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边境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4-16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苏悦娟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70期
关键词:互市边境贸易边贸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苏悦娟

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韦万春

广西边境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苏悦娟

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韦万春

边境贸易(简称边贸)是广西等沿边省区特有的贸易方式,也是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方式之一。广西边境贸易主要有边境小额贸易、边民互市贸易两种,其中边境小额贸易纳入海关统计,边民互市贸易是一种以互通有无、边民自用为主的贸易形式,不纳入海关年度统计。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边民来往频繁,边境贸易日趋繁荣,边贸对广西外贸的拉动作用明显。2011~2013年,广西边贸占对外贸易的比重分别为 26.8%、28.3%和32.8%。2013年,广西边境小额贸易11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9%,占全区外贸总额的35%,其中出口104.7亿美元,增长44.5%,占全区出口的56%。广西边境小额贸易在全国边境省区中排第2位,占全国总额的25.6%。2013年广西检验检疫边贸货物29万批次、货值3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1.7%和14%;2014年上半年,广西检验检疫边贸货物35.9万批次、货值13.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15%和19.3%。

一、广西边贸的主要特点

1.边境线长,边贸点多、面广。广西是全国8个边境省区之一,有8个县(市、区)与越南接壤,696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分布有国家一二类口岸25个,边民互市贸易点26个(占全国总数的35%),海上边地贸口岸4个。中越边境还有200多条边境通道。由于边境线长且无天然和人工屏障,边民跨境活动、互市贸易频繁,境外疫情疫病情况复杂,周边国家没有健全的出入境检验检疫监管,加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新开、转开国家级口岸不断增多,人员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人力财力缺乏,对非设关地、没有检验检疫部门派驻的边贸通道缺乏规范管理,对非法入境的动植物产品缺乏有效的查验监管,疫病疫情防控存在高风险。

2.申报批次和种类多。根据财政部、海关总署《关于促进边境贸易发展有关财税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08]90号)规定,边民互市贸易是指边民通过互市贸易进口的生活用品,每人每日价值在人民币8000元以下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使得边贸进出口商品申报批次多,年均80万批次。边贸产品从初期的日用生活品进出口为主的简单贸易形态,转而向进口海产品、农副产品、特色食品等大宗资源性商品形态发展。商品种类逾2000种。

3.边民互市贸易通关速度快。边贸要求货物随到随走,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海关监管模式决定,海关仅对申报的品种、基价、数重量、货值进行监管;另一方面是由交易批次多与边境贸易互市点硬件设施不适应决定,通关速度的快慢将直接影响贸易正常运转。

4.边贸进出口商品互补性强。广西向越南出口的产品多为其国内所需求的机电、纺织品、矿产品和农产品等主要品种,2013年,上述三类产品占边境小额贸易出口的88.5%,其中以摩托车、汽车零件、小五金为主的机电产品占31.2%,以男女上衣为主的纺织品占51.4%。边境小额贸易进口以矿产品和农产品为主,其中以无烟煤和铁、钛、锌、铬等矿砂为主的矿产品占54.1%,以火龙果、龙眼、荔枝等热带水果为主的农产品占31.6%,红木及各种木制品进口额也较大。边境贸易的商品结构充分体现了中越两国产业结构的互补性。

5.边贸促进国内和东盟货物双向流通。独特的地理区位、灵活的贸易政策和便捷的交通物流,吸引国内多个省区货源通过广西边境贸易出口到越南或转口到其他东盟国家,同时越南产品也大量进入中国或销往更远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省外货源占广西边境小额贸易出口总量7成以上,其中机电和纺织品以广东和浙江为主,农产品以新疆、陕西、山东为主。通过边境贸易,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消费的苹果、哈密瓜很多来自中国西北,从越南进口的西瓜最远可卖到俄国、日本和韩国。

6.边贸量占进出口贸易比重逐年上升。近年来,在国家及地方边境贸易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边境居民参与贸易的热情高涨,外出打工的边民纷纷回乡从事边境贸易,边贸量占进出口贸易比重逐年上升。2013年以来,据广西检验检疫统计,边贸货物批次、货值已分别占其业务总量的70%和14%。边贸不仅直接增加地方财税收入,还拉动了交通物流、餐饮住宿、商贸旅游、金融结算等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边境特色经济增长,带动边民脱贫致富。如2013年凭祥市参与边境贸易的人数超过60万人次,直接和间接财政收入占全市近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 719元,其中25.7%来自边境贸易收入。凭祥市的浦寨互市贸易区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水果交易市场和红木家具交易市场。

