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科技企业的璀璨明星——科技型领军人才创业创新的启示

2014-04-17杜宁宁李兆雯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9期
关键词:南京市软件企业

杜宁宁,李兆雯*

(1.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61;2.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61)

0 引言

当今世界,材料、信息、能源构成了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谁能够在这一领域中占有先机,谁便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根据南京市工商联的部署,本文选择了新材料领域的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聚隆科技)和软件信息服务业领域的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润和软件)进行专题调查。聚隆科技位于江北南京高新区,润和软件位于江南雨花软件谷,一北一南,遥相呼应。聚隆科技董事长兼总裁吴汾和润和软件董事长兼总裁周红卫同为科技型领军人才,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努力探索,奋力拼搏,带领企业走出了一条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南京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南京市民营科技企业的两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明星。他们的做法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值得人们借鉴和思考。

1 一个领军人才带起一个创新团队,创建一个科技企业,形成一个新兴产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企业家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处事风格决定了企业的走向,领军人才的性格会成为企业的基因,给企业打上富有个人特性的烙印。民营科技企业领军人才大都为科技人员,他们走出高校和科研单位,怀着创建民族品牌、发展实体经济的伟大梦想,满腔激情地走上了创业创新之路,从科技人员成长为企业领导者。

科技企业家的共同特点是专业上各有所长,熟悉自己的业务,热爱自己的事业,“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擅长的事”。吴汾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专业,时任金陵石化塑料厂研究室主任,有着丰富的基层科研和生产经验。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借调派入正在组建的中美合作南京立汉化学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负责技术和市场工作。中美双方终止合作以后,吴汾与12位同仁集资118万元,于1999年创立了聚隆公司,以改性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凭着租赁的一间厂房和一条双螺杆生产线,踏上艰难的创业之路。同样,周红卫198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1992年就开始从事软件开发工作,先后赴日本、美国实地参加软件作业。在多年市场摸打滚爬的基础上,于2006年创建了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高端软件外包服务。

在吴汾和周红卫的带领下,两公司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发展为实力雄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行业的跟随者成长为行业的领军者。根据国家关于大中型企业的划分规定,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上或营业收入4亿元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上或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均为大型企业。聚隆科技现有员工600多人,营业收入超过4亿元;润和软件现有员工近1700多人,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两公司双双进入国家大型骨干企业行列,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2 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制定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

民营企业创建初期,大都发展方向模糊,更谈不上制定发展战略,但经过市场的实践和历练,一些有远见、有作为的企业家清晰地认识到,市场是企业决策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点,得市场者得天下,失市场者失天下。他们以市场为导向研究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带领和组织广大员工,优化配置正能量资源,朝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努力,取得可喜的成绩。

吴汾坚定执着,经过长期酝酿和谋划,确立“技术支撑市场,服务高端领域”的发展战略,编制了3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将公司定位于以国有改性塑料替代进口产品的中高端汽车、交通运输、电子电器、园林建设等领域塑料制品的原料供应商,形成了高性能改性尼龙、高性能工程化聚丙烯和塑木环境工程材料3大产品系列群。自主开发的高性能尼龙和改性聚丙烯已应用于神龙富康、马自达、标致、福特、通用、日产等中高档车型的发动机罩盖、保险杠、仪表板、车门内板等部件上。全球最大的汽车空调器零配件供应商法国VALEO集团将公司评定为A级供应商,产品通过VALEO使用在全球各大车型上。高速铁路尼龙专用材料已应用于武广、京沪、福厦、哈大、成绵乐高速铁路的轨距块、挡板座、套管等扣件上,并经受了486.1km/h的考验。塑木环境工程材料应用于南京中山陵、玄武湖、莫愁湖、秦淮河等多项景观工程,还参与了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和三中路改造等市政工程建设。

