业学校纷纷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和规范了顶岗实习的相关工作流程和评价体系,旨在通过学生毕业前半年的顶岗实习,实施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方案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保证其有效性,在当前形势下还面临着众多问题。

1 顶岗实习的外部环境

1.1 实体经济普遍运营困难

自2008年以来,因为美国的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国内实体经济普遍不景气,运营困难,不少企业面临产能过剩、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无暇顾及相对来说比较长远的人才培养上来,即使一些当初与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的企业亦是如此。

1.2 新劳动法的实施,企业责任主体意识的空前增强

2008年我国新劳动法的实施,对企业在社会保险、薪资待遇、劳动保障、合同解雇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加明确和严格的要求,使得企业在录用员工方面变得更加谨慎,自我保护意识明显。

1.3 毕业生数量的持续攀升

在我国完成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过程后,毕业生人数年年攀升,实习和就业岗位形成了粥少僧多的困难局面。再加上高校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不对称,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局面。

1.4 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层级发生了跃变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已不再停留在低成本的初级产品层次,而是跃升至以科技创新、高品质为代表新的竞争平台,因而对劳动者的要求也不再是廉价劳动力,迫切需要掌握高新技术、拥有较高技能和较高职业素养的新一代劳动者,通俗来说就是“下的去、干得来、留得住”。

2 顶岗实习有效性下降的主要表现方面

由于岗位不足,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企业缺乏参与热情,使得学生无岗可顶时有发生,即使有岗可顶,往往也无暇顾及顶岗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是否满足毕业设计等顶岗实习中诸多规范和要求。再者,由于很多企业并没有设定见习岗位,上岗即是就业,现在企业的管理往往都十分注重效率和效益,很少有企业愿意兼顾考虑学生毕业设计这一方面的要求。试想,如果顶岗实习与学生所学专业完全不相关,既违背了二者有机融合的初衷,也很难按期、有质量地完成本专业的毕业设计;即使顶岗实习学生专业对口,一个满负荷工作的人,如果没有很高的自律,也是很难按期有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的。这就极易造成两种情况:要么无岗可顶,无法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求;要么提前就业,亦即提前毕业,与原设计方案相背离,等于直接缩短学制。

毕业设计是高职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合格后必须完成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训练,通过毕业设计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专业水平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性检验与评定,因此,毕业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实战性,最佳的选择是与顶岗实习岗位相关,来自所在企业在生产、技术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或者是希望改进或改造的项目,在学校专业指导老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的共同指导下,真题真做,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全面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通过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的深度融合,使得产学研直接对接,通过学生的顶岗实习反馈,不断完善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使得学校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需要和企业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从长远发展来看,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能奠定坚实基础,形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与循环。这样看来,在现有情形下,很难保证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有效融合。

3 现阶段进一步提高顶岗实习的有效性的措施与方法

3.1 重新构建学校为主体的顶岗实习教育联盟

在实施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校仍然是保证这一实践环节得以有效实施的主体。学校理应成为构建产学联盟的主导方,发挥主渠道的作用。一是通过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结成产学共同体,构建顶岗实习基地,国有企业有着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意识和优良传统,也有着体量大、岗位全、技术种类全、力量强等众多优势;二是依托行业协会在行业内建立顶岗实习基地,许多学校都曾经有过相应的行业背景,充分恢复和运用这一优势,有利于行业的人才需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在新的机制下的完美、谐调对接;三是依托地方产业园区,就近构建顶岗实习基地,不仅可以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而且方便双方在顶岗实习中的有效沟通,也彰显了地方的软实力。总的来说,通过学校为主构建的顶岗实习基地,才能真正做到对顶岗实习有效地管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落地生根。

3.2 重新梳理市场化的顶岗实习实施细则

在构建学校为主体的顶岗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大力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符合顶岗实习相关要求:如专业对口、企业愿意为学生提供毕业设计课题,并能与学校一起承担期间的管理职能等,如此,就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作为保障手段,用人单位不仅要与学生签订符合要求的顶岗实习协议,还须与学校签订相关管理协议。总的来说,市场化的顶岗实习不得以降低顶岗实习的质量和牺牲有效性为代价。

3.3 充分挖掘学校实训基地的潜能

在社会无法提供足够有效的顶岗实习岗位时,学校应该切实负起责任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发挥实训基地作用,由毕业设计老师按照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的要求,为学生安排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安排和课题任务,保证顶岗实习相关要求得以有效落实,作为无有效顶岗实习岗位的有益补充,保证顶岗实习的学生一个不能少,一个也不被拉下。

3.4 探索实施弹性顶岗实习

既然实习岗位有限,我们可以采取灵活、弹性的顶岗实习制度,不集中在毕业前半年进行顶岗实习,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及产业特点谐调一致创造灵活多样的顶岗实习方式。另一方面,进行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根据企业的生产周期、行业特点以及生产的淡旺季的需求,适时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当然,这样无疑增加了教学安排的难度,也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保证顶岗实习行之有效都应该在所不惜、全力以赴。

3.5 适应企业在新的竞争层级上的用人需求

处在新的国际竞争层级上的我国企业,迫切需要既掌握高新技能又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新一代工人,因而,学校在注重专业知识教授和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应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着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辅助开展“细节决定成败”“契约精神”“日本的5S管理”等企业培训课程。在前期人文教育的基础上,还要在顶岗实习临近前开展与企业管理密切相关的安全、岗位职责等典型岗前教育,使得学校的教学更加接企业的“地气”,通过这些有力支撑顶岗实习地进一步推进与拓展。

3.6 充分调动企业的参与积极性

影响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除了企业的用人需求萎缩、经营效益不佳等客观原因外,主要有以下担忧:一是担心自己技术秘密外泄;二是担心顶岗实习的学生发生工伤事故;三是担心发生劳资纠纷。为此,学校作为担保方,促成学生与企业签署相关技术保密协议;以学校为主体,为顶岗实习的学生集体购买意外伤害险;在保证学生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协调好学生与接受单位的协商沟通工作,因为对于顶岗实习的学生来说,严格意义上说,还是一名在校学生,在此期间完成学业、提升能力是其考虑的主要方面,至于薪酬待遇应放在次要方面,反之作为接受单位的企业也应考虑学生的毕业设计任务,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工作量,并提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作为顶岗实行学生的现场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共同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中。只有站在企业角度换位思考,为其解决后顾之忧,才能消除企业的顾虑,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顶岗实习中来,参与到整个国家的人才培养中来,最终达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

4 结语

总之,判断顶岗实习有效性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提供的顶岗实习报告,也不能仅仅靠几张报表,重要的是要看是否达到了当初的设计要求,有效性是否得到了充分保证。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是否来自其实习岗位,是否与专业培养相关。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是否采取了相应对策,为顶层设计的落地生根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

[1]李娟.从企业的视角浅谈对顶岗实习学生管理[J].企业导报,2010(5).

[2]谭辉平,李芹,廖俊杰,张成玉.做实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推进工学结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顶岗岗位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