二、广西边贸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现有管理模式与办法难以适应边境贸易的发展。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广西边贸进出口商品大多以市场采购为主,货物来源渠道复杂,品种多、质量参差不齐,边贸经营主体和运输方式多样化,实际发、收货人身份复杂;边贸成交批次多、批量小,贸易季节性强,溯源管理、备案登记难度大,漏洞较多,很多假冒伪劣商品蒙混出境,给口岸监管带来很大困难,进出境商品质量存在较大隐患。

2.口岸和边贸点基础设施落后。除新近建设的边境互市点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外,多数边境口岸道路、货场、查验设施等基础条件落后,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合理、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成为制约边贸的发展和贸易便利化的瓶颈,对越互联互通亟须改善;12个边境口岸中只有3个国际性口岸,开放程度不高;边境互市点基础设施、容量远不能满足互市贸易快速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边贸通关效率;各类口岸和互市点普遍存在人员编制和经费不足问题。

3.边贸的优惠政策得不到充分体现。地方政府反映虽然国家将边民互市贸易进口的免税额度提高到8000元,但由于相应的配套政策跟不上,允许地方以互市贸易进口的商品种类少,准入条件多,进口商品种类范围没有放宽,商品数量没有变化。因此,国家提高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免税额度的政策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利于边境地区利用越南优势资源发展边境加工业,边民互市贸易也难以做强做大。

4.市场国际化开放程度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东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周边国家市场国际化开放程度不断增加,欧美、日韩以及泰国、新加坡等其他东南亚国家企业、产品纷纷进入,广西与越南之间的合作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造成与广西边贸出口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边贸新的发展。同时周边国家政府及其媒体对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安全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关注,过去边贸仅凭双方认可即成交、消费群体对安全质量的诉求较低、低档次产品充斥着整个边贸市场的现象正在发生改变。

5.边境贸易急需落地加工转型升级。产业是贸易的根本,产业与贸易互为支撑、互动发展。然而,由于战争等历史原因,边境地区自身产业基础薄弱,而边境贸易“穿岸而过”很少落地加工,边境贸易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例如,2013年全国坚果炒货行业年销售额粗略测算超过2500亿元,其中从广西边境口岸进口(含边民互市)的腰果、巴达木果、开心果、花生仁、核桃等坚果44.3亿元人民币,但在广西边境市县加工产值不到1亿元,绝大部分坚果从广西入境后直接运到广东、山东等省份进行深加工。此外,边境贸易容易受到中越两国贸易管理政策调整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其可持续发展需另辟蹊径。

6.边境贸易政策有待改革创新。一方面,相比于边境小额贸易出口灵活的“不征不退”管理模式,边境小额贸易进口缺乏相应的鼓励政策。为加大对边境贸易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国家自2008年11月1日起采取专项转移支付的办法替代边境小额贸易进口“双减半”政策。由于转移资金不与企业进口额直接挂钩且一年转一次,边贸进口企业难以从新政策中直接受益而积极性锐减,边境小额贸易进口由2007年比上年增长32.4%萎缩为2008年下降11.2%。另一方面,边民互市贸易基本延续1996年出台的管理办法,对互市商品额度、品种、来源地等限制较多。同时,现行管理办法不允许互市商品直接进入加工或流通环节,受经商意识、营销能力等限制,广西多数边民不能自己消化每人每日8000元人民币的免税额度,而向一些贸易公司出租边民证或受雇搬运、带进互市商品来赚取少量辛苦费,互市贸易政策优惠更多被贸易公司拿走。

三、对广西边贸转型升级的意见和对策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50号),明确要全力构建我国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布局,不断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在《关于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若干意见》中,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南宁—崇左—凭祥对外开放经济带被国务院列入加快开发的沿边地区。广西应积极贯彻落实,进一步发挥沿边优势,推动边境贸易向综合性多元化贸易升级发展,加快培育沿边经济带,打造边境经济新增长点,为兴边富民做出新的贡献。