周红卫卓识远见,在公司创建初期就制定了“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的发展战略。在国际化上,实现了国际、国内市场的战略布局。在日本东京、新加坡、美国波士顿、旧金山等地设立海外控股子公司,在国内北京、西安、杭州、深圳、上海等地设立分公司,形成一点多面的经营格局,力争最终国内市场占40%,美国和日本市场各占30%,达到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积极拓展最终客户、实现直接接包的目的。在专业化上,聚焦供应链管理软件、智能终端嵌入式软件、智能电网信息化软件3大优势专业领域,形成了多套专业化的解决方案,涵盖咨询、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软件全生命周期作业。在高端化上,积累了一批国内外优质高端客户群。前10大客户均为全球各行业龙头企业,有11个世界500强企业,占到公司整体营业额的40%。其中,既有丰田汽车、百胜、甲骨文等海外客户,还有华为、TCL、南瑞等国内著名企业。

3 构建创新体系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基础

技术创新是知识的运用与创新,要使企业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加强创新体系和机制建设。

3.1 产学研合作机制

两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准确地把握新技术、新理论的发展趋势,及时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产品开发和产品升级,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一起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聚隆科技与南京理工大学合作的“几种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荣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的“有机化无机颗粒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润和软件与国际知名软件企业加强合作,努力打造成一个集产学研于一体的高科技综合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南京)软件谷·IBM·润和软件联合创新中心正式落成。

3.2 研发平台创新机制

两公司均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和平台建设。聚隆科技和润和软件的研发经费分别占销售额的4%和9%。创建的“江苏省改性塑料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供应链管理软件工程技术中心”成为科研成果转化、新品开发和人才集聚的平台和载体。

3.3 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本着“战略引领,合理规划,持续创新,开拓未来”的方针,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聚隆科技拥有授权专利65件,其中,发明专利21件、实用新型专利8件、外观设计专利36件,发明专利“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用尼龙工程塑料及其制造方法(ZL201010582982.1)”获得第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润和软件拥有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外观设计专利2件、软件著作30多件。“增强增韧高性能尼龙”“环保型塑木复合材料”“供应链管理软件”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两公司都拥有江苏省著名商标和江苏省名牌产品。

3.4 质量管理规范机制

聚隆科技通过了ISO9001认证和ISO/TS16949认证。主导和参与编制5项国家标准,已公布实施4项;企业标准经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评估,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信用评价体系通过了江苏省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审定委员会的A级评审。润和软件荣获2013年南京市质量奖,通过了ISO9001认证、CMMI3软件能力成熟度认证和ISO27001信息安全体系认证,并参与了国家“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标准”制定工作。

4 在转型升级中,提升经营能力和技术水平,为进一步腾飞积蓄力量

在转型升级中,两公司高层领导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研究发展战略,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形成共识,要依靠科技支撑和引领,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并开始实现了4个转变:一是从产业经营向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模式转变;二是从产品开发向创建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方向转变;三是由服务传统产业向服务高端领域转变;四是由利润最大化向经营效益和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周红卫先迈出一步,润和软件2012年在创业板上市,进入资本市场,成为我国创业板上市的第一家软件外包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低迷的环境下,以超过30亿元的市值列入中国软件外包的第一阵营,成为最具潜力的上市公司之一。在福布斯中文网发布的2013年中国最具潜力的100强上市公司中列为第20强。上市以后,润和软件资金充沛,公信力提升,在经营规模、市场策略、技术定位等方面主动转型升级,组织实施了国家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省创新团队等重大项目,进入了全球软件外包价值链的高端,成为应对全球的一级软件供应商。

吴汾朝着既定的上市规划和目标,脚踏实地分步推进。她认识到,只有专业化才能走向高端化,只有高端化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制定了以“通用塑料工程化,工程塑料高性能化”为目标的中高端产品路线,相继组织实施了国家高科技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国家级项目,两次实施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国家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做出了贡献。在轨道交通领域,高性能尼龙达到33.9%,全国排名第一;在汽车领域,高性能尼龙达到2.3%,高性能工程化聚丙烯达到1.7%;在环境建设领域,塑木复合材料达到4.2%。

