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2014-04-17

科技视界 2014年22期
关键词:中国化哲学马克思主义

韩 镔 吕 青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 西安710021)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经过几千年历史积淀,形成的中华民族自己的思想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推动着中华文明不断前进。 ”[1]它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受道、法深刻影响,以其开放、包容、务实、重德、中庸、和谐的基本表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虽分属不同文化体系,有着不同阶级属性和内涵本质,但二者间的一致性决定了其结合的必然性。 这种结合,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引导下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的一致性

1.1 唯物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观是在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肯定了物质的第一性和意识的第二性,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明确了实践在人类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中国从先秦时期即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在《尚书·洪范》中提出的“五行学说”,被学界认为是中国最早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关系的初步关注,是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之后《易经》通过天、地、水、火、风、雷、山、泽解释万物起源,演绎万物相生相克而发展变化,东汉思想家王允提出“知物而学,学之乃知”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直到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则提出“理在气中”、“道不离器”的朴素唯物主义元气本体论,堪称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

1.2 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在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发展的整体,任何事物皆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突出表现在关于人与自然的本质及其运动的辩证理解,反映了古代哲学家、思想家对事物矛盾与同一、运动与发展的辩证理念。“主要体现在:对普遍联系、运动变化的认识。中国传统朴素辩证法有着阴阳一体、万物融合的思想,认为天、地、人三者同在一个“生生不息”的变化之中。 ”[2]如儒家的“中庸之道”,其“不偏不易”即是对事物“度”的把握,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质量互变中的“度”有明显的一致性。

1.3 认识论

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来源、 本质及其规律的学说。 系统回答了人类能否认识世界和怎样认识世界的问题。 提出认识的基础是实践,认识的目的在于更好的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知行” 思想贯穿中国传统文化中认识和实践思想的始终, 这种“知行问题”即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礼记·中庸》中提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儒家提倡言行一致,追求知行合一。南宋理学家朱熹建构了较为完整的知行关系认识论:“论先后, 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亦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这些思想的实质皆是关于知行关系的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通的。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涵。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 ”[3]故在哲学层面上,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实践证明,二者的结合,不仅适应于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2.2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然途径

“任何文化要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 必须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中才能适时的发展,特别是在今天全球化时代。”[4]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的传承与发展应不断适应全球化下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 马克思主义思想“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5],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续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同化性和孕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封建小农经济决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3 中国社会现实的客观需要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 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和实践性符合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又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上党内出现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皆因主观地、公式地照搬马克思主义却忽略了中国的具体实际。 从当前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契合和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构建,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客观需要。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途径

3.1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曾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诉求。启蒙了近代中国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具备中国传统文化向往趋同的普适价值,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方法论的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它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中能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先进的思想,摒弃不科学、非理性的内容,使中国传统文化在适应现当代社会发展的同时避免走向对封建腐朽文化的复辟。 另一方面,近代以来,由于东西方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国人在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中产生对西方社会的膜拜心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的扬弃,符合中国的国情,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避免了全盘西化。

3.2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产生于西方的科学理论, 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必须实现中国化,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必须要符合中国实际、依托中华文化”[7],这就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来解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消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和理解中晦涩难懂的理论障碍,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民主化、中国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不断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积极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独具特色的、深刻沉淀的并影响着中国人民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加以借鉴,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观点和方法做出新的解释,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与社会价值。

3.3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全球化浪潮下的多元文化纷至沓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的传统文化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冲击。体现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体, 具有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能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阶层,对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为此,一方面,应当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实践中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重视对青年学生和中共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另一方面,健全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发展机制,优化文化战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提升传统文化的当代适应力和吸引力,扩大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提升国家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创新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国家文化的繁荣发展,确保国家文化安全。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期间必须坚持、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健全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机制,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

[1]范微.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3(4):33.

[2]彭早.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相结合的路径研探究[J].黑龙江史志,2013(23):127.

[3]列宁.列宁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4]汤一介.儒学的现代意义[J].江汉论坛,2007(1):6-7.

[5]列宁.列宁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9.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7]张敏.略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8):3.

猜你喜欢

中国化哲学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