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升教育对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

2014-04-16高静波张富伟张颖

今日教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忠县发展教育

高静波+张富伟+张颖

贫困县办大教育不是口号那么简单

今日教育:前段时间,有主流媒体质疑“贫困地区扛不起教育强市的大旗”,对此您怎么看?

梁文政: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双向的非均衡的互动关系。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主动,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教育也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贫困县办大教育是实现均衡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济世为民的福祉,更是历代共和国教育工作者矢志不渝的宏愿和抱负。

多年来,很多人对教育持有不太正确的功用观,认为教育就是“只花钱,不赚钱”。这个观念应该反思。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因素是人,而人的素质提高要依靠教育。从区域经济社会来看,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使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税收的增加,从而导致个人、企业和地区财政的增长,地区经济资本的形成能力的增强。忠县教育在提升人民整体文化水平、培养优秀人才、实现“教育脱贫”、搭建市民终身学习平台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提升了忠县地区经济资本形成能力。而经济增长又会推动教育投资的增加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今日教育:在您看来,教育成为忠县“四大名片”之一,评价区域教育满意度的标尺在哪里?

梁文政:这个问题事关教育满意度和公信力。政府应该基于公众评价的立场来分析、规划、评价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努力程度,同时结合媒体信息、公众感受的共鸣和印证,教育满意度和教育公平感的影响力才会凸显出来。忠县教育的名片效应并非教育人自封。它直接来源一是过硬的优质教育成果,连续25年在渝东片区居于首位,高考上线率保持在95%,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这是贫困大县、移民大县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非常显著的贡献;二是基于这一成绩,县委县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忠县开放发展过程中,把教育作为了推广、引荐城市发展的“软黄金”;三是得益于百万忠县父老乡亲长期以来重教尊师的书香氛围,我们的重点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都得到了老百姓中肯的评价。

今日教育:2007年是您上任的时候,当时真实的感受还记得吗?

梁文政:说实话,当时班子很有压力,如履薄冰。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忠县作为农业大县、移民大县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则是忠县人把尊教重教更现实地表达为实现“教育脱贫”这一迫切的民生诉求。但是,困难是客观存在的,除了财政和经济上投入与负债这个“老大难”外,应试教育的“反教育”的本质带来择校、补课、争抢优质生源的“盛况”, 违背了有教无类、均衡办学的教育原则并导致教育生态遭到破坏。2007年前后,全县教育质量受到影响,突出表现为“流失”之痛:一是优秀干部人才,二是优秀师资,三是优秀生源。与此同时,面对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迫切的刚性需求,更要时刻警惕应试教育成为教育的目的、内容乃至评价标准。

今日教育:找到了怎样的突破口呢?

梁文政:与其说找到,不如说是回归,回归素质教育本质规律,抓质量。用质量提升去最大程度减轻流失问题对忠县教育造成的损耗和冲击。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我们把质量考核纳入了学校绩效考核,逐渐改变过去粗放式管理模式,从教师到校长都逐步树立起了鲜明的质量意识。忠县县委县政府每年以财政预算专项拨款,设立教育质量奖,奖金从两百万起最高达四百万。一直到现在,这条主线都牢牢扎在忠县教育的蓝图中。

2013年我们提出,必须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全程增强“质量意识”,努力提高教育“出口率”。一是推进质量监测常态化。成立质量监测中心并与教研机构分离,避免教研机构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局面。二是推进生源管理规范化。在加强优生培养的同时,注重加强优质生源管理,将质量监测中的优质生源管理情况纳入学校和校长绩效考核,将每年教育质量奖按比例分配到生源学校,避免优生盲目流失。三是推进课堂教学现代化。借助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在我县实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数字化校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优化教学手段,转变育人观念,提高课堂效率。

今日教育:听说压力最大的时候,教委办公室门口经常被工程负责人围堵?

