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考英语试卷的价值追求
——以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英语(天津卷)的探索为例

2014-04-17徐冠兴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4年11期
关键词:工具性跨文化试卷

徐冠兴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考英语试卷的价值追求
——以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英语(天津卷)的探索为例

徐冠兴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性质。注重工具性是高考英语试卷的基本价值追求,彰显人文性是英语试卷的内在价值追求,二者和谐统一,共同构成有效的测试框架。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英语卷如天津卷,从多个方面对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取向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然而,一些考卷对英语的工具性目标的考查比较充分,而在体现人文性方面仍显不足。基于此,试卷设计者应积极探索对考生人文素养进行考查的方式,加强人文目标的考查力度;高中英语教师也要转变观念,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深入挖掘教学材料的人文内涵,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考英语试卷;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一、引言

伴随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2011年出台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1];而高中阶段推行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其课程性质的界定中也指出,高中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2]。可见,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普通高中阶段,英语课程都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使命。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要达到的目标。

作为对教学具有重要影响和反拨作用的考试与评价方式,也应该在考查目标的设置以及考查实施过程中努力体现这一原则,这样才能对中小学英语教学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而高考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和学生最为关注的一项考试,高考英语试卷的设计是否较好体现了英语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备的学科性质,会对中学的教与学产生深远的影响。纵观近年来一些省份的高考英语试卷,对工具性目标的关注与考查力度远远超过了人文性目标,学科的工具性体现有余,而人文性却并未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彰显。本文拟从这一现象入手,以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英语(天津卷)的探索为例,尝试对高考试卷如何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取向进行探讨,以期为高考英语试卷的设计与命题实践提供参考。

二、注重工具性:高考英语试卷的基本价值追求

语言是交际工具,是表达思想、交流思想、传递知识和文化的工具。工具性是语言的重要属性。这一点反映在语言教学观上,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一工具,而反映在语言评价观上,就是考查与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这一工具,完成交际任务。可以说,体现语言学习的工具性,是语言科目考试的基本价值追求,而作为对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外语学习进行终结性评价的英语高考,亦应如此。

为了进一步明确高考英语试卷在工具性层面的考查目标,笔者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及《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课程目标及任务的描述,将其细化为:考查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基础上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思想的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于这一工具性层面的考查目标,各省份间已基本形成共识,而为实现上述考查目标,大家也分别从题型的设计、试题的编写以及试卷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天津卷在实现工具性目标的考查方面,围绕“注重基础,突出语境,强调交际”的原则,确定知识点的抽样,细化听力、阅读、写作等技能考核目标,编写试题,组配试卷。

1.注重基础

注重基础即考核内容的选择与抽样具有代表性,尽可能涵盖《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所规定的核心内容,如常用的语言结构知识、词汇意义与搭配、语块、交际用语以及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写作等技能所涵盖的多项微技能与策略。这些内容是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积累、培养和习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也是他们运用英语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传递情感、完成交际任务的必要基础。

2.突出语境

交际主义语言教学理论强调语境的作用,即将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置于真实、合理、丰富的语境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准确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此,天津卷在设计过程中,也突出了语境的作用,如近年来语言知识运用中的完形填空试题,20个小题里至少有17个小题需要逾越句子语境,通过篇章语境信息作出准确判断;而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等技能考查试题中,约半数以上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宏观语篇信息的理解、概括和推断的能力。

3.强调交际

强调交际即强调对学生交际语言能力(communicativelanguageability)的考查。交际语言能力的核心思想是在真实的语境中,准确应用语言知识和技能,得体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提倡在测试过程中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或尽可能模仿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情境,对学生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进行考量[3]。为考查学生的交际语言能力,天津卷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后,进行了如下的探索和尝试。

(1)采用真实语言材料、模仿真实语境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天津卷自2007年开始探索在阅读材料中引入实用文本,考查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完成与真实生活相似的交际任务的能力。这一考查方式自2010年后逐渐形成传统。近五年来,该部分所涵盖的情境包括英国女王行宫温莎堡的游览指南、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在伦敦家庭住宿服务的生活指南、美国某大学校园自行车安全骑行指南、斯德哥尔摩大学图书馆功能介绍及应用指南、加拿大某大学为来访学生提供的校园生活服务指南等。这些材料取自目的语国家的真实交际情境,既贴近学生生活和认知水平,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跨文化内涵。而考查过程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的阅读策略和技巧,从模仿真实情境的材料中获取所需的基本信息,经过分析处理后,完成不同的交际任务。这种考查学生用语言做事的基本能力,符合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思想,也是语言工具性的重要体现。

