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市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以浙江绍兴为例

2014-04-16徐彪张雯

科技视界 2014年13期
关键词:风貌住户绍兴

徐彪张雯

(华东理工大学,中国 上海 200237)

我国是一个发展历程漫长悠久的历史文明古国,发展过程中一个城市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以及经济中心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当地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区域。当前社会很多国家都十分注重对古代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例如意大利威尼斯水城的风貌完全保存了原来的风貌,巴黎的旧城区也完完整整保存了原来格局等。

浙江绍兴建城约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传统街区和古城风貌突出,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经历了数千岁月,至今古城遗址未变,市区现存22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文将探索绍兴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发展了现代文明的城市特色发展之路。

1 明确古城保护意义,规划有方

“把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绍兴城市发展的口号。在此不难看出,绍兴城市建设力求与保护历史文物风貌相结合,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协调发展。绍兴城市的保护原则第一点是保护城市的真实性,尽可能的保存真实的历史古迹,对残破建筑进行积极维护整修,不因残损建筑就没有价值而拆除,从尊重历史,延续历史,发展历史的角度进行保护;第二点是保护古城风貌的完整性,保存整个建筑群,以及周边环境风貌,包括建筑物、街道、古树、河道、城墙等各个元素。总体保护目标是为了更好展示古城遗址风貌,体现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内居民生活条件,促进城市旅游发展。

绍兴针对保护完好,结构完整的建筑实施百分百保留;针对部分历史文物点和建筑物遭到破坏的,强调修缮上“修旧如旧、风貌协调”使建筑的门、窗户和内外墙的修缮最大限度的符合原貌;针对建筑结构损坏较严重,无法修整的,在利用精确实地测量、存留的照片以及影像资料的前提下,实施建筑重建,争取对原建筑构件的充分回收利用,做到真正的修旧如故。绍兴城部分存在解放后重建的建筑物,与总体建筑风格不协调的建筑物实施拆除处理,利用旧材料进行原址改建,使所建建筑物与历史风貌相协调。

2 加大对文物古迹保护经费的投入

随着城市建设化的高度发展,城市经济也在不断增强,绍兴政府对古城保护也引起了足够重视。从每年的保护经费中就可以看出来,绍兴政府仅对鲁迅故里的保护,市政府就下拨了10亿人民币经费做支持。

绍兴政府对鲁迅故里街区的保护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把原鲁迅故里的14公顷的保护范围拓展到52公顷。把保护辖区内的现有企业、作坊、商家和部分居民实行外迁,最大程度还原旧貌。

关于保护绍兴古城街区,市政府制定了资金保护、民居疏散、拆除违章建筑等一系列的保护政策,确保在政策和立法上最大限度给予支持,使保护工作更加顺利地展开。

绍兴城中的民居修缮工作方面,当地住户和政府共同承担其费用支出,政府出资比例为55%,个人出45%,个人住户应该承担的费用由住户房屋责任人承担,住户房屋修缮前先付80元每平方,修缮后按照实际支出结算。古城中沿街商用的店面房由户主自行出资修缮,修缮结束后按照实际面积以及停业时间政府给予相应的停业损失补助。

为了降低古城内的人口居住密度,以及改善城内居民的居住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绍兴市政府下拨部分经济适用房指标,针对城内人均居住面积在8m2以下的特困人群给予经济适用房补助,搬到相应安排的经济适用房居住区,住户原居住地由政府出面收购,并加以修缮。除此之外,政府为了鼓励住户主动搬离保护街区,实行一系列经济化措施。绍兴政府对保护区内街道的房屋进行收购,按照良好协约的方式,以建筑面积(/m2)每平给予不小于1400元人民币的价格进行收购。通过此保护措施进行整治,使得城内重点街区20%左右的人口得到有效安置,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3 如何进行文化遗产保护

我国关于对文物保护方面已经有了法律法规《文物保护法》虽然有了相应的法律,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需要不断完善,使之更有针对性和执行性,对历史古城的保护得到有效保障,争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政府方面应该加强思想建设,坚持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造成不可控的局面。政府方面应该充分认识到保护历史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历代几千年创造出来的璀璨文化,是我们当前世界最为宝贵的财富。它不仅仅属于过去和现代,同样属于将来的子孙后代。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仅仅要看其经济发展,还要看这些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程度。保护好这些精神文明,是当前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另外,政府应该实施具体行动将历史文物保护事业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中,期间适当增加资金投入,有计划有安排的保障历史文物基础建设,使文化保护条件加以改善,保护工作得以加强。同时,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对历史古迹的过度开发,适度发展,每个历史遗迹所承受的参观能力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超过这个范围,历史文物会造成二次破坏,这种破坏是长期的,不易发现,最后造成了不可修复的后果。

文物保护另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公众方向。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因为历史文物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有的责任,增强公民的参保意识。同时也需要通过当前媒体、互联网、教育等各种渠道加强宣传,向广大群众普及保护文物重要性的相关内容,使其从根本了解文物资源,了解到古文化文物的价值所在,激发其参保意识,最终上到政府下到个人都为文物保护尽上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4 总结

绍兴古城走出了一条发展和保护相辅相成的特色道路,一种“绍兴模式”,发展离不开保护,保护同样也离不开发展。古文化古迹是我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最好的见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当前来说在保护和开发的道路上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应该不断学习国际上一些相关发达国家或地区成功的案例,争取做到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必须正确处理对古民居的规划和开发,不仅仅发挥其经济价值,更加使其发挥出潜在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

【关键词】

[1]张军民,刘亮.传统街巷系统规划与古城风貌延续:以曲阜明故城街巷系统规划为例[J].

[2]任洁.浅谈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性保护:以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8(01).

[3]绍兴.传承历史文明 提升现代品位[J].城乡建设,2011(06).

[4]林巾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的启示[J].浙江建筑,2000(05).

[5]规划改善生活 文化影响世界:阮仪三教授访谈录[J].中国名城.2010(06).

[6]孟嘉.绍兴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与实施[J].山西建筑,2005(12).

[7]范雪峰,白杰.谈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J].山西建筑,2005(11).

猜你喜欢

风貌住户绍兴
绍兴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绍兴大闯关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简单的高招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住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的通知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人文绍兴
射频感应电子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