1.转变边贸流通模式。目前边贸形态主要是“过路”经济,大多是“穿岸而过”,运到外地加工成产品,要使边贸由通道物流向商品集散、深加工流通模式转变,推动口岸经济由进口“过路”经济向集散、仓储、加工、物流等综合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变口岸优势为产业优势,将进口货物集中到加工基地生产,形成产业集群,促进边贸转型和产业发展。同时,要根据边境地区进出口商品的特点和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内外贸一体化、面向东盟的边贸专业市场和商贸平台,形成以凭祥市、东兴市为中心,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靖西县、那坡县、江山港、企沙港、石头埠港、果子山港等地为节点,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结构优化、分工明晰的边贸市场体系,构建边境地区“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的新格局,进一步促进边境贸易商品的流通。

2.进一步加大边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进一步加大边民互市贸易场所(贸易点)的投入力度,在边境主要口岸和出入境通道加快相应的检验检疫设施,如检验检疫配套集中查验场或专属监管仓库、检疫处理区等的建设,配合检验检疫转变监管模式,逐步改变沿边地区长期以来边民之间以路为市的混乱局面,有效解决中越、中老、中缅之间双方边民贸易、农户产品交易无固定场所和无法实施有效检验检疫监管的不良局面。同时,要重点培育特色的边贸市场和外贸转型基地建设。现阶段边贸形态正在改变,已经从单纯的生活用品转而向大宗资源性物资过境形态发展,要思考推出更多的政策推动产业落地,延伸由贸易带来的产业链,重点培育特色的边贸市场和外贸转型基地建设。

3.培育发展边境特色经济带。积极争取国家出台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具体优惠政策,批准设立凭祥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批复实施中越东兴—芒街、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总体方案,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以越南为主的对东盟经贸合作,培育发展特色加工、特色市场、特色旅游等,从单一的通道经济变为落地加工、多元发展的口岸经济,形成前岸后厂、前岸后市、前岸后镇,打造边境线上串状经济带。

4.构建沿边开放型产业体系。立足于中越两国产业互补优势和沿边贸易优势,重点发展具有边境进出口特色的优势产业,鼓励和支持引进以面向东盟市场为主的汽车组装、农用机械、农产品加工等出口型制造业和加工装配业,建设铝、锰等资源进口加工基地,同时积极发展承接农产品、纺织服装、电子、矿产品等加工贸易产业,促进边境加工业落地扎根,成为边境贸易发展的产业支撑。

5.促进边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贸易环境。加快互联互通建设,重点推进广西与越南的“两高、两铁、两桥”项目。进一步加快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完善配套仓库、贸易市场等设施,全面提升边境口岸功能。争取国家对沿边重点口岸的开放升格、新增编制和经费、设备配备等给予倾斜。在边境重点口岸试行海关、检验检疫、边防检查、交通运输四部门“三个一”合作模式,并推动中越口岸查验单位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和信息互换,实现安全、便利、高效管理。加大打击走私力度,改善贸易环境。中越边境特殊的地理位置滋生了走私利益链,境外动植物及其产品以及其他商品非法走私入境的活动较为猖獗,对正常的进口贸易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建议进一步整合地方政府和口岸各相关部门职能和资源,给予专项经费的保障,形成多部门联合执法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大打击走私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促进边境贸易的健康发展。

[1]陈光龙:《越南与中国广西边境贸易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2]经克、王荣生:《中国与东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比较研究》,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版,第206~207页。

[3]《广西历史沿革 地理气候、人口民族、区位优势》,http://www.docin.com/p-103487291.html。

[4]《关于促进边境贸易发展有关财税政策的通知》,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269876。

[5]《关于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若干意见》,http://news.xinmin.cn/world/2014/02/20/23576341.html。

猜你喜欢

互市边境贸易边贸
口岸经济与农村社会:重思“边民互市”的定位与发展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缅甸与孟加拉国边境贸易增加
缅中边贸额同比下跌约10亿美元
17世纪卫拉特蒙古与俄国的边境贸易概述
加快河口县边民互市贸易转型升级
云南省经济增长与滇越边境贸易关系及发展前景展望
吉林省对朝边贸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
明代蒙汉互市贸易的建立及发展演变——以市口变化为中心
关于推进海南对越边贸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