(2)采用综合式方法测量学生的交际语言能力。交际语言测试的特点之一是考查过程的综合性,因为完成真实交际任务往往需要多种知识与技能同时发挥作用[4]。天津卷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引入了阅读表达题型。该题型力求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获取、识别相关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对相关现象或话题进行简单评价与阐释的能力。近几年的实测数据显示,该题型确实达到了既测量学生理解,也测量其表达的能力,且对其表达等输出能力的考查要求高于对输入技能的考查[5]。

(3)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够使用所学语言,与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得体交流,这也正是英语学习工具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为此,天津卷在考查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书面表达部分,精心设计了跨文化交际情境和交际任务,要求学生既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知识、交际原则,又能恰当地向交际对象介绍本国的文化、传统,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例如,要求考生以校学生会主席的身份给即将来访的美国学校访问团写信,沟通活动安排与交流内容;给在华的美国朋友写信邀请观看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向美国学校交换生介绍本地、本校情况并向其征求两国学生友好交流的意见,等等。

当然,天津卷上述三个设计原则并非相互独立,无论是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还是突出语境在考查过程中的作用,都是为了更好地测量考生的交际语言能力,或者说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在“注重交际”部分中提到的三个做法,也只是考查考生交际语言能力众多方式中的几种。这些考查原则和方式,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体现语言学习工具性这一最基本的考查目标。如前文所述,除工具性目标外,英语学习还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这一点在高考英语试卷的设计中,也应有所考虑。

三、彰显人文性:高考英语试卷的内在价值追求

近年来,我国外语教育界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如李筱菊教授、杨忠教授[6]、金利民教授等,一直呼吁英语教育要回归人文教育的道路。李筱菊先生曾指出,英语课不是一门单纯的语言技能课,而是一门人文课[7]。金利民教授也曾说过,外语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重视心智训练和情感陶冶的价值,外语技能是基本功,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外语理解它所承载的文学、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和精神[8]。因此,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工具学科,它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是英语教学人文性的重要体现。而当倡导高考英语试卷在考查过程中也要彰显人文性的时候,我们所探讨的是,试卷本身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比如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这张试卷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考生这些方面的素养。

纵观近些年一些省份的英语试卷,对工具性目标的考查比较充分,而在体现人文性方面却略显不足,如在材料选择上,体裁相对单一,以说明性文章居多;内容上除个别篇章可以归为开阔考生视野这一类外,谈不上具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人文情怀缺失,跨文化内涵不丰富;考查过程中对人文素养的考查也略显薄弱。作为一份人文学科的试卷,在考查工具性目标的同时,也应该在最大程度上彰显英语学科的人文性。以下,笔者拟以天津卷在实施新课程后的探索为例,简要探讨高考英语试卷中如何体现人文性这一价值追求。当然,这些探索尚处于尝试阶段,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所选素材要内涵丰富,充满人文情怀

(1)内容富含思想性、教育性

富含思想性、教育性的材料,既可以丰富考生的情感体验,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陶冶他们的情操,引导他们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天津卷所选材料的主题可用以下几个关键词概括:爱、奉献、成长、责任、探索、坚持、乐观、积极。如2009年试卷完形填空素材中那位在学校路口用热情的微笑和友善的服务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的义务交通执勤员;2010年试卷中那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青少年学生钓鱼,以聊天的方式,教育他们远离毒品、暴力,走向健康生活轨道的美国警察;2012年试卷中那位号召和带领志愿者义务清理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内垃圾废物的登山爱好者;2014年试卷中那位90岁高龄仍在义务转译盲文、为盲人服务的老人,他们心存大爱,奉献着自己,影响、改变着身边、社区以至于周围社会的精神风貌。再如2010年、2011年、2013年试卷中那几位平常而又伟大的母亲、父亲,他们既在自己的工作上孜孜不倦,不断超越,又给予家人和子女无私的关爱与激励;还有2012年试卷中那位严厉而又慈爱、把自己一生都献给了学生和教育的女教师,他们同样也是爱、奉献与责任的化身。再如2011年试卷中那位用21年时间拿到大学文凭和学位的黑人女性;2012年试卷中那位战胜疾病、多次打破个人和世界纪录的马拉松游泳运动员,她们则诠释了坚持、乐观与积极的人生态度。还有2014年试卷中那位从与母亲的离别中学会独立的小女孩,那位在和父亲一起旅行的过程中,明白了责任与担当的年轻人,则向我们述说了成长的故事。

