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见文化

2014-04-16黄瑞王亚兰

今日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校名学校课程

黄瑞+王亚兰

两江环绕、渝中半岛上,重庆市人和街小学“人和教育”的办学经验和成果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央视少儿频道、《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它是渝中乃至重庆教育的一张名片,也是家长心中向往的好学校。

清晨,当“人之初、性本善,两条江在身边……”这首既富有文化韵味又贴近儿童特点的校歌唱响校园时,当人和街小学学子踏入立着篆刻“人和”校徽的校门时,他们开始了一天的“人和”生活。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曾这样评价:“重庆市人和街小学确立‘人和教育为他们的办学理念,非常贴切。这是集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社会精神于一体的办学理念。”

今天,文化建设无疑已成为众多学校强大而持续发展的诉求。但是让众多学校困惑的是,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才能让它真正有效地融入到学校建设中。

把时间拨回到21世纪初,细细品读人和街小学以“人和教育”统领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历程,相信一定能收获启示。

文化是一种寻根的认识:“和衷共济”凝聚人心,塑造“人和为魂,和谐育人”的“人和教育”思想

2007年5月,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人和街小学更名前校名)大礼堂里教职工新校名投票活动热火朝天。虽然,2006年底学校已经公布了备选校名,但是真到投票的那一天会场依旧炸开了锅。最后,97%的投票选择了“人和街小学”,原因是对老校名有感情。与此同时,学校办学理念“人和教育:人和为魂,和谐育人”确立。

看似事情已经有了一个结果。事实上,这只是学校打造“人和教育”的第一步。

为什么要走这一步?还得说起上世纪80年代学校构建的“和谐、活泼”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建设,这一模式对于提升办学质量已取得明显效果,师生已习惯于在这一模式下按部就班的前进。

如何破解全校教师对于这一模式的固守,学校发展的源动力又在哪里?

2004年,校长肖方明已经在思考这一问题。他清醒地意识到:学校发展的最大不足在于缺乏可持续的动力,这种动力就是文化。但是文化应从何处挖掘?

在翻阅校史、走访老一辈教师,做足了调研工作后,肖方明和他的团队决定从恢复“人和街小学”这一老校名入手,揭开学校建设传承创新文化的新篇章。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场面。

校名定下来了,如何才能让“人和教育”这一办学理念深入全校师生内心呢?学校接下来开展了“寻根人和”“人和情”名师讲座、学生记者团“探访人和”等一系列活动。

语文教师杨晶是青年教师“寻根人和”团的成员,他在了解几十年前学校师生搬运长江河坝鹅卵石建围墙的历史后,写下了《一堵墙的自白书》。如今这堵墙被保存在人和教育博物馆,每年开学,它都会向新生讲诉“人和师生、和衷共济”的故事。

邓宇杰同学参加班级“探访人和”活动后感言:“我们寻到了人和的根,寻到了人和的情,找到了团结、和谐、甘于奉献的人和精神。”

学校第一期“人和讲坛”确定主题为“人和情”,特约学校老一辈特级教师金力青和潘大任讲诉人和街小学的历史故事。

“人和为魂,和谐育人”的理念逐渐在师生中生根发芽。直到2008年,学校才正式更名为人和街小学。但“人和教育”理念的内化并没有停步,反而更加深入到学校教育生活每一天的方方面面。

2006年调入学校的罗伟老师对此深有体会。从初到学校遇到校名大讨论到后来成长为思品学科青年教师研究班的班长,她说:“人和街小学是真民主的管理。大到学校发展战略,小到学科教学研究,学校领导都是与教师平等对话,尊重教师的思想独立。”罗伟所说的正是学校创建的“人和教育”特色管理,它从制度上实现了从层级化向扁平化的转变。

此外,学校还把“人和教育”有形化于综合教育实践活动中,让“人和魂”与学生同成长。如组织开展“人和形象我设计”“人和经典我展示”,评选“人和好班级”“人和好少年”等。确定各年段德育主题,即:一年级,懂规;二年级,知礼;三年级,明责;四年级,能孝;五年级,守诚;六年级,会和。

就这样,通过“人和教育”VI系统的表征、“人和教育”管理革新、“人和教育”活动化,人和师生“和衷共济”扛起了“人和教育”的旗帜。

文化是一种资源交互:推开窗、搭建一个平台,打造“海纳百川,敞开胸怀”的“人和教育”场

2013年11月20~21日,人和街小学承办了全国第二届和美教育论坛。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清华附小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做了主题发言。人和街小学在会上交流了《在“人和”文化视野下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聆听了大会其他发言,学校教研处主任王蕾意识到未来课程发展趋势将是综合化、弹性化。不断反思,这就是一名人和教师典型的成长状态。