梁文政:2007到2008年因为负债问题,施工单位经常到教委来吵来闹。秋季开学了,包工头锁上学校大门,教学秩序成了大问题!他们背着铺盖卷在办公室门口打起地铺,一躺就是好几天。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讲道理,做工作,艰苦谈判,一百万还不了,那就先20万,谈好一个期限,说到就做到。时间久了,他们偶尔还来,双方好像建立了一种默契。这其实是一种博弈的过程。

今日教育:很多区县都讲到政府对教育的支持,但有个说法是,教育是前任栽树,后任乘凉,这一届政府做的事,也许要到下一届或下下届政府才能看到效果。您怎么看?

梁文政:教育是一份投入的事业,投入多少就能吸入多少。但我有个说法,作为政府来研究教育投入,就像一个家庭来研究子女入学,不惜调动一切资源来保证娃娃不输在起跑线上。拿我们忠县来说,2012年,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和全县普通高中教育工作总结表彰会,充分表明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摆到了突出位置,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打造教育强县的决定》《忠县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2013年更强调落实有关政策,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

可以说,县委县政府在尊师重教方面显示了勇气和胆略,不以谋政绩工程的心态来办教育,守住朴素的教育心,不急功近利,不贪图荣誉,耐得住寂寞,潜下心来,沉稳地做教育,这是我们“教育强县”的共同坚守和追求。我感觉到政府对教育有一种金钱替代不了的支持,没有简单以政绩、名誉、指标论英雄,而是充分信任、宽容、尊重,这种支持叫理解!

抓教育,要有尊重人才的胸怀和境界

今日教育:忠县目前正在实施的“136”教育强县战略主要内容是什么?

梁文政:农村教育要担负起改造农村的使命。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如果方向错了,速度越快就越失败。“136”战略,即:围绕一个中心,以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打造教育强县的决定》和《忠县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核心,进一步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忠县教育事业发展重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抓好落实;突出三大重点,即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即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教育民生改善工程、职业教育振兴工程、特色学校创建工程、教育基础夯实工程和办学行为规范工程,全面引领忠县教育步入改革发展的深水区,促进教育事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今日教育:据我们了解,忠县近两年已经基本摆脱了“三流失”的恶性循环,同时在留住人才、发展人才方面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您能介绍一下具体做法吗?

梁文政:抓教育其实靠的是学校。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大同小异。这两年,通过感情、事业、待遇三方面的努力,我们探索解决人才流失的瓶颈。首先是学校用感情留人,校长想尽一切办法打动人,感动人。比如地处农村的拔山中学,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每年流失并不多。在此基础上,忠县教委则用事业发展去强化“留人”:大力提拔优秀青年干部,优先考虑评职提级;同时待遇上适当倾斜,加大对优秀人才的精神价值的肯定和嘉奖。教师节不仅重奖优秀教师,奖金从往年200元提高到上千元,而且联动县里各级媒体,对先进事迹进行宣传,还用到了传统的“大红花”方法。

今日教育:也就是一个情字上做足文章,一个尊重上延续价值?

梁文政:可以这么说。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承担着振兴发展乡村教育的重要使命。他们是以精神的传承和责任的延续来锻造区域发展未来的团队,对这样一个精神性取向非常鲜明的群体,不仅仅靠行政的管理,而更靠对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引导。就拿回流的老师们说,他们是对忠县教育有着一份眷念和情怀的人,对他们不能给脸色,要真诚地接纳。教委在政策上进行配套,比如人事考核中,调整权重,弹性处理职称、文凭等硬条件,实施必要考核时更突出对其教育态度和教育价值观的观测。抓教育,胸怀和境界是重要的。尊重人才的价值,既是一种行为的约束,也是一种对情操、人品、人格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保持团队的质量。

今日教育:下一步忠县强化教育人才保障的思路有哪些?

梁文政: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学校的均衡;学校均衡的关键是教师的均衡;教师均衡的关键是教师待遇的均衡。下一步的具体措施,一是着力提高教师待遇,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我们相信,教师的地位与教育的重要性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越重要,教师的地位才会越高,只有教育得到普遍重视,教师才会赢得广泛尊重。

猜你喜欢

忠县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重庆忠县 人才培育助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基于忠县农户调查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