上述主题涵盖了高中生情感认知的多个侧面,在阅读、理解这些材料,完成测试任务的同时,我们希望能用这些材料激励考生成为一个懂得爱、懂得奉献与责任、勇于探索、敢于坚持、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青年人。而在展现这些主题的方式上,既不煽情,也不说教,力求用清新质朴的语言,娓娓道来,于无形中达到引导、熏陶的教育目的。在上述材料中,几乎每篇都可找到一些值得考生深思或铭记的语句。如:One personcanmakesuchadifferencetosomanypeople’s livesbydoingonesimplethinglikewavingandsmiling warmly;When you’re looking at a big challenge from the outside it looks huge,but when you’re in the midst of it,it just seems normal;Little steps add up to big dreams;The only way to change things is by doing ratherthancomplaining.Weneedtoteachbyexample;We human beings do not just hole up in one place,we are constantly wondering and trying to find out what’s over the hill and beyond the horizon;Happiness isn’t about what happens to us—it’s about how we see what happens to us.It’s the skillful way of finding a positive for every negative.It’s not wishing for what we don’t have,butenjoyingwhatwedopossess…

如果说工具性的考查目标让高考英语试卷显得冷峻而客观,那么用富含思想性、教育性的材料去实现工具性的考查目标,则会让试卷多出一丝情感与温馨,体现出深厚的人文情怀。这既符合课程标准对学科性质的定位,也是外语学习的本质要求。

(2)话题具有丰富的跨文化内涵

所谓跨文化内涵丰富,指的是材料中蕴含丰富而多样的诸如目的语国家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近年来,天津卷所选材料中绝大多数篇章都蕴含丰富的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有的涉及风土人情,如英国为鼓励青年人走进剧院而免费发放戏票的报道,美国不同城市中发起的全城共读一本书的文化现象以及关于美国学生春假安排的介绍等;有的涉及生活方式,如关于导盲马与主人互相理解与帮助的报道,关于汽车依赖症的论述等;有的涉及历史、地理,如新加坡道路命名方式的介绍,超市购物车的发明经过,英国女王行宫温莎堡的介绍,以及对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描述等;还有的涉及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如美籍华裔女作家对母亲洋泾浜式英语的认知转变、火星探测器的命名经过、以及关于90岁高龄的老人依然坚持志愿者工作的报道等。此外,每一年度所选的实用文本阅读的材料也都展现了英语国家独特的文化现象,如英国伦敦homestay的情况介绍、美国校园中自行车骑行规则与指南、欧洲大学图书馆的功能介绍及应用指南等,都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别,具有丰富的跨文化内涵。

在高考英语试卷中,选择跨文化内涵丰富的素材,既可以考查考生对不同文化现象和思维方式的理解能力,也有利于增进他们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引导他们关注文化差异,形成跨文化沟通的意识,并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升综合人文素养。

(3)适当选取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篇章,体现人文情怀

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篇章,往往语言生动优美,字里行间又蕴含深意、启迪思想,充满人文情怀。实施新课改后,天津卷尝试在每一年度的试卷中遴选一两篇具有文学色彩的篇章,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鉴赏评价能力。如2009年试卷中美籍华裔女作家对长辈的broken English的描述及认知转变、2010年试卷中对家庭与事业两不误的数学家母亲的描写、2011年试卷中关于模仿与创新关系的论述、2012年试卷中对那位严厉而又慈爱的英语教师的描写、2013年试卷中沿绕行路旅行的经历以及2014年试卷中父子旅行的感悟,等等。

这些具有文学色彩的材料,一方面语言优美生动,不晦涩,另一方面都具有清晰的意象或相对丰满的人物形象。选取这样的材料,既有利于体现语言工具性的考查目标,又能鼓励、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外文经典,学习语言、了解文化,丰富阅读体验,提高文学鉴赏力和人文修养。

以上笔者从三个方面对高考英语试卷的选材如何体现人文情怀进行了探讨。为阐述方便,每个方面各有侧重,但在最终试卷的呈现上,三个方面往往相互包含,互相渗透,共同支撑起试卷的人文情怀。

2.考核目标中要涵盖对人文素养的考查

要体现高考英语试卷的人文性,除了材料本身的人文情怀外,还应该在考查过程中体现出对考生人文素养的考核。对人文素养的考查,不应仅包括考查考生对篇章材料中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与把握能力,还应该涵盖其对材料中的人和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对材料的语言及所表达的情感进行鉴赏批评的能力,以及在模拟真实的交际情境中,与目的语国家相关人士进行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能力等,这样可使对人文素养的考查更加全面。

