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2014-04-17章圆圆

教育观察 2014年17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笔者

章圆圆

(乐清市仙溪镇第二小学,浙江乐清,325616)

美国的海姆·G.吉诺特在其《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学校开学的第一天,校长给每个教师都发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亲爱的老师们:

我是集中营里的幸存者。我在那里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事情:

高学识的工程师制造了毒气;高技能的医生毒死了纯真的孩子;训练有素的护士谋杀了刚出生的婴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射杀了妇女和孩童。

所以,我怀疑教育。我希望你们帮助学生做一个有人性的人。不要用你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出一个个没有感情的杀人狂魔。语文、数学、科学等这些学科,都应该是为教育我们的孩子变得更有人性。”

这封信引起了笔者的深思: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品德,使他们成为既有学识又有修养的文明人?笔者觉得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现在的小学生,正是以后各行业的主力军。在当今社会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究竟产生何种影响,完全取决于掌握这种技术的人的愿望、需求和价值观。现在人类社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种问题扑面而来,如食品安全、恐怖袭击、能源危机、战争问题等,这都与人文精神的衰落有关。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人文精神

数学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文化。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人文精神时,他才能充分感受数学的趣味。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介绍人类历史上的科技成就,及时将具有时代感的数学信息呈现给学生,根据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取一些人文信息,产生相关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进行统计图教学时,可以将“9·11”事件中失去生命、重伤、轻伤的人数绘成统计图,向学生提问:“大家能从图中发现什么问题?”从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命的可贵。在教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介绍在春秋战国时正整数乘法口诀“九九歌”已形成,从那时起,“九九歌”成为普及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一,一直延续至今。又如教勾股定理时,可告诉学生勾股定理相传是在商代由商高发现的,比毕达哥拉斯早500多年。简单的几句话,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有效地唤醒潜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人文精神。

(二)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周围环境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创设出有利于教学的人文环境。笔者认为师生在教育教学中都应该平等地看待对方,教师应当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把教学当作朋友间的讨论。教师不是课堂上的权威者,而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只有这样,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润物细无声般的转变。

(三)在不经意间流露人文关怀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我们的教育首先应该尊重生命,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学生犯错误时,要多想想他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他怎么会这样。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并与学生心灵沟通的过程,是生命与生命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多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在尊重学生的同时,适时向学生倾注自己的爱。对待学困生,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把他当朋友,找他谈心。比如笔者班有一位男生,上课不认真,但劳动很积极,也爱帮助人。笔者跟他说:“你是个勤劳的好孩子,只是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以后当你分心的时候,教师就过来,轻轻地拍拍你。”这样实施了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他上课越来越认真,成绩提高了不少。

记得在一次公开教学中,挂在黑板上的小白板突然掉了下来,正好砸在扮演的学生头上。这位教师飞快地跑了过来,轻揉学生被砸中的地方,紧张地询问学生情况,确认没事后再继续上课。这一充满人文关怀的行为让在场师生备受感动。

三、人文教育的实践反思

经过长期的小学数学人文教育教学实践,笔者得出以下几点反思:

(一)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修养

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充电”,提高自身的学识和修养,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教学本质,才能将人文教育恰如其分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身上所散发出的良好的教学素养、美好的情感态度以及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教师应灵活且持久地坚持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空间是灵活的。人文教育不仅是在课堂上,在其他的时机、场合也都可以进行。例如,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在找学生谈话时,都可以开展人文教育。同时,育人不是一日之功,而是百年大计。教学效果不是短时间就能见效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积淀,才能闻到最终的芳香。

(三)教师应时刻怀有人文情怀

要让学生成为优秀的人,自己就先要成为那样的人。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独立意识强,对事物有着自己的见解,教师应该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感情,在一个彼此信任、理解和互动的氛围中,和他们一起探讨问题,让他们能畅所欲言、流露出真实的感情。教师再适时引导,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课堂教学是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爱,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在内容选择上,要善于挖掘数学中的美和数学中的人文文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注重多样化,要注意培养学生爱心、责任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使评价具有激励功能。这些都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学习和修炼,在提升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的同时把人文精神真正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1] 萧昌建.人文数学导引[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胡爱民.用《论语》思想提升数学教育智慧[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李桂花.人文素质教育的时代内涵与创新[J] .社会科学论坛,2005(9).

[4] 杨洋,沈军.我国教育目的的社会学分析[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 (2).

[5] 张广才.提高高校理科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

[6] 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