两公司都把建设新型的科研生产基地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聚隆科技在南京高新区置地114亩,打造环境一流、装备一流、管理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园。经过2年的精心谋划和辛勤建设,新建生产车间13320.6m2、仓库15129.2m2、动力中心956.7m2、科技综合楼8815.4m2。拥有各种单、双螺杆挤出机等塑料混炼生产线65条,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一期工程投产为起点,以公司成立15周年为时间点,开始二次创业新征程。润和软件启动二期建设工程,紧锣密鼓地打造软件信息服务业领域的舰队,规划面积超过12万m2,将建设国际研发区、国际总部基地区、中小企业孵化区,市场、人才、金融商务配套区,有计划地引入国际、国内知名软件企业分支机构、软件外包公司、咨询公司、培训机构、认证机构。

5 民营企业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在参政议政中发挥更大作用

人们普遍认为,社会的问题应该交给政府去解决,承担社会责任是国有企业的义务。吴汾和周红卫则认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得益于伟大的改革开放时代,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在追求质量发展和经营效益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承担社会责任。两公司全力支持教育文化、扶贫救助、光彩事业、向灾区捐款等公益活动,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步提升。同时,积极发挥南京市政协委员和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的参政议政作用,从行业和专业的角度为南京市的经济建设献计献策。

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世界软件名城”,至2015年软件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即比“十一五”末规模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两会期间,周红卫亲自撰写了《关于建设更高水平的软件名城的一些建议》的提案,提出制定并完善更好的产业发展政策,建立高效统一的协调机制;从“国际化”和“专业化”两个视野布局南京市软件产业;驱动“金融”“人才”“社会各方资源”加速发展软件产业;通过“全球市场”“打造产业链”“产业延伸”“激发区县积极性”四个抓手,推动南京市软件产业规模化发展等建议,得到了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和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很快出台了《加快构建“一谷两园”软件产业空间布局高标准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奋斗目标、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并召开了两次高标准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的动员大会,将全市软件产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润和软件作为江苏省软件外包产业联盟秘书长单位,积极发挥龙头作用,探索打造以南京为外包产业高地,辐射全省各大城市的江苏软件外包产业链。

吴汾立足新材料产业,在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快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指出国家、省都将新材料列入战略新兴产业范畴,但在南京市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却没有新材料,并就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等项目的配套资金在区一级很难落实、税收返还优惠政策透明度不够、著名商标申报将时广告投入作为考核指标显失公平、政府扶持政策强调企业总量和投资额使得许多中小新材料企业失去享受政策的机会等问题提出建议。南京市政府对此提案高度重视。市经信委两次到企业调研,并会同有关部门逐条认真研究,做出了实事求是的答复,并决定进一步加强新材料产业链搭建力度,推进上下游企业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产品向两头延伸,优化服务机制,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

吴汾和周红卫带领企业在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做出的贡献,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鼓励和表彰。吴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党代会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南京市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周红卫获得中国服务外包杰出贡献人物、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拔尖人才、南京市软件产业十大领军人物、南京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荣誉称号。两公司分别被评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他们将个人梦、企业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聚隆科技的使命是“坚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全方位的服务,推动改性塑料产业的发展”,愿景是“成为一流的新材料生产商和供应商”。润和软件的使命是“通过我们的专业化服务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客户,推动中国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愿景是“成为中国领先的国际化的高端软件服务商”。何等的宏伟、相似,志向高远,目标清晰,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内生动力。2014年是两公司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据2013年统计,聚隆科技营业收入7.6万元,同比增长44.3%;润和软件营业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25.6%。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我们相信,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引下,吴汾和周红卫两位领军人才一定会带领企业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伐,取得更大的成绩。

猜你喜欢

南京市软件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禅宗软件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软件对对碰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
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