教育者要不断吸纳新思想重构已有的知识体系,以开放的姿态教书育人,与学生共同拔节成长。这是“人和教育”打造“海纳百川、敞开胸怀”教育场的目的。

这个场里既推崇思想的交流与开放,也提供了如“人和讲坛”“人和拜师会”“国际交流”具体途径。

“人和讲坛”于2008年创设,至今已开办79期。中科院院士徐文耀、《中国教育报》知名记者陶继新、著名作家曹文轩、杨红缨等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都应邀来到讲坛分享他们的思想。大家的报告让人和师生不仅触摸到学术研究的前沿,也零距离受到谦虚、求真、执着等为学品质的熏陶。

学校一年一度的“人和拜师会”于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举办,旨在为新教师与骨干教师搭建学习成长的桥梁。

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蒋金绵老师是2011年“人和拜师会”与陈静老师结对的。回忆起三年前的那场仪式,她说让她对所从事的职业产生了一种敬畏感。当被问及与师傅陈静之间的故事时,她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说起她如何从有些怕师傅到依赖师傅,再到自我独立的过程。她说:“印象最深的是当我极度依赖师傅而上砸了课时,师傅一句‘这节课你把孩子害了最终敲醒了我。”

从2009年举办“人和拜师会”时寥寥可数的二三十对,到今天已累计上百对。“人和拜师会”像一台造血机,把“人和”文化输出,培养出实施“人和教育”一代代的接班人。

而学校的国际交流则把“海纳百川、敞开胸怀”教育场拓展到“以世界为课本”。

学校确立了“人和教育”的办学理念后,学校的国际交流从校际交往上升到校际合作,并形成制度、步入常态。交流重点也进入到课堂教学观摩、教材教法探讨、中外文化比较。“人和教育”由此立足于开拓教师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少年。

在“人和教育”的境界里,文化的影响演绎成一种资源的交互场,正以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方式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文化是一种课程建设:育“人和特质”的学生,实现“和而不同”的“人和教育”追求

2013级(5)班的一个孩子因患肠粘连做第七次手术,病危时老师和全体同学自发地去看他并且每人写了一封信给他,鼓励他战胜病魔。晚上,因病痛无法入睡的孩子,不断要求妈妈念每一个同学的信,小伙伴们的鼓励给了他巨大的安慰,最终这个孩子竟然奇迹般的痊愈出院了。家长在给学校的感谢信中,饱含深情地写道:“是师生合力筑成的爱,启动了他的心脏……”

2010年春节,人和街小学学生陈光润把在小区路上拾到的1万元钱如数交给保安。如不是失主的“曝光”,这件事没人知道。陈光润觉得这只是做了件该做的事。

“人和教育”绝不只见分数不见人。它培育的学生首先应当有爱心、责任感,正直,知礼节,会交往,这是为人之根本。

但是如何才能将“人和育人”的追求有形化、有效化,学校找到了课程这一载体。

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过程中,学校构建了“人人参与、尊重差异、寻求共识”的“和声课堂”,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获得和谐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在校本课程体系中构建“人和六质”特色课程:即和德:人和六典(懂规——少先队仪式,有礼——礼仪队会,明责——责任心评比,能孝——十岁集体生日,守信——诚信誓师会,会“和”——小学毕业典礼);和雅:探源二课(人和文化、两江文化);和健:运动四项(游泳、田径、篮球、舞龙);和美:艺术四技(形体、书法、陶艺、电子琴);此类校本课程的开发,目的是从音乐、美术的角度,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为未来成为热爱生活和艺术的人奠定基础;和融:六大社团(艺术团、运动俱乐部、文学社、英语沙龙、棋牌社、科学研究院)、校园四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和生:五类体验(生活实践、校助管理、志愿者活动、职业体验、游学交流)。

重庆市十佳少年故事大王汪爱奇说:“人和教育”让我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生活在人和校园我是幸福快乐的,迈出人和校园我是充实自信的。

学校冬泳成员冯彦恺这样自我评价:自由泳游25米只要13秒。我还会自己补衣服,能帮家里做家务。

徐芝李在体验“和生”课程中游学美国胡弗小学,担当了校门值岗的工作,她说:“这让我明白了责任重于泰山。”

“人和教育”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带着他的独特性走入学校的,而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和而不同”,即尊重个体的差异,引导孩子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少年。“人和教育”始终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魂。

顾明远先生曾指出:“优秀的学校文化不是自然生成的,是要全校师生用心营造的。”

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的“用心”,无疑为“看见”文化打开了一扇门。

猜你喜欢

校名学校课程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本刊荣获“广西高校名刊”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学校推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改英文刊名的启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