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家博会见证智能家电大潮到来

2014-04-16唐华

家电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洗衣机海尔冰箱

本刊记者 唐华

2014年3月18日至21日,2014年中国家电博览会(AWE2014)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在今年的展会上,智能化家电成为关键词。在移动互联技术强力渗透到家电制造业的情况下,智能家电浪潮的到来已经是大势所趋。

家电巨头上演“三国杀” 抢占智能家居生态圈

就在展会开幕的前一天,海尔和美的双双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各自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3月17日,海尔在上海举办了智慧生活体验分享会。此次会议上,海尔发布了全球首个智慧生活操作系统,即全新的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通过该系统,用户只需12秒就可以实现与所有智能家居终端的互联互通。据悉,这是目前行业最快的连接速度,用时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40%。

据了解,海尔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涵盖全套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基于这一平台,用户家庭里的各类家电、灯光、窗帘以及安防等全系列的家居设备均可实现跨品牌、跨产品的互联互通。

同一天,美的与阿里巴巴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构建基于阿里云的物联网开放平台,并宣布美的全系列产品都将实现接入这一平台。同时,美的研发的首款物联网智能空调也在本届家博会上亮相。阿里巴巴方面称,双方将打通账号体系,最快4月份实现来往、支付宝钱包等阿里旗下APP对美的智能家电产品的互动控制。

美的集团执行副总裁、家用空调事业部总裁吴文新透露,此次合作项目将分为三个阶段完成:2014年,形成统一的物联网产品应用和通信标准,实现美的全系列产品的无缝接入和统一控制;2015年实现数据化运营,结合用户行为数据改进产品研发和生产;2016年,形成完整的智慧生活产业链,实现各产品线数据的集中运营,提供增值应用和服务,改变传统产业模式。

与上述两家企业相比,长虹早在2013年就提出了以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新三坐标”为基础的家庭互联网智能战略。试图立足家庭体验环境,“以人为中心”重新定义电视、冰箱、空调等多终端的结构、形态、关系,通过一套完整的技术架构和生态系统实现多终端协同、便捷交互、广泛连接,从而为消费者创造越来越自在、越来越舒适、越来越简单的家庭生活。

经过半年的发酵之后,长虹的家庭互联网战略就结出了果实。今年1月份,长虹推出家庭互联网战略首款落地产品——CHiQ电视。2月份长虹旗下美菱电器推出云图像识别功能的CHiQ冰箱,连续的产品落地也推动长虹股价不断上涨。

不管是海尔的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长虹三坐标战略还是美的智慧家居战略,都是在构建各自的智能家居生态圈。在这种生态圈中,以往企业各自为政的单产品竞争时代将结束,互通、互联将成为新的关键点,按照各自的生态系统划分新的商业版图、跑马圈地,将成为互联网时代家电企业新的目标。

智能家电产品数量井喷

在本届家博会上,记者看到了不少智能冰箱产品,大多具备联网功能。用户可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实现对冰箱的远程控制,不少产品还支持推荐食谱功能,甚至还能一键购买制作美食所需要的各种食材。而在管理食物方面,各企业可谓百家争鸣,推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全球首台搭载着海尔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的智能云冰箱——朗度具有 “电子鼻”功能,其F-D Plus全时感应变频科技、涡流动态杀菌科技、四温多循环系统,能够根据所感知到的内外环境条件、食物储藏状态,自动调节冰箱内部环境并进行定时杀菌,从而保证食物内部营养不流失,让其始终保持着饱满、鲜活的状态。

海信在家博会开幕第一天发布的智能对开门冰箱在业内首次实现了语音、条形码及手动三种输入方式对食材进行管理,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美菱的CHiQ智能冰箱具有云图像识别技术,冰箱内置的摄像头能对所有放入和取出的食物拍照,图片随后被上传至云端,运用美菱独有的专利图像识别算法,转化成食品的信息列表;同时,结合美菱保鲜期数据库,实现食物保质期的提醒功能,最终实现端云一体化从云端分享至手机端和产品终端。据了解,围绕云图像识别技术,基于食物识别和管理,美菱完成从终端数据采集、结构,到云端存储、识别算法、食物保鲜、数据通讯、多终端协同等方向的专利布局。

