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一种低成本、易生产的防撞匙锁芯的研究

2014-04-16尚祖亮高宏利荣锦涛

科技视界 2014年13期
关键词:弹子末位中国专利

尚祖亮 金 莹 高宏利 荣锦涛

(沈阳化工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42)

1 研究背景

在21世纪初,德国锁匠Klaus Noch利用丹麦人在1970年代发现的撞匙原理制造出撞匙母匙后,此种快速打开弹簧锁的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传播。任何人几乎不需要训练,只要拥有一把母匙就能在数秒钟内打开同一种类全部的弹簧锁。目前,使用撞匙来进行盗窃的案件层出不穷。

通过对已有的防撞匙锁芯的相关专利进行检索,发现这些专利有如下特点:需要对锁芯原理做比较大的改动、或者需要在锁芯内安装特殊弹子、或者加装电子设备。

如果采用此类专利生产的话,会导致生产成本增加、锁芯尺寸增加、设备可靠率降低。正因如此,在市面上并没有见到大规模的市场化产品。

因此,如果开发出一种低成本、易生产、基本原理没有较大改变的防撞匙锁芯,必然能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 可行性研究

本研究的防撞匙锁芯为替代现有市场上正常生产的弹簧锁,使其达到更高的防盗级别,并且不增加锁心的原有体积,不增加额外的电子设备,对原来生产的难度和成本的影响比较小,具有可观的市场及前景。

3 主要技术和原理

3.1 主要技术

传统弹子锁一般有4到5对弹子,同一工厂同一批次生产的弹子锁,其上下对应弹子之间的间距相等,这就导致了有一把撞匙母匙便能开启一批锁的尴尬局面。为了改进传统的弹子锁针对于撞匙开锁的不安全性,通过改变最后两对弹子之间的距离,即第4对和第5对弹子孔(锁芯内部离锁孔最远的两个弹子孔)的中心间距为L+△L(△L为可变值,即间距随机取值),其余的都为L,使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随机分布的,就避免了一把母匙开启一批锁的困境。

与已有的防撞匙锁芯相比,此设计制作简单,不增加额外的电子设备,不增加锁的原有体积,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小,实用价值高,适合大范围使用。

具体实施方案:

采用数控加工技术,改变最后一对弹子孔的钻孔位置,使其与倒数第二对弹子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承随机分布,从而改变同一批次锁弹子间距相同现象。

3.2 最末位弹子孔距的说明

图1 锁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为锁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L为平均弹子孔间距,A为弹子和弹子孔之间的间隙。Ddz为弹子直径,Ddzk为弹子孔孔径。Ddm为下弹子底面直径。一般情况下,有L<Ddz,且有(1)式。

撞匙母匙插入锁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Wcd为撞匙母匙撞齿齿底宽,Wtd为撞匙母匙的撞齿间最小齿间距,Wxc为撞匙时母匙撞齿对下弹子的撞匙作用最大有效行程。其中:

公式(2)的目的有两个:(1)当撞匙母匙插入后,使所有下弹子都达到最低点;(2)使撞匙成功。撞齿齿底宽的最大值应满足(3)式。

撞匙作用最大有效行程应满足(4)式。

图2 撞匙母匙插入锁芯示意图

对于圆形下弹子,其撞匙作用最大有效行程为(5)式。

综上所述,末位弹子孔与其相邻弹子孔的最小间距Lmin为(6)式。

末位弹子孔与其相邻弹子孔的最大间距Lmax为(7)式。

设定末位弹子孔与其相邻弹子孔的最小间距的意义是:(1)使锁具更加紧凑,不致于使锁尺寸加大;(2)这是一个重要的数控加工参数,因此可依据已知参数将其提前算出,方便使用数控机床大规模生产。

根据公式(7),设定末位弹子孔与其相邻弹子孔的最大间距的意义是:通常状况下,撞匙母匙的撞齿数要比锁具弹子数多1~3个,若末位弹子孔与其相邻弹子孔的间距过大,使得弹子正好处在撞匙母匙多余的撞齿凹槽处,这种情形下撞匙仍会成功。

4 结论

本研究的防撞匙锁芯通过改变末两位弹子孔的间距,达到防撞匙目的,从而避免使用一把母匙开启一批锁,技术要求不高,适合大部分锁厂对现有设备升级改造就能生产,无需追加大量投资,适用范围广,成本小,能够取代市场上已有的部分防撞匙锁芯,能够在经济节约的前提下起到防盗安全的作用,市场前景较好,具有广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郑力仁.防撞匙锁芯.中 国专利.200720192213.4[P]2008-09-24.

[2]徐金全.防撞匙和开锁枪开锁的弹子结构.中国专利.200820135013.X[P].2009-09-30.

[3]邢睿.一种弹子锁锁芯及其配套钥匙.中国专利.201220022103.4[P].2013-03-27.

[4]郑力仁.一种防撞匙锁芯.中国专利.201010145960.9[P].2010-09-22.

[5]张寅.Z型空转防盗锁.中国专利.200710168266.7[P].2008-03-26.

[6]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锁具名词术语[S].QB/T 3835-1999.

[7]鄂利群,高路.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弹子末位中国专利
煤炭行业20项专利项目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
数 值 进 舍 规 则
弹子排加压机构的等应力参数设计与有限元仿真
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 家电企业获奖专利选登
干片式制动器弹子加压装置的力传递效率研究
末位对齐与数位对齐
圆珠笔用墨水中国专利介绍(续)
有趣的数89
圆珠笔用墨水中国专利介绍(续)
弹子加压装置接触副力传递效率试验研究