对于这一考核目标,天津卷目前也仅涵盖了其中的两个方面,即考查考生对相关人物或事件等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以及在模拟真实的交际情境中与他人沟通信息、交流思想的能力。分析评价的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表达题型中最后一小题来实现,如2009年、2011年、2012年、2014年试卷要求考生对材料中人物的品质、精神以及事件等进行评价;2010年、2013年试卷要求对较抽象的概念,如人与动物的关系、curiosity的意义等进行评价。与他人进行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则多通过书面表达部分加以实现,如2011年、2012年、2014年试卷要求考生与国外相关人士互相介绍自己的文化,沟通信息,交流思想等。而对于要求考生对材料的语言或所表达的情感进行鉴赏批评的能力,天津卷涉及得还很少,这也是试卷设计者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的地方。

3.考查过程要以人为本,关注差异,体现人文关怀

人文性除了人文素养这一内涵外,还包括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即要关注考生之间的差异,体现出对不同学习能力的考生的人文关怀。具体到高考英语试卷的设计上,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在材料的选取上,实现体裁与题材的多元化。因不同考生语言学习的动机与目的并不相同,阅读兴趣与习惯也存在差异,如果在材料的选择上,过分偏重某一类体裁的文章,如说明文,则既会削弱考生的阅读兴趣,也会影响测试的效度;其次,在考查过程中,要适当关注试卷及试题的难度。一份过难的英语试卷,即使满足了部分高校招生的需要,对一些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损害也不易弥补;而过易的试卷,则又不利于区分不同学习能力的考生。因此,高考英语试卷的设计者要充分考虑考生间的差异,合理安排试题间的难度梯度,尽可能让不同学习能力的考生都有发挥的空间,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高考英语试卷的价值

以上,笔者以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英语(天津卷)的尝试为例,探讨了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如何体现工具性及人文性的价值追求。需要指出的是,篇幅的长短并不代表孰轻孰重。工具性与人文性作为试卷的两个价值追求,并非相互独立的两个元素,而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间也非主次或从属的关系,而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当工具性作为目的时,人文性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当人文性成为部分考查目的时,工具性又是实现人文性的必要基础。因此,在试卷的设计中,我们既要注重工具性,也要彰显人文性,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才能体现高考英语试卷的价值所在。

笔者所在城市每年高考结束后,都会以问卷调查和专题研讨会的形式听取教师和考生的反馈意见。几年来,英语学科的教师和考生都对试卷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目标相结合的考查方式予以了充分肯定。此外,在试卷的设计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符合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要求。后者要求测试内容及过程具有激励性、真实性、综合性及互动性[9],只有在注重工具性考查目标的同时,体现人文性,用内涵丰富的材料引起考生的兴趣,并为其提供最新的文化信息,才能使考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储备,积极完成试卷中的各项任务。鉴于此,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值得坚持的。

五、思考与建议

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工具性的考查目标较容易实现,而对于人文性目标,特别是对考生人文素养方面的考查,则因受传统测试观念、试卷结构及评分方式等多种原因的制约,略显滞后。试卷设计者应该积极探索对考生人文素养进行考查的方式,如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权重,以回答问题等方式,考查考生对文本材料及文本价值的鉴赏、评价等能力,以短文写作等形式,考查考生分析问题、阐述观点、表达思想的能力,逐步推进人文目标的考查力度,彰显高考英语试卷本身所应具有的人文价值。

对于中学英语教师来说,则要切实转变观念,知识与技能等工具性目标并非英语教学的全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良好品格的塑造等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目的。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材料的选择和教学方法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教材及其他教辅材料的人文内涵,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用英语对材料的跨文化信息及人文情感等进行提炼、探讨与评价,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入、输出技能,也能提升他们的综合人文素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3]Davis A.etal.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sting[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2.26.

[4][9]Bachman,L.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Tes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321.

[5]徐冠兴,钟君.高考英语试卷中阅读表达题型的设计与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7):63~68.

[6]杨忠.培养技能 发展智能——外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外语学刊,2007(6):133~137.

[7]何安平,李华.从交际教学理念到人文主义外语教育观的升华——解读李筱菊教授的外语教育思想发展[J].中国外语,2012(3):23~28.

[8]金利民.注重人文内涵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3):18~25,82.

责任编辑/王彩霞

G632.474

A

1674-1536(2014)11-0052-06

徐冠兴/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命题一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语言测试。(天津 300387)

猜你喜欢

工具性跨文化试卷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