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物价水平由财政政策主导

2014-04-16卞志村唐燕举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66期
关键词:投放量物价水平财政政策

卞志村 唐燕举

纵观我国货币当局2008年以来的资产负债表,不难发现,最突出的运行特征便是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投放量持续大幅增长,这种运行特征与财政政策休戚相关。从国库资金渠道来看,2009年以来央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年均新增基础货币投放量约为2.8万亿元,而积极财政政策使得政府存款同比增长不断下降,等同于向经济体注入大量流动资金,由此产生的放大效应使得全社会的基础货币投放进一步增加,流动性进一步扩张。与此同时,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不断调整我国出口退税政策,从2008年8月到2009年4月,我国六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在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我国出口强势反弹,外汇储备得以不断大幅上涨。

积极的财政政策还表现为扩大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用以拉动经济增长。2008年11月国务院公布十项扩内需保增长的宏观经济措施,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中央政府计划分两年以1.18万亿元财政资金,拉动社会配套资金以形成4万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并以此带动地方政府及全社会增加投资超过20万亿元。同时,为解决地方政府项目资金来源不足,中央财政还连续几年为地方政府代发2000亿元地方债券。但现实情况是,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很有限,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进展又很缓慢。因此,鼓励或直接要求银行增加贷款投放、参与财政刺激计划的模式迅速被各级地方政府采用,银行信贷出现了井喷。2009年新增GDP总额约2.7万亿元,而同期新增贷款却高达9.6万亿元,为当年新增GDP的3.6倍;到2011年年底,3年间我国信贷规模累计扩张了24.5万亿元,同期GDP累积仅增长15.9万亿元。在以大量发行国债为代表的强烈刺激性财政政策推动下,我国基础货币规模空前翻番,最终造成全社会流动性的泛滥。基础货币投放量从2008年年底的12.9万亿元一路高歌猛进,到2013年年底已达27万亿元,短短五年间,基础货币增加了1倍多。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必然导致物价上涨。

综上所述,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物价变动虽然直观上对应着经济体内货币供给的波动,货币供给又与央行控制的基础货币息息相关,但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加以影响。经济体内的流动性,信贷量乃至整个货币供应量都受到财政政策的影响。正是基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影响,我国的物价水平波动曲线在2009年前后走出了一条典型的“V形”轨迹,故笔者认为我国物价水平是由财政政策主导的。

(田风摘自《中国金融》2014年第17期《财政政策对物价的影响》)

猜你喜欢

投放量物价水平财政政策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共享单车投放调度研究
加州鲈上演“王者归来”,2019行情强势回归!各主产区大鱼库存告急,春苗投放量锐减30%,今年头批鱼开盘价值得期待?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基于利益链合作模式的抗生素耐药性控制模型
年末银行间资金面持续偏紧,分析认为央行隐性加息
外汇占款和我国宏观经济因素的关系
通胀螺旋的成因及对策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