在本届家博会上,我们也看到了不少智能空调新品。联网功能已基本成为这些产品的标配,它们几乎都标记了象征着Wi-Fi互联的标志。无论是美的展示的“空气智慧管家”、海尔展示的“智慧空气生态圈”还是海信的“A时代苹果派”、奥克斯尚未上市的“自由系列”均具备了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终端对空调进行控制的“智能”功能。

另外,空调企业在迎合移动互联智能化控制的同时,从没有放松过对产品本身智能功能的开发。格力、海尔、美的等品牌均在AWE2014上展示了多种智能感知功能,包括智能人体识别技术、人体舒适控制技术、空气质量检测技术、湿度温度感知技术、舒适睡眠技术等等,从而提高空调的舒适性。

智能洗衣机方面,我们看到有多款产品能够根据不同的洗衣量、衣服质地和脏污程度,自动计算用水量、自动添加洗涤剂、自动设置洗衣程序。比如惠而浦“清新系列”的“第6感智能操控系统”洗衣机、小天鹅i智能精准投放洗衣机以及三星的“明眸·蓝水晶”系列滚筒洗衣机WW9000。不过,在自动检测衣物质地和脏污程度方面,各企业仍有不小的技术瓶颈需要突破。比如,自动检测衣物的质地比较便利的方式是采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也就是为不同材质的衣服添加RFID身份识别芯片,但目前该技术并不是很成熟,实施的成本比较高,没有在市场上普及开来,至少它现在还没有在超市得到广泛应用。

国外品牌对智能家居持观望态度

相对来说,国外品牌对于智能家居仍旧谨慎。在惠而浦展区,“第6感智能操控系统”标志随处可见。惠而浦洗衣机产品讲解员接受《家电科技》记者采访时表示,家电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但他认为家电产品真正的智能应体现在功能上,是机器帮助人脑完成复杂的步骤,留给用户“傻瓜式”的简易操作,同时达到最好的效果。而物联网家电产品在他看来并不是真正的智能。

韩国三星、LG公司在本届家博会上也推出了智能家电单品,比如三星的“明眸·蓝水晶”系列滚筒洗衣机WW9000是中国市场上首款量产销售的智能互联洗衣机,用户通过专属的App–Samsung Smart Washer可以使用智能手机远程操控洗衣机运转,不管是在家还是外出,都可立即启动或暂停洗衣程序,并能随时获知洗衣剩余时间;LG推出的G6000冰箱拥有全球首创的智能储存系统,通过新创空间科学概念,满足中国消费者的特定食物存储需要,并将原有的保鲜功能提升至智能储存的高度。不过相对来说,两家韩国企业更重视电视产品的展示推广,也没有在本届家博会上展示各自的智能家电生态系统。

博西家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盖尔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智能家电产品一定要有真正的实际意义,首先它的功能要真正能够帮助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博西家电在2012年、2013年柏林的IFA展以及在拉斯维加斯的家电展上,都展示过智能互联产品。博西家电在智能互联领域的技术已经非常完备,但是这些技术距离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首先,RFID身份识别芯片的技术尚不成熟,应用不够广泛,导致冰箱和洗衣机对于食物和衣物的智能识别功能无法充分施展;另外,智能家电的发展也受到标准和网络接口不统一等问题的限制,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盖尔克也坦言,中国现在对智能家电的重视,以及它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全球的平均水平。虽然智能家电最早起源于美国,但是就目前看,它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更快。

猜你喜欢

洗衣机海尔冰箱
冰箱里的那些“食”
冰箱里的夺命派对
海尔卡奥斯:时代面前,当仁不让
海尔与望远镜和天文台的故事
洗衣机里不能藏
全自动洗衣机
海尔引领直驱洗衣机新趋势:直驱产能迈入千万级
糊涂的洗衣机
肩上冰箱
使用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