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合理认识资本要素在当前分配机制中的作用

2014-04-16孙长学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42期
关键词:财产性贡献率盈余

孙长学

正确合理认识资本要素在当前分配机制中的作用

孙长学

1.资本要素分配的直接宏观表现是企业营业盈余份额持续走高。我国企业营业盈余占比从2001年的18.76%上升到2012年的25.66%。总体上看,10年间上升了6.9个百分点。其中,2007~2009年各年分别达到29.56%、30.67%、31.29%。2001~2007年间,企业营业盈余比重甚至上涨了12.53个百分点。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一直保持迅速上升态势。工业企业利润的变动情况进一步验证了资本收益比重上升的结果。199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利润1458.1亿元;2012年达到6.19万亿元。1998~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2.46倍。同期,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利润增加28.9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净资产)从1998年的3.7%提高到2012年的15.16%。

3.部分行业企业利润增长迅速。从总资产贡献率看,2005~2012年,私营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从13.85%增长到21.45%。同期,外资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变化不大。金融、电力、电信等行业获得资本更高收益。

4.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资本收益差距明显。近年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资本分配越来越表现出倒置现象。资本从实体经济跑到虚拟经济领域,通过理财、借贷、衍生金融工具,获得高额收益。

5.居民的资本收入即财产性收入变化显著。居民财产性收入在不同收入组群的家庭中,均有迅猛增长,但增速相差悬殊。根据《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数据计算,2001~2010年,低收入户的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1.52~1.67倍,年均增长9%~11%,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4.69~7.81倍,年均增长61%~1.14倍。明显看出,收入提高以后,财产性收入是拉开差距的重要因素。高收人家庭或人群,有更多机会和能力获取更多的资本收入。

(夏摘自《宏观经济管理》2014年第4期《完善资本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

猜你喜欢

财产性贡献率盈余
农村财产性收益扶贫 为精准扶贫开辟新路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新时期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路径
杭州市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及